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哪來關節痛?其實就是膝蓋四週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拍打,共震膝蓋四周肌肉,就能解除」?
【錯誤】網傳「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哪來關節痛?其實就是膝蓋四週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拍打,共震膝蓋四周肌肉,就能解除」?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12版】
一、網傳影片是將兩個不同的節目影片剪輯而成,但傳言宣稱的內容與網傳影片的內容並不相符。
二、關節是一整組的結構,雖然軟骨沒有神經,但關節中還有其它疼痛受器,會感到疼痛。膝蓋痛的原因很多,但傳言所稱「膝蓋四周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並非膝蓋疼痛的機轉。
三、傳言建議作法「震動、按摩、拍打肌肉」僅能幫助放鬆肌肉、舒緩酸痛,但對膝蓋關節疼痛並沒有幫助。不同關節疼痛有不同的建議作法,而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還是建議藥物加運動雙管齊下。
傳言引用一支影片,不僅斷章取意影片內容,傳言文字也錯誤宣稱關節疼痛的致病機轉,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自2022年8月31日起流傳一則訊息,稱:
「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哪來關節痛?
其實就是膝蓋四週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
適當的使用小神器,利用小神器的功能:
吸放按摩、負氧離子、舒適震動、溫熱感受。
對於膝蓋四週肌肉,就能紓緩。」
另一傳言版本則為:
「❤️❤️終於覺醒❤️❤️
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哪來關節痛。 其實就是膝蓋四周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 水來降溫。所以會水腫。
拍打。共振膝蓋四周肌肉。就能解除。」
傳言同時搭配一支長度為5分鐘的影片。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通訊群組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搭配的影片出處為何?傳言稱「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哪來關節痛」,並建議以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來改善膝蓋疼痛,是否出自網傳影片?
網傳影片出處為何?
網傳影片長度為5分鐘,影片以2分30秒處為界,由兩個不同的節目剪輯而成,前半剪輯自一民間公司的影片,後半段則剪輯自某媒體節目。
影片的前半為一名醫師說明,膝蓋疼痛可能的原因,以及改善膝蓋疼動的建議作法。影片的後半則為同一名醫師出席媒體節目,並表示不建議彎膝角度大於60度,包括久坐,若長時間久坐,則可透過抱膝運動來放鬆膝蓋。
傳言的說法是否出自網傳影片?
經比對傳言內容與網傳影片,傳言的宣稱並非來自網傳影片。傳言稱「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哪來關節痛?」但影片中的原話為:「因為軟骨本身沒有神經纖維,它沒有感覺,真正痛的是關節囊」,傳言的說法將影片內容斷章取義,並延伸出影片並未提到的「膝蓋四週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
傳言建議的作法也與網傳影片的建議作法不同。網傳影片建議方法包括「少彎膝蓋」、「彎膝時慢慢彎」、「不要讓膝蓋彎太久」、「直抬腿」、「抱膝」與「壓膝直抬腿」等,並沒有傳言宣稱的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等作法。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是將兩個不同的節目影片剪輯而成,但傳言宣稱的內容與網傳影片的內容有落差。
爭議點二、傳言稱膝蓋軟骨根本沒有神經,沒有關節痛,並稱膝蓋痛的原因為膝蓋四週肌肉沾黏,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所以要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傳言說法是否屬實?
網傳膝痛的原因是「膝蓋四周肌肉沾黏,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
(一)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任林希鼎醫師說明,關節是一整組的結構,其組成有骨頭、韌帶、半月板……等等,任何一個部位發生問題,都可能產生關節痛。
林希鼎指出,膝蓋內半月板是一種軟骨,它的功能包括避震、減少摩擦、支撐等等,雖然它沒有血管也沒有神經支配,但是當它長期磨損、被破壞,使其應有的功能無法發揮、造成膝蓋結構的不穩定,就會激發關結內其它軟組織結構發炎,造成疼痛,這也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
林希鼎說明,膝蓋痛、關節組織發炎,可能進一步讓周遭肌肉沾黏,而不是肌肉沾黏導致關節內部發炎;由於軟骨沒有血管,因此需要組織液將營養滲透進軟骨,關節的組織液並非從關節外部進入,而是關節內部自行分泌。而傳言提到的水腫,則是組織液過度分泌所致,當關節內的軟組織發炎,組織液就會過度分泌,如果只是輕微發炎,組織還能自行吸收組織液,但如果製造太多,就會形成積水,嚴重時需要抽水。
(二)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部部長裴育晟醫師說明,雖然關節的軟骨沒有神經,然而關節裡面的結構複雜,關節滑囊中有很多疼痛受器,因此關節還是會感到疼痛。
裴育晟說,膝蓋痛的原因很多,不同病因所造成疼痛的特徵也不相同,除了常聽到的退化性關節炎,其它疼痛原因還包括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等等,臨床上年長者膝蓋疼痛的原因以退化性關節炎居多,年輕人則常有外傷、運動疲勞導致等等。
裴育晟表示,傳言稱膝蓋痛是「膝蓋四周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這樣的說法完全不正確。關節組織液的生成和吸收跟關節滑囊組織相關,跟肌肉等關節周邊的組織則沒有這麼相關,而退化性關節炎也跟肌肉沾黏較無因果關係。
雖然肌肉沾黏也可能影響活動、進而讓膝蓋不適,但這種狀況是因為運動傷害,是激烈運動後導致肌肉痠痛、關節痛,且運動傷害要產生肌肉沾黏、肌肉纖維化也很罕見,也不會導致「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等狀況。
綜合以上,關節是一整組的結構,雖然軟骨沒有神經,但關節中還有其它疼痛受器,會感到疼痛。膝蓋痛的原因很多,但傳言描述的情境並非膝蓋疼痛的機轉。
「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是否可治療膝蓋疼痛?
(一)林希鼎表示,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針對肌肉痠痛或肌肉放鬆有用,但對膝蓋關節疼痛並沒有幫助。
那關節痛該怎麼辦?林希鼎表示,首先還是要找出疼痛的原因,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所有疼痛。以退化性關節炎為例,早期、中期、晚期的治療與建議作法也不一樣,對於早期退化性關節炎,醫師的建議作法包括體重控制、適當使用膝蓋、肌肉訓練等,但到了晚期,關節磨損太厲害,就只有手術一途。
(二)裴育晟說,不同病因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治療,對於退化性關節炎,建議的作法是給予消炎藥物、輔助藥物(如玻尿酸),讓發炎的狀況改善,同時搭配運動,雙管齊下讓關節內部的循環變好。
由於軟骨沒有神經也沒有血管,要讓關節內部循環變好,就要透過運動,對年長者來說,光是散步就是很好的運動了。
裴育晟說,要讓肌肉、關節健康,還是要讓肌肉、關節主動去活動,傳言建議「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此作法對於關節疼痛並沒有用。雖然拍打肌肉可能對其它情況有用,例如長期關節炎、少活動而使周遭肌肉萎縮不適,可能可以透過拍打按摩來舒緩肌肉不適,但是拍打按摩對膝關節本身沒有作用,不如運動散步,讓肌肉、關節都能更加健康。
綜合以上,傳言的建議作法「震動、按摩、拍打四周肌肉」,針對肌肉痠痛或肌肉放鬆有用,但對膝蓋關節疼痛並沒有幫助。不同關節疼痛有不同的建議作法,而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還是建議藥物加運動雙管齊下。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12版】
一、網傳影片是將兩個不同的節目影片剪輯而成,但傳言宣稱的內容與網傳影片的內容並不相符。
二、關節是一整組的結構,雖然軟骨沒有神經,但關節中還有其它疼痛受器,會感到疼痛。膝蓋痛的原因很多,但傳言所稱「膝蓋四周肌肉沾黏, 組織液無法進入,造成軟骨乾澀摩擦生熱,所以產生水腫」,並非膝蓋疼痛的機轉。
三、傳言建議作法「震動、按摩、拍打肌肉」僅能幫助放鬆肌肉、舒緩酸痛,但對膝蓋關節疼痛並沒有幫助。不同關節疼痛有不同的建議作法,而針對退化性關節炎還是建議藥物加運動雙管齊下。
傳言引用一支影片,不僅斷章取意影片內容,傳言文字也錯誤宣稱關節疼痛的致病機轉,因此,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