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高中包辦冠亞軍 五強晉級國際賽角逐亞太最強查證隊伍

第五屆「青年查證挑戰賽」台灣賽11月15日順利落幕,今年戰況激烈,前十名隊伍分數相近,不僅拚查核技術,更考驗臨場判斷與答題速度。最終由新竹建功高中「成都特攻隊」奪冠,同校的「老師菜菜撈撈嗚嗚」拿下亞軍,台灣大學的「我看起來像估狗嗎」獲季軍,第四、第五名則為台灣大學「sumimasen」隊和「golu golu」隊。這五支隊伍將代表台灣,於12月13日挑戰國際賽冠軍寶座,與來自日本、蒙古、印尼及泰國的頂尖青年查證好手較勁,競逐亞太最強的殊榮。
台灣賽前三名隊伍將分別獲頒新台幣15,000元、9,000元及6,000元的獎金;國際賽前三名贏家將獲得1,000美元、600美元和400美元獎金,鼓勵青年持續投入事實查核與媒體識讀行動。

擴大國際合作,選手除了懂「查核」,更要懂「AI」
青年查證挑戰賽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辦,自2020年起已深耕台灣五年,同時積極與亞洲各國事實查核與媒體素養教育團隊合作。2024年,在台灣團隊的主導下,攜手印尼Aliansi Jurnalis Independen(印尼記者協會)、日本事實查核中心與日本新創教育團隊Classroom Adventure、泰國Cofact,讓挑戰賽「回歸亞洲」。當年報名人數突破1,100名,競賽題目橫跨AI識別、地理定位與國際新聞查核,讓選手在限時壓力下實戰演練OSINT技巧。。
2025年串聯規模再擴大,新增蒙古Mongolian Fact Checking Center與印度DataLEADS兩大合作夥伴,正式形成台灣、日本、泰國、蒙古、印度五國聯手的國際賽事。AI風潮下,主辦單位也順勢將競賽更名為「GenAsia Challenge」,除了延續錯假訊息查證的主軸,更融入公開資料調查(OSINT)技術與生成式AI識讀。歷經五年累積,台灣已成為串聯亞洲青年查證社群的領航者,包括LINE Taiwan、Google.org等企業與科技平台也持續投入資源支持。

「當一日福爾摩斯!」學生展現查證實力,更大呼「好刺激!」
本屆賽事維持15到24歲的年齡限制,共有172組、425名青年好手報名,其中八成為高中生、兩成為大學以上青年。熱情參與的學校遍及全國各地,包括台北中崙高中、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中、台北達人高中、屏東潮州高中、桃園大園國際高中、新北中和高中、台南善化高中、台中明道中學等,亦有海外台生跨海挑戰。
今年度的GenAsia Challenge採三階段賽制,分別為暖身賽、台灣賽與國際賽。為了讓參賽者更熟悉工具與競答題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特別規劃四堂線上課程,主題涵蓋:以圖反搜、地理定位、社群搜尋、AI識別,參賽者可先在暖身賽中實地應用這些技能,台灣賽則在更高強度答題與時間壓力下,檢視參賽者學習成果與臨場應變能力。
今年台灣賽前三名隊伍也在賽後訪談中分享參賽心得。第一名「成都特攻隊」隊長吳宇鈞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參賽,非常緊張,奪冠最關鍵的因素是隊友分工合作;第二名「老師菜菜撈撈嗚嗚」隊長張宸睿則笑說,為了獎金來報名,沒想到過程比預期刺激,多虧老師周羿伶「推坑」,讓他們有機會踏入查證的世界。
第三名「我看起來像估狗嗎」隊長笪瑜庭分享,他們是第二次參賽,即便有經驗,仍在比賽中因「太心急」而失分。他舉例,有一題要判斷哪張圖是AI生成圖,一看到「浮水印」就搶快答題,後來才發現失誤,冷靜下來在最後扳回一城,成功追回分數,整場比賽打得相當驚險。
除了比賽結果,主辦單位也詢問參賽者心中「查核」的意義,許多人給出鮮明的比喻,例如「大海撈針」、「用放大鏡看世界讓模糊資訊變得清晰」、「當一日福爾摩斯」,甚至像「檢警辦案,透過層層抽絲剝繭找出唯一真相」,這些答案顯示,在青年查核者眼中,查核不僅是確認訊息真偽的技術,更是一種探索真相、鍛鍊批判性思考與提升數位素養的歷程。
此外,參與者也肯定暖身賽題目很有深度、能考驗查核實力;相較之下,台灣賽前半段偏向以答題速度來分高下。有選手提到部分題目使用的工具會遇到太多人同時存取,導致網站塞車,影響答題速度。整體而言,多數參賽者認為這樣的賽事非常難得。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持續與亞洲各國夥伴合作,讓更多青年學子在實戰中學會查證,理解AI時代的風險與機會,為資訊環境培養更多新一代的真相守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