【錯誤】網傳「元旦中國返台人士,146人驗出最新XBB.1.5病毒,沒有疫苗可防」?

【錯誤】網傳「元旦中國返台人士,146人驗出最新XBB.1.5病毒,沒有疫苗可防」?

事實查核報告#2849
網傳「元旦中國返台人士,146人驗出最新XBB.1.5病毒,沒有疫苗可防」?
發布日期/2024年2月6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2/6版】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通訊軟體LINE熱傳一則訊息稱中國返台者逾百人被驗出XBB.1.5病毒,查核如下:

一、網傳訊息是舊謠言流傳,同樣的訊息內容在2023年1月即已流傳,且傳言描述的基因定序數據、對XBB病毒特性的描述,均屬錯誤訊息。

二、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近四週Omicron變異株檢出趨勢,不管是本土或境外移入,均以Omicron BA.2.86子代變異株JN.1為多,並非網傳的XBB.1.5。

三、檢索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CDC對JN.1的說明,JN.1變異株有較高的傳染力和免疫逃脫能力,但疾病嚴重度沒有明顯增加,也沒有證據顯示JN.1相比其他變異株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四、醫師指出,近期新冠疫情升溫,農曆春節前後可能達到流行高點。民眾仍應落實個人衛生習慣,高風險者應施打疫苗;無施打疫苗的高風險者,年節應減少出入人多擁擠處、降低感染風險。

網傳訊息為舊謠言重傳,且與台灣目前病毒流行現況不符,因此為「錯誤」訊息。

圖卡版

 

​​背景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與疫情、病毒有關的舊傳言紛紛「回籠」。通訊軟體LINE熱傳一則訊息稱「大陸元旦返台人士524人,146人篩檢出最新XBB1.5病毒,傳染力驚人,直接入侵肺部,確診一般快篩難以驗出,全世界没有任何有效疫苗可預防,死亡率比BA.5病毒更高。......」訊息,在社群平台也有零星流傳。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元旦從中國返台、多人篩出XBB1.5病毒,是否屬實?

(一)以網傳訊息關鍵字檢索可知,同一則訊息在2023年1月即已流傳。當時查核中心撰發第2121號查核報吿指出,網傳訊息所稱的基因定序數據、對XBB病毒特性的描述,均屬錯誤訊息。

(二)疾管署每週二例行公布台灣前一週疫情狀況。根據1月30日疫報資料,近四週Omicron變異株檢出趨勢,本土病例重點變異株以JN.1(52%)為多,其次是EG.5(35%)、XBB.1.5(7%);境外移入的重點變異株也是以JN.1(78%)為多,其次是EG.5(13%)、BA.2.86(7%)。

網傳元旦多人篩出XBB.1.5也與流行現況不符。

爭議點二、目前主流變異株JN.1特性是什麼?有疫苗可防嗎?

(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23年12月19日對JN.1變異株的報吿,JN.1為Omicron BA.2.86子代變異株,在多國造成廣泛流行。JN.1變異株有較高的傳染力和免疫逃脫能力,但疾病嚴重度沒有明顯增加,世衛將之歸類於「需留意變異株」,目前的證據顯示,JN.1對公衛威脅的風險低。

世衛的報吿也指出,XBB單價疫苗可能對JN.1有保護效果。

根據美國CDC在2023年12月8日的說明,沒有證據顯示JN.1相比於目前流行的其他變異株有更大的公共衛生風險,並稱接種更新後的新冠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

(二)近期新冠疫情升溫,馬偕兒童醫院兒童一般科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根據疫情監測,農曆春節前後可能會迎來疫情高峰,且不只是新冠,流感也可能會有一波高點。民眾僅需要做好日常衛生、及早施打疫苗,不需要過度恐慌。

邱南昌說,現在的新冠變異株比起以往的新冠病毒,傳染力可能很強,但威脅並不比以往。雖然仍有一些感染者症狀嚴重,但多數是輕症、甚至是無症狀者。

邱南昌表示,春節南來北往,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建議民眾保持健康作息、落實個人衛生習慣;針對高風險者,應考慮盡早施打疫苗,接種疫苗後兩週才有保護力。此外,如果高風險者又沒有接種疫苗,則建議年節時減少去人多擁擠處,避免感染。如果民眾有任何身體不適現象,應多休息、及早就醫。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2/6版】

一、網傳訊息是舊謠言流傳,同樣的訊息內容在2023年1月即已流傳,且傳言描述的基因定序數據、對XBB病毒特性的描述,均屬錯誤訊息。

二、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近四週Omicron變異株檢出趨勢,不管是本土或境外移入,均以Omicron BA.2.86子代變異株JN.1為多,並非網傳的XBB.1.5。

三、檢索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CDC對JN.1的說明,JN.1變異株有較高的傳染力和免疫逃脫能力,但疾病嚴重度沒有明顯增加,也沒有證據顯示JN.1相比其他變異株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四、醫師指出,近期新冠疫情升溫,農曆春節前後可能達到流行高點。民眾仍應落實個人衛生習慣,高風險者應施打疫苗;無施打疫苗的高風險者,年節應減少出入人多擁擠處、降低感染風險。

網傳訊息為舊謠言重傳,且與台灣目前病毒流行現況不符,因此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