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流傳「威士忌殺死百萬細菌」影片,有傳言稱不妨「喝酒殺菌」;經查證,外用濃度75%以上的酒精確實可殺菌,但喝酒沒有殺菌抗病功效,過高濃度的酒精還可能造成消化道灼傷。
一、專家表示,酒精殺菌的原理是將濃度75%酒精噴灑揮發,使酒精接觸到細菌或病毒的表面,進而破壞細菌或病毒的套膜,但僅限於外用,而非直接飲用,否則恐造成口腔、食道等灼傷。
飲酒無法殺菌、抗病,且會造成人體心跳加快、神經興奮、血管擴張等問題,若長期飲用有酒精中毒風險。
二、專家表示,一般威士忌或蒸餾酒的酒精濃度約40%,對細菌有抑制作用,但未必能「瞬間殺死」所有細菌。例如網傳影片裡細菌突然靜止,但沒有立刻破裂或變形,很有可能只是受酒精抑制或麻痺,進入休眠或暫停代謝的狀態。
傳言引用酒精讓細菌失去活力的顯微鏡影片,錯誤宣稱可靠喝酒殺菌,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網路流傳一段顯微鏡影片,內容是在顯微鏡下觀察被滴入一滴威士忌的細菌,可見到原本活躍的細菌變得靜止。網傳影片並搭配文字訊息聲稱飲酒可殺菌。
查核
查核點:可以透過飲酒殺死體內細菌嗎?
酒精殺菌僅限外用,酒精進入人體後並無殺菌抗病作用
(一)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科副教授鍾筱菁表示,濃度75%以上的酒精可以殺死細菌,但僅限於外用,而非直接飲用。若喝下濃度這麼高的酒精,口腔與食道、腸胃道應該都會被灼傷。
對於傳言「喝酒殺菌」的說法,鍾筱菁也表示飲酒不能達到殺菌抗病效果,因為酒精經過唾液、胃酸稀釋,濃度已經遞減,再經過人體吸收,無法殺死體內細菌。如果體內的酒精濃度高到可以殺死細菌,人早就因為酒精中毒死亡了。
(二)根據第323號查核報告,專家也表示飲酒並無任何殺菌、治病的效果。
亞東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解釋,酒精殺菌的原理是將濃度75%酒精噴灑揮發,使酒精接觸到細菌或病毒的表面,進而破壞細菌或病毒;因此,若進入人體、被人體吸收,並沒有消毒作用。
楊家瑞並提醒,飲酒會造成人體心跳加快、神經興奮、血管擴張等問題,若長期飲用有酒精中毒風險。
網傳影片裡的細菌可能只是休眠或暫停代謝
查核中心請國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畜產保健科教師陳瑞楠協助檢視網傳影片。
陳瑞楠表示,一般威士忌或蒸餾酒的酒精濃度約40%,對細菌有抑制作用,但未必能「瞬間殺死」所有細菌,即使是75%酒精,也通常需要10-30秒以上接觸時間,才能有效殺死細菌。
他說明,如果酒精濃度較低或接觸時間很短,細菌活動力可能只暫時性遭抑制或麻痺,當環境恢復正常(如酒精揮發或稀釋),部分細菌可能會恢復活動力。網傳影片中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酒精改變了環境的滲透壓或pH值,因此使細菌失去活動力。
陳瑞楠指出,影片中細菌突然靜止,但沒有立刻破裂或變形,很有可能只是進入休眠或暫停代謝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