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圖卡「長者高溫打疫苗要注意,應等身體狀況平穩再打疫苗,以防打完疫苗後因急性免疫反應而過敏,造成冠狀動脈急速收縮、引發心肌梗塞」?
【部分錯誤】網傳圖卡「長者高溫打疫苗要注意,應等身體狀況平穩再打疫苗,以防打完疫苗後因急性免疫反應而過敏,造成冠狀動脈急速收縮、引發心肌梗塞」?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6/23版】
一、專家建議,長輩接種疫苗時,應注意高溫天氣帶來不適,並確認身體狀況穩定再接種,避免慢性病症狀和疫苗免疫反應混雜,難以鑑別診斷。
二、專家指出,打疫苗是否產生過敏反應,跟高溫、身體狀況是否穩定,並不相關。
三、專家指出,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急性過敏反應,與冠狀動脈收縮而產生的「心肌梗塞」無關。前者多在30分鐘內發生,且目前為止,並無疫苗急性過敏造成冠狀動脈急速收縮而心肌梗塞證據。
四、專家協助檢視文獻指出,過去曾有研究發現,罕見的急性過敏性反應可能引起心肌梗塞,但在數百例病例報告中,沒有一例與接種疫苗有關,且該研究尚缺乏大規模科學證據支持。
傳言圖卡提醒長輩在外應注意高溫天氣帶來不適,此為正確,但其原因指稱「因為打疫苗可能引發急性過敏反應導致心肌梗塞」,此推論多處錯誤。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背景
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自20日流傳圖卡搭配訊息指稱:「有慢性病長輩,請在身體狀況平穩時再打疫苗。原因是可能在打完疫苗後,因急性免疫反應而過敏,造成冠狀動脈急速收縮、引發心肌梗塞。」
圖1:社群平台流傳圖卡擷圖
圖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3: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圖卡標題稱「高溫打疫苗注意3件事」,建議慢性病長輩在身體狀況平穩,再打疫苗,是否屬實?高溫對長輩打疫苗是否有影響?
(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2021年6月18日下午2時記者會中表示,近日因出現較多接種疫苗後,當天、隔天就猝死個案,指揮中心召集疫苗專家們開會,檢視死亡通報個案,注意到有些慢性病長期使用一些藥物,看起來有幾個個案,狀況不是很穩定,但也急著想要出來打疫苗。
張上淳說,打疫苗當然很好,但專家們建議,如果長者本來身體狀況或慢性病不穩定,也不急著出來打,尤其若天氣炎熱、長者還要群聚、排隊、還要等一些時間,對年長者或身體狀況不穩定者,都是壓力,也會影響身體狀況。壓力反應可能引起生理上的變化,如血壓上升,那會不會造成後續的生理效應,也是專家顧慮之處。
張上淳建議,有慢性病的年長者,應等身體狀況穩定再接種,且也應避免大老遠跑去接種站,而是應提供就近接種的服務,如長者平常看診的診所等,甚至如果是臥床長者,地方政府也應該有到宅服務的方式,避免長者受到額外的壓力、影響身心。
(二)查核中心諮詢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朱柏齡說,高溫對心臟確實會有影響,會增加心臟壓力,且人處在高溫環境下會大量流汗,水分流失, 血液變濃稠,會增加產生栓塞的風險。
朱柏齡表示,高溫確實會增加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不過要在高溫環境待一段時間、體內水分流失一段時間,才會造成缺水等狀況,也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猝發的風險。因此近日接種疫苗後發生的猝逝個案,是否與中暑有關,必須要檢視個案是不是有在熱的環境待很久,如果沒有熱的來源,如在洗腎室接種,都有冷氣,應該就與中暑無關,且中暑個案也都會有症狀,如頭暈、噁心、吃不下、體溫高等,不會沒症狀就猝逝。
朱柏齡提醒,長者高溫環境下接種疫苗,可攜帶陽傘、水、噴霧瓶(內裝水或酒精)、隨身小電扇和耳溫計。陽傘可遮陰,喝水可補充水分,增加散熱,噴霧加上電扇也可以協助散熱,耳溫計則是可隨時監測體溫,以免體溫過高。
(三)查核中心諮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鍾飲文說,先前針對高齡長者全面開打時,天氣很熱,長者集中時間接種,可能壓力大、不舒服,也難免影響身體狀況,如果身體好的狀況下去打,也有助身體形成比較好的免疫效果。
鍾飲文說,如果長者慢性病控制不穩定,又打了疫苗,如果後續出現副作用症狀,可能難以跟本來的慢性病症狀明確區分,也會影響鑑別診斷,因此建議長者等身體狀況穩定再接種疫苗。
爭議點二、傳言圖卡在理由欄位提及,「打完新冠疫苗後,可能因急性免疫反應而過敏,造成冠狀動脈急速收縮、引發心肌梗塞」,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諮詢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
(一)朱柏齡指出,疫苗的過敏反應和高溫沒有關係,因此傳言圖卡的資訊並不正確。臨床上確實有一個症候群Kounis Syndrome(過敏性休克併發急性心肌梗塞),這種過敏反應是對藥物、食物等過敏原過敏,產生冠狀動脈收縮甚至急性冠心症,但多半發生在接觸過敏原半小時至1小時以內。
(二)鍾飲文表示,近日傳出一些接種新冠疫苗後通報的不良事件死亡個案,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死亡個案判定與疫苗有關,接種疫苗後的猝死案件,也沒有異常高於背景值。
鍾飲文說,一般建議,接種疫苗者接種後要在原場所停留30分鐘觀察,是因為疫苗會直接引起死亡的是過敏性休克(窒息死亡),會急性發生,不會回家一兩天後才發生,也與心血管疾病或心肌梗塞無關。
鍾飲文表示,傳言圖卡的理由是「急性過敏導致心肌梗塞」,此說法並不成立。
(三)王宗道表示,傳言的說法不合理,且從以往流感疫苗的經驗,從未出現打疫苗引發冠狀動脈急性收縮而心肌梗塞的狀況。
王宗道說,疫苗接種主要引起的是局部反應,如接種部位的疼痛、紅腫;縱然有罕見的血栓副作用,但主要發生在靜脈,且不是打完疫苗一兩天內發生,而是打完後4天到2週後發生。如果接種後發生發燒、疲倦等全身性副作用,也不會因此就讓冠狀動脈容易收縮。
王宗道提醒,一般所言心肌梗塞有8至9成多屬於阻塞型的斑塊,是因血小板活化而產生,因此會建議,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平常有服藥的患者,一定要繼續服藥,切莫不要因為要打疫苗、擔心血栓而停藥,以免增加發病風險。
綜合以上,網傳圖卡稱「打疫苗的急性過敏,會導致冠狀動脈收縮、心肌梗塞」,為錯誤訊息。
爭議點三、在學理上,是否有打疫苗導致急性過敏反應,造成冠狀動脈收縮而導致心肌梗塞支探討?
(一)蕭成儀表示, 醫學界曾發現一種過敏導致急性冠狀動脈收縮而致心肌梗塞的疾病,稱為Kounis Syndrome,當嚴重過敏反應發生時,冠狀動脈可能被刺激而收縮。但這會發生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當他接觸過敏原,可能被誘發嚴重的過敏反應。
蕭成儀說,學理上「嚴重過敏反應導致冠狀動脈收縮」的機轉確實存在,但目前國際並未有任何報告指出,有人接種疫苗後,因過敏發生急性冠狀動脈收縮而心肌梗塞。
蕭成儀說,一般疫苗接種都會詢問相關病史、過敏史,避免過敏風險,但會不會過敏,跟身體好不好沒有絕對關係,不會因為身體狀態不好突然就變成過敏體質。
(二)齊嘉鈺說,傳統會認為接種疫苗後發生急性免疫過敏反應,反應的時間都很快,約在15到30分鐘以內,會發生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過敏性休克。如國際間少數人接種mRNA疫苗後沒多久就昏倒休克,就是常見的急性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會不會導致心肌梗塞?齊嘉鈺說,傳統來說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阻塞導致血液供給變差,讓心肌受損而發生心肌梗塞;另一個可能性是急性過敏性休克造成血管擴張、心肌血量供應不足而發生心肌受損。但傳言提到的是「冠狀動脈急性收縮」這與傳統認知較不吻合。
齊嘉鈺檢視研究文獻指出,在1991年,國際確實曾發表相關研究,為幾百例的病例報告,年齡層分布很廣,大部分介於40至70歲。該研究發現,這些病人因急性過敏反應導致冠狀動脈強烈收縮(過敏性休克併發急性心肌梗塞,Kounis Syndrome),因收縮後血量不足,導致心肌受損、心肌梗塞,但發生率非常低,僅有萬分之一,且這數百例的個案報告沒有一例是因接種疫苗產生過敏反應。
齊嘉鈺說,上述研究也是屬於急性過敏反應的一種,因急性過敏導致冠狀動脈收縮,發生在接觸過敏原後,很快就會發生。但發生率很低,且過敏導致冠狀動脈急性收縮的原因也仍不明,研究結果還沒有大規模的科學數據支持。
齊嘉鈺表示,無論是接種疫苗後的急性過敏性休克或極罕見的Kounis Syndrome,都是在接觸過敏原後約30分鐘內會發生,是非常短時間內出現的症狀;若接種後幾天才出現,就不像是急性過敏反應。
綜合以上,接種疫苗可能產生急性過敏反應,嚴重會休克、致死,一般都在接種後30分鐘內發生。過去研究發現,有罕見的急性過敏性反應可能引起心肌梗塞,但在數百例病例報告中,沒有一例與接種疫苗有關。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6/23版】
一、專家建議,長輩接種疫苗時,應注意高溫天氣帶來不適,並確認身體狀況穩定再接種,避免慢性病症狀和疫苗免疫反應混雜,難以鑑別診斷。
二、專家指出,打疫苗是否產生過敏反應,跟高溫、身體狀況是否穩定,並不相關。
三、專家指出,接種新冠疫苗產生急性過敏反應,與冠狀動脈收縮而產生的「心肌梗塞」無關。前者多在30分鐘內發生,且目前為止,並無疫苗急性過敏造成冠狀動脈急速收縮而心肌梗塞證據。
四、專家協助檢視文獻指出,過去曾有研究發現,罕見的急性過敏性反應可能引起心肌梗塞,但在數百例病例報告中,沒有一例與接種疫苗有關,且該研究尚缺乏大規模科學證據支持。
傳言圖卡提醒長輩在外應注意高溫天氣帶來不適,此為正確,但其原因指稱「因為打疫苗可能引發急性過敏反應導致心肌梗塞」,此推論多處錯誤。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