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傳言稱「美國CDC的疫苗諮詢委員會(ACIP)徹底終止對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種建議」,經查證,ACIP僅新增「共同臨床決策」機制,建議民眾應與醫師討論後依風險評估接種,而非「不建議接種」。
一、根據ACIP最新公布的2025-2026年新冠疫苗接種建議,僅新增「共同臨床決策」機制,意即民眾應與醫師討論後依風險評估接種,並非「不建議接種」。
此外,ACIP也提到,65歲以下人群接種疫苗,對新冠重症風險較高的人群最為有利,並未全盤否定接種疫苗的益處。
二、根據美國多家媒體報導,ACIP現任成員多為反疫苗人士,該變動與美國川普政府人事調整有關。
然而,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及美國兒科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美國傳染病學會等主要醫學會,目前仍維持建議幼童、孕婦及高風險族群接種新冠疫苗的立場。
三、美國現任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長期宣揚疫苗陰謀論,為反疫苗組織「兒童健康防衛」創辦人,並被非營利組織「對抗網路仇恨中心」(CCDH)列為散播不實訊息的「惡意不實訊息12人幫」之一。
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政府對新冠疫苗接種政策態度確有轉變,其任命反疫苗人士為衛生部部長,一般認為對公共衛生防治敲響警鐘。目前美國ACIP會議建議新冠疫苗接種由個人決定並納入「共同臨床決策」機制,但也表示65歲以下、高風險人群接種疫苗是有利的,並未全盤否定疫苗益處。傳言沒有提供完整脈絡,引人誤解美國終止新冠疫苗接種,為「易生誤解」訊息。
背景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任命疫苗懷疑論者小羅勃甘迺迪為衛生部長。
今年9月19日,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疫苗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新冠疫苗應基於「共同臨床決策」來決定是否施打。隨後,社群平台流傳訊息稱「ACIP正式承認新冠 mRNA疫苗長期存在安全不確定性」、「徹底終止對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種建議」等。
查核
查核點:傳言內容是真的嗎?
傳言誤解ACIP建議,實為接種新冠疫苗前新增「共同臨床決策」機制
(一)查核中心檢視美國CDC於9月19日發布的ACIP會後新聞稿,並未提到網傳「正式承認新冠疫苗長期存在安全不確定性」、「徹底終止對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種建議」等說法。
ACIP建議,年齡在6個月及以上的人,應在接種新冠疫苗前先與醫護人員討論並評估風險;ACIP也提到,65歲以下人群接種疫苗,對新冠重症風險較高的人群最為有利,其效益對風險不高的人則最低。
(二)儘管ACIP建議增加接種前的「共同決策」步驟,但美國多州政府與相關醫學會(包含美國兒科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美國傳染病學會及美國家庭醫學會)仍維持積極立場,建議幼童、孕婦及成人高風險對象等接種新冠疫苗,以防範重症與死亡風險。
(三)針對網傳「美國CDC的疫苗諮詢委員會(ACIP)徹底終止對於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種建議」等說法,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9月20日也表示,ACIP最新公布的2025-2026年新冠疫苗接種建議,僅新增「共同臨床決策」,也就是民眾與醫護人員討論後依風險評估決策接種,並非網傳的「不建議接種」。
(四)美國CDC發布新聞稿指出,CDC已批准ACIP提出的最新建議,並在10月6日更新免疫接種計畫。新聞稿引述CDC代理主任吉姆·歐尼爾(Jim O’Neill)的說法,指出「知情同意制度又回來了」。歐尼爾表示,CDC在2022年提出永久性新冠加強劑的全面建議,這阻礙了醫護人員討論疫苗接種對個別患者的風險與益處,如今情況已發生變化。
這也意味著自川普上任後,美國CDC的疫苗政策風向確實有所轉變,從2022年的建議全面接種,改變為建議民眾在接種前應先經醫護評估風險的「共同臨床決策」制度。
ACIP成員多為反疫苗人士,美公衛專家仍強調新冠疫苗安全有效
查核中心檢視《全國公共廣播電台》、《ABC News》、《NBC News》、《Politico》等美國新聞媒體對於此事的相關報導可知,9月19日ACIP在會議中為注射新冠疫苗設置「障礙」,建議民眾在決定是否接種新冠疫苗前,應先與醫師討論潛在的益處和風險,但對於那些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來說,ACIP也同意接種疫苗的好處較大。
隨後,美國CDC代理主任歐尼爾批准了上個月ACIP提出的建議,CDC並在10月6日更新其新冠疫苗指南,建議65歲及以上者可在諮詢醫師或藥劑師後接種新冠疫苗。
據前述報導指出,在ACIP會議前,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解雇了ACIP全部17名成員,換成12名他屬意的人選,其中許多人都曾公開質疑並反對新冠疫苗。而在甘迺迪任命歐尼爾為CDC代理主任前,原主任蘇珊·莫納雷斯(Susan Monarez)被免職,部分原因是她向參議院作證時,拒絕在未看到證據的情況下承諾採納ACIP的建議。
川普上任後,任命疫苗懷疑論者小羅勃甘迺迪為衛生部長,他曾將新冠疫苗稱為「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疫苗」,並在今年5月宣布CDC將不再建議健康兒童與孕婦施打新冠疫苗。相反地,美國公共衛生專家一再呼籲新冠疫苗安全有效,避免數百萬人住院及死亡,美國兒科醫學會的立場也與聯邦政策背道而馳,建議所有幼兒應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小羅勃甘迺迪長年散播疫苗陰謀論,名列「惡意不實訊息12人幫」
查核中心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發布的一篇報導,曾引述非營利組織「對抗網路仇恨中心」(Center for Countering Digital Hate,簡稱CCDH)出版的研究報告〈惡意不實訊息12人幫(The Disinformation Dozen)〉,揭露反疫苗意見領袖巨大的影響力,小羅勃甘迺迪正是12人幫之一。CCHD估計,反疫苗產業每年至少賺進3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小羅勃甘迺迪也是獲益者。
CCDH報告指出,小甘迺迪多年來鼓吹反對疫苗,宣稱新冠疫苗對懷孕婦女有害,也多次在沒有根據的情況下,影射接種後的死亡案例與疫苗有關。小甘迺迪2016年成立被認為是反疫苗的疫苗安全倡議組織「兒童健康防衛」(Children’s Health Defense),其網站刊登了許多反對新冠疫苗的文章,並尋求透過法律途徑禁止疫苗接種。
另外,查核中心在第3503號查核報告也曾查證過「mRNA疫苗罪刑將面臨死刑」、「川普政府禁止施打新冠疫苗」等傳言為錯誤訊息,且此傳言的源頭為著名的假訊息網站,曾被相關事實查核組織揭穿至少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