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秘方: 咖啡和肉桂一起喝才會更健康,既不傷身還能預防肝硬化、肝癌和糖尿病!值得收藏」?
【部分錯誤】網傳「秘方: 咖啡和肉桂一起喝才會更健康,既不傷身還能預防肝硬化、肝癌和糖尿病!值得收藏」?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15版】
一、專家指出,傳言聲稱食用肉桂的眾多好處,未有人體試驗,缺乏足夠研究證實,且肉桂作為食品添加,劑量不會太高且不能宣稱療效;若作為中藥材,則並非適用於所有體質。
二、專家指出,傳言聲稱喝咖啡的眾多好處,大多屬於觀察性研究,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其因果關係。
三、專家提醒,肉桂與咖啡均無法取代藥物。若想要降低患病風險,應均衡飲食、維持健康作息。
四、營養師提醒,攝取肉桂應注意攝取方式,常見肉桂捲等食品含有精緻澱粉或奶油,並不利於人體健康。攝取咖啡則需注意勿過量,且市售咖啡可能含有糖、奶精或其它添加物,也不是健康的選擇。
肉桂可做中藥材和食品添加物,但作為食品添加不得宣稱療效,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近期流傳一支影片,標題為「秘方: 咖啡和它一起喝才會更健康,既不傷身還能預防肝硬化、肝癌和糖尿病!值得收藏!!」。
影片內容稱:「咖啡是一種健康飲品,富含抗氧化劑和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許多研究也指出,只要在咖啡中加入一樣東西能提供身體更多的益處。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答案是肉桂。其實肉桂是百藥之王,是常見的中藥材之一,有營養師指出,肉桂能活化微血管,還可鞏故血管組織,並防止90%的微血管滲漏及不正常破裂...研究指出一天食用0.6克的肉桂,能夠讓微血管維持年輕,而且可以改善臉部細紋、脫頭髮或白髮生長及手腳冰冷的症狀。此外,肉桂還有抑制身體的脂肪細胞運作,避免肝臟合成三酸甘油脂的能力。食用適量肉桂也能加速人體分泌胰島素、舒張血管並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不但可穩定血糖、血壓及血脂,也能避免肥胖造成的代謝疾病。如在每天早晨喝的咖啡中灑上一點肉桂粉,除了讓咖啡的風味更好,更有助於人體健康。…喝咖啡肉桂具有以下五大意想不到的好處。一,具護肝效果。…咖啡因和肉桂粉能預防肝硬化,每天飲用4分以上咖啡的人,能將肝癌的風險降低40%,肝硬化的風險降低高達80%。二,減少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三、預防心臟病、減少中風機會。…咖啡不會增加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甚至還能降低20%中風的機率。四、預防阿茲海默症。…五、減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研究指出,咖啡因能降低32%至60%的罹患風險,但若飲用無咖啡因的咖啡,則無此效果」等。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宣稱「肉桂能活化微血管,還可鞏固血管組織,並防止90%的微血管滲漏及不正常破裂」,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採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顧德茜。顧德茜指出,網傳影片的敘述來自一篇2012年的日本研究,且為該研究的結論,但該研究是體外實驗,以皮膚組織做測試,因此無法武斷說研究結果適用於人體。此外,如果要推論至人體,必須知道劑量,但這篇研究並沒有說明使用了多少肉桂。
顧德茜同時說明,這篇研究並不是發表在國際前五十名的期刊,而是日本國內期刊,且研究團隊成員除了大阪大學,也有商業公司的人員,在不確定商業利益的情況下,需待更多資訊才能確定該研究的可信度。
(二)查核中心採訪雙和醫院營養師米詩宇。米詩宇表示,傳言提到「肉桂可活化微血管」,可能是指肉桂所含的香豆素具有抗凝血效果,但抗凝血與「微血管滲漏」無關,也沒有科學證據支持肉桂能防止微血管滲漏。
米詩宇說明,微血管滲漏通常發生在嚴重營養不良或嚴重感染(如腫瘤、創傷)的人身上,造成積水、全身水腫,低血壓情形。要防止微血管滲漏及不正常破裂,建議還是要從平時均衡飲食和保持規律作息做起,較為安全且有效。
(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博士吳宗修表示,肉桂是中藥材的一種,若以食品定位來看,則不能宣稱「肉桂能活化微血管,還可鞏固血管組織,並防止90%的微血管滲漏及不正常破裂」等療效性字眼。若以食品來看,在食藥署的「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中,肉桂不得單一原料使用。標示有每日建議食用量之茶包、錠狀、膠囊、粉末狀、液狀等產品販售時應加標「孕婦忌食」字樣之警語,且不得宣稱療效。因此傳言提及肉桂諸多的療效,如防止90%微血管滲漏及破裂,都屬誇大的宣稱。
綜合以上,傳言的聲稱雖然有相關研究,但該研究的可信度有待確認。肉桂是中藥材,也可用於食品添加物,但不得宣稱療效,傳言提及肉桂諸多的療效,都屬誇大的宣稱。
爭議點二、網傳影片宣稱「一天食用0.6克的肉桂,能夠讓微血管維持年輕,而且可以改善臉部細紋、脫頭髮或白髮生長及手腳冰冷的症狀」,是否屬實?
(一)顧德茜表示,經查找文獻後,並沒有在國際期刊資料庫中看到傳言「肉桂能改善臉部細紋、脫頭髮或白髮生長及手腳冰冷」的相關研究。
至於傳言指稱的「肉桂能夠讓微血管維持年輕」,在2020年有一項體外研究,分別對老鼠及人體臍靜脈內皮細胞做實驗,發現肉桂可以抗氧化、抗發炎,可以讓血管維持得較為健康,但同樣須注意此為體外實驗,尚不知在人體是否有同樣功效。
(二)米詩宇表示,傳言的敘述因果關係不明,沒有證據顯示「0.6克的肉桂,能夠讓微血管維持年輕」,而「微血管維持年輕」與「改善臉部細紋」、「改善脫頭髮或白髮生長」、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的因果關係也不明。
米詩宇說,以營養師的角度來看,當病患有臉部出現細紋的困擾,會優先觀察他平時的飲水量是否足夠;如果病患出現掉髮、手腳冰冷,則注意是否有節食或營養不足的狀況;若是白髮,則會觀察他平時生活是否壓力太大,或營養素攝取不均。
(三)吳宗修說,根據台灣中藥典暨圖鑑第三版的資訊,肉桂屬於溫裏藥,性味辛、甘、大熱,歸於腎、脾、心、肝經。根據過去中醫師臨床使用經驗,肉桂常用於虛寒體質者,若加芍藥則可以調和營衛。但藥品要達到療效,就要達到一定的劑量,以肉桂來說,每日日劑量要達到1到5克;若當成食品添加,就會稀釋,而稀釋過後就可能僅有風味而沒有效果,僅是喝好喝的安慰劑。
吳宗修說,對於體質虛寒者、冬天容易手腳冰冷者,喝咖啡加肉桂是不錯的保健方法,如西方人常喝的卡布奇諾加肉桂粉。但此傳言宣稱的效果都太過誇大,並不足採信。
綜合以上,傳言的宣稱過於誇大,且缺乏科學證據,不足採信。
爭議點三、網傳影片宣稱「肉桂還有抑制身體的脂肪細胞運作,避免肝臟合成三酸甘油脂的能力」、「食用適量肉桂也能加速人體分泌胰島素、舒張血管並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可穩定血糖、血壓及血脂,也能避免肥胖造成的代謝疾病」是否屬實?
(一)顧德茜表示,經查找文獻後,並沒有在國際期刊資料庫中找到「肉桂能抑制脂肪細胞運作、避免肝臟合成三酸甘油脂」的相關研究;相反地,一篇2016年的細胞研究顯示,在脂肪組織生成的初期給予肉桂萃取物,可增加脂肪內存放脂肪的量,與傳言聲稱的效果相反。
傳言提到的「血糖」、「血壓」與「血脂」,顧德茜說明,在血糖的部分,雖然有許多研究探討肉桂是否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或穩定血糖,但目前正反雙方都有,目前科學界對此尚沒有定論。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新發表的兩篇系統性回顧的綜合性分析研究,一篇認為肉桂沒有明顯改善糖化血色素、飯後血糖、胰島素的量的效果,而對於空腹血糖及胰島素敏感度則無法下定論;另一篇研究則認為肉桂改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效果不顯著。
對於「肉桂可以穩定血壓」的說法,目前國際期刊中少有相關研究,無法定論;而「肉桂可穩定血脂」這點,雖然研究也不多,但在2020年有一篇動物實驗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對血脂有正面影響,老鼠的三酸甘油脂下降、膽固醇下降、低密度脂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不過,該實驗是以每日每公斤4公克肉桂粉的劑量連續餵食老鼠30天,這個劑量要推論至人體有相當難度。
至於傳言提及「肉桂能避免肥胖造成的代謝疾病」,目前也沒有足夠多的科學證據能證實肉桂有這樣的效果。
(二)米詩宇說,有一些研究顯示,肉桂萃取物對人體有好處,可降三酸甘油脂、穩定血糖,但這些研究都認為,由於肉桂有抗凝血或其它未知的風險,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適用於人體的補充劑量;此外,目前的研究均認為肉桂不是正式藥物。不贊同以肉桂取代降血糖與降血脂用藥,服用前仍須與醫師討論。
米詩宇提醒,以營養師的角度來說,要提醒民眾攝取肉桂的管道,以無糖茶或黑咖啡為佳,如果是含有肉桂的蘋果派、肉桂捲,其成份有許多精緻澱粉或奶油,並不利於人體健康,也不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三)吳宗修說,攝取肉桂有助產熱,以此原理來說,或可抑制脂肪細胞;但肉桂並非人人能吃,如燥熱體質者、孕婦就不宜吃肉桂。傳言宣稱肉桂的療效,但食品添加不會達到療效的劑量。
綜合以上,傳言聲稱的好處,未有相關研究,或不確定能推論至人體,肉桂無法取代正式藥物。此外,肉桂也非適用於所有體質,且肉桂作為食品添加,不會達到可能產生療效的劑量。
爭議點四、網傳影片宣稱「咖啡因和肉桂粉能預防肝硬化,每天飲用4分以上咖啡的人,能將肝癌的風險降低40%,肝硬化的風險降低高達80%」,是否屬實?
(一)顧德茜協助查找肉桂與肝臟疾病的相關研究,她表示,沒有看到國際期刊中有肉桂防治肝癌的相關研究。至於肝硬化的研究,2010年的研究顯示,肉桂有抑制肝臟星狀細胞的效果,而肝臟星狀細胞如果太活躍會提高肝臟纖維化的風險,因此肉桂可能會對減少肝纖維化、防止肝硬化有所幫助。不過,這個研究未經人體實驗證實,尚無法推論說適用於人體。
同一篇研究也以肉桂萃取物餵食急性肝臟損傷的老鼠,研究結果顯示肉桂萃取物有保護肝臟的效果,但這篇研究是動物實驗並且是使用萃取物,尚無法推論至人體服用肉桂能達到同樣效果。
顧德茜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肉桂有溫補寒氣、溫經通脈、散寒止痛的作用,適用於調理陽虛體質(例如怕冷的人),但如果是燥熱體質或是孕婦,就不適合用肉桂調理身體。
(二)米詩宇表示,因為咖啡在世界各地都是熱門飲品,所以關於咖啡的研究很多,有些研究發現,喝咖啡跟比較低風險的肝纖維化、脂肪肝與肝硬化有相關,推測是咖啡中所含的多酚類、咖啡因與綠原酸有關。這些物質有抗氧化、抗發炎效果,國外研究發現每天2至4杯(每杯240ml)有較好的效果,但研究均指出,喝咖啡僅是輔助效果,無法取代藥物與醫生治療。
米詩宇說,若已知肝臟不好的人,應先跟醫師討論能攝取的咖啡量。
米詩宇提醒,雖然喝咖啡可能有潛在的好處,但仍不宜過量,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是以300mg為上限,大約是3杯美式咖啡的量,若咖啡因攝取過多,可能會造成心悸、身體疲累,也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或利尿。
米詩宇也提醒,研究是以黑咖啡為研究對象,現在市面上的咖啡種類很多,並不都是健康的選擇,例如常見的三合一咖啡,其添加許多糖和奶精,而近期流行的防彈咖啡則有椰子油或奶油,這些添加物反而會造成肝臟負擔。若民眾想要沖淡咖啡的苦味,加鮮奶或奶粉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三)查核中心採訪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師吳益銘。吳益銘說明,確實有一些觀察性研究顯示,每天飲用咖啡的人,得肝癌、肝硬化的風險較低,然而,觀察性研究並無法確認「咖啡」與「肝癌」、「肝硬化」之間的因果關係。肝癌形成的原因有許多,確認因果關係必須考慮其它風險因素,如黃麴毒素、肥胖、抽菸、喝酒、肝炎等,都是導致肝癌的發生可能性,因此只能說觀察到這樣現象,也並沒有喝越多咖啡風險越低的研究證據。
綜合以上,有一些觀察性研究顯示,每天飲用咖啡者得肝癌、肝硬化的風險較低,但觀察性研究並無法確認因果關係,因此不能說喝越多咖啡患病風險降低。另有動物實驗顯示肉桂可能有助於減少肝纖維化、防止肝硬化,但動物實驗的結果無法直接推論至人體。
爭議點五、網傳影片宣稱「研究指出,大量飲用咖啡能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是否屬實?
(一)吳益銘表示,傳言提到的研究多為觀察性研究,發現飲用是否含咖啡因的咖啡皆有減少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顯示效果不全由咖啡因而來,因此推論可能為多因素影響。過去也有研究曾發現短期咖啡攝取會造成血糖上升及胰島素阻抗,而長期研究則有降低風險之效果。研究人員推測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咖啡裡面的多酚類物質,如綠原酸,過去研究有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減少胰島素阻抗,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其因果關係。
(二)查核中心採訪雙和醫院營養師沈鈺翰。沈鈺翰表示,有觀察性研究顯示,喝咖啡可以改善胰島素的阻抗性;也有研究分析,不論是含有咖啡因或是無咖啡因的咖啡,都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率。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咖啡豆中的綠原酸、植酸等抗氧化物質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認為,咖啡中的礦物質「鎂」相當多,可能會增加胰導素的敏感性。
沈鈺翰提醒,不鼓勵原本沒有喝咖啡的人因為這些潛在的好處而喝咖啡,此外,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而美國公布的飲食指南則建議不超過400毫克咖啡因,且不建議加糖跟奶精,要請民眾注意。
綜合以上,有觀察性研究探討飲用咖啡與糖尿病的關係,但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爭議點六、網傳影片宣稱「咖啡不會增加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甚至還能降低中風的機率、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咖啡因能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但若飲用無咖啡因的咖啡,則無此效果」,是否屬實?
(一)吳益銘表示,關於喝咖啡與各式疾病的關係,相關研究很多,目前唯一證據足夠的是「喝咖啡與產生慢性病無關」。至於喝咖啡會不會有傳言宣稱的「降低中風機率」、「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等其它效果,雖然有一些觀察性研究得到這樣的結果,但咖啡與這些好處的因果關係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吳益銘補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觀察性研究也發現,一天喝3杯的人,有中風、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低,但如果喝到5杯以上,並無法降低中風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研究人員推測是其它因素導致的,例如重度依賴咖啡的人,可能也會有抽菸、酗酒的問題。
(二)沈鈺翰表示,經查找文獻,沒有看到喝咖啡能降低中風機率的相關研究,至於喝咖啡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是因人而異,每個個體不同,所以很難一概而論。雖然已有研究顯示,咖啡因跟冠狀動脈疾病沒有相關性;但也有研究顯示,適當飲用咖啡雖然可降低心血管的發生率,不過對於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是有心率不整的人,喝咖啡則會加重症狀,因此應避免或減少喝咖啡。
關於傳言宣稱「咖啡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沈鈺翰說明,有部分研究顯示,喝咖啡可減少認知功能減退、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但其中的機轉不明,可能是咖啡因的作用,也可能是綠原酸的作用,也有可能是兩者共同的作用,其相關性尚有待更多研究確認。
沈鈺翰說,若想預防阿茲海默症,比起喝咖啡,營養師更建議採用地中海飲食,已有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可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或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展成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所謂的地中海型飲食,是飲食中含有高比例的各種蔬果、穀物、單元不飽合脂防酸、魚肉跟少量動物油脂跟肉。
至於「帕金森氏症」,沈鈺翰說明,有研究指出,咖啡豆中的咖啡醇能保護多巴胺神經元細胞,可以借由多重機轉降低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但咖啡醇並不是咖啡因,傳言說「咖啡因能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症風險」並不正確。
綜合以上,雖然有一些觀察性研究得到傳言聲稱的結果,但咖啡與這些好處的因果關係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營養師建議,想要預防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建議採取健康的飲食習慣。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0/15版】
一、專家指出,傳言聲稱食用肉桂的眾多好處,未有人體試驗,缺乏足夠研究證實,且肉桂作為食品添加,劑量不會太高且不能宣稱療效;若作為中藥材,則並非適用於所有體質。
二、專家指出,傳言聲稱喝咖啡的眾多好處,大多屬於觀察性研究,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其因果關係。
三、專家提醒,肉桂與咖啡均無法取代藥物。若想要降低患病風險,應均衡飲食、維持健康作息。
四、營養師提醒,攝取肉桂應注意攝取方式,常見肉桂捲等食品含有精緻澱粉或奶油,並不利於人體健康。攝取咖啡則需注意勿過量,且市售咖啡可能含有糖、奶精或其它添加物,也不是健康的選擇。
肉桂可做中藥材和食品添加物,但作為食品添加不得宣稱療效,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對於「飲用咖啡降低患病風險」的作法,營養師的建議為何?
沈鈺翰建議,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基礎,預防疾病的最佳方法,為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不同種類的食物所提供的營養素都不盡相同,有不同的功用,所以建議民眾每天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來維持正常身體機能。
吳益銘提醒,喝咖啡不建議過量,一杯150ml的咖啡,約含30至175mg不等的咖啡因,以目前市售的中杯美式咖啡來說,一天一到二杯是可接受的範圍。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至於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腸胃病、長期失眠的患者與孕婦及孩童,最好避免或減少含咖啡因飲品的飲用。
參考資料
〈Cinnamon for diabetes mellitus〉
〈Do Cinnamon Supplements Have a Role i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A Narrative Review〉
〈Effects of Cinnamon (Cinnamomum cassia) Consumption on Serum Lipid Profiles in Albino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