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BA.5容易侵犯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浸潤,引發續發性肺炎,會侵犯全身細胞、破壞大腦細胞」?
【部分錯誤】網傳「BA.5容易侵犯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浸潤,引發續發性肺炎,會侵犯全身細胞、破壞大腦細胞」?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20版】
一、Omicron變種株症狀以上呼吸道為主,包含流鼻水、喉嚨痛、咳嗽、頭痛、倦怠、發燒等;根據英國統計資料,2022年6月報吿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腹痛的比例增加。
二、專家表示,目前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的感染症狀多為輕症或無症狀,臨床並無觀察到BA.5容易造成續發性肺炎的狀況。
三、專家表示,臨床並無觀察到BA.5會對大腦細胞破壞力驚人的狀況,也尚無BA.5會侵襲全身細胞、攻擊大腦的研究報吿。
四、接種新冠疫苗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但打疫苗不會干擾到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免疫系統仍可以對抗別的病原體。傳言稱打疫苗有兩週空窗期、易死亡,並不正確。
傳言文字雖提供正確防疫觀念,如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群聚等,但對於BA.5變種株的症狀、致病力描述有誤,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新冠疫情每天新增數萬案例,通訊軟體和社群平台近期流傳訊息指稱:「近日門診突变株BA5新冠病毒变多了,唯一特徵就是夜間容易盗汗,睡不著覺,次要症狀就是侵犯腸胃道,容易頭痛呕心呕吐,四肢酸痛,各位先進,口罩还要乖乖載好載滿,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快,BA5容易侵犯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浸潤,引發續發性肺炎……」傳言還搭配某一款產品圖。
圖1-2: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另有傳言版本是:「給大家用力的建議:BA.5變種病毒未來在七月八月會到高峰,傳染力更強!隱藏破壞力更強!像慢性病一樣慢慢地侵蝕你全身的細胞,尤其對(大腦細胞)——–的破壞力簡直是駭人!……任何戶外、室內活動,都要帶雙層口罩(為密合臉部不讓病毒滲入),————-(決不可在公共活動室內吃東西或喝水),讓空氣中的病毒有機可趁!要喝水吃東西請把雙手消毒乾淨——-(到室外去吃喝!)———-當然戶外也不要群聚一起吃喝玩樂!免得中病毒!」
圖3: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也有傳言提到,疫情高峰期要特別注意,如果打疫苗,有二星期空窗期,没有防護力,最容易確診和死亡。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稱BA5唯一特徵是夜間盜汗、容易睡不著;容易侵犯下呼吸道、引發續發性肺炎、BA.5變種病毒會侵襲全身細胞,尤其對大腦細胞破壞力驚人,是否屬實?
BA.5症狀表現為何?
查核中心諮詢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
(一)齊嘉鈺表示,根據英國Zoe COVID Symptom Study 由病患回報症狀的結果來看,不管是流行BA.4或BA.5,症狀和之前的 Omicron沒有明顯差異,臨床病徵以上呼吸道為主,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咳嗽,倦怠,發燒等。國外也發現,跟成人相比,兒童感染BA.4、BA.5後比較容易出現腸胃道症狀,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包括拉肚子、嘔吐、肚子痛。
齊嘉鈺說,過去在Omicron病例數仍不多時,曾有南非醫師描述部分患者狀況,發現患者症狀包含非常倦怠、發燒、全身痠痛、頭痛、夜間盜汗、流鼻水、喉嚨沙啞,但因當時參考的病例數非常有限,並非Omicron感染全貌。世衛組織(WHO)也表示,目前還沒有證據認為Omicron的病症與其他變種病毒引起的症狀不同。
齊嘉鈺也說,有研究認為Omicron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相對在肺部細胞內比較不容易複製。今年8月初一篇尚在同儕審查中來自日本的動物實驗研究則發現,與另一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相比,BA.5病毒會引起較嚴重的肺泡破壞、出血和下呼吸道的發炎反應。
(二)黃玉成表示,從臨床資料觀察,或許有些個案可能出現夜間盜汗,但目前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株的症狀為頭痛、發燒、流鼻水、頭痛、喉嚨痛、倦怠等,與先前並無太大差異。
黃玉成也說,傳言稱Omicron容易侵犯下呼吸道也與目前現實不符,Omicron造成的個案以無症狀、輕症為多。
(三)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截至在2022年7月20日發佈的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調查,在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7月1日Omicron變種病毒主導期間,與Delta相比,再感染風險大約高出5倍。根據2022年6月的統計,最常見的症狀仍是咳嗽、喉嚨痛、疲勞和頭痛。與2022年5月相比,6月報吿喉嚨痛、肌肉痠痛,發燒和腹痛的百分比有所增加。
綜合以上,Omicron變種株BA.5症狀以上呼吸道為主,包含流鼻水、喉嚨痛、咳嗽、頭痛、倦怠、發燒等;根據英國統計資料,2022年6月報吿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腹痛的比例增加。
BA.5會侵襲全身細胞,尤其對大腦細胞破壞力驚人?
(一)黃玉成表示,目前並未臨床統計或研究報吿證實BA.5會侵襲全身細胞、對大腦造成破壞,目前Omicron疫情下,病患多為輕症或無症狀,傳言所述與現實不符。
(二)查核中心諮詢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他表示,目前臨床並無觀察到傳言所稱「BA.5對大腦細胞破壞力驚人」的狀況。
陳龍表示,人體大腦有血腦屏障的保護功能,除非本身就有免疫力低下狀況,一般來說,病毒、細菌不太容易入侵大腦。
(三)齊嘉鈺表示,目前尚沒有看到BA.5會侵襲全身細胞、腦部的研究報吿,但有其他非針對BA.5的感染研究確實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會造成腦部組織的一些變化。近期三總也有研究認為,BA.2.3的一個獨特S蛋白突變與腦炎有關。但病毒性腦炎也可能是藉由強烈的免疫發炎反應所導致。目前還沒看到國外有發現BA.5特別會破壞腦部細胞的報告。
根據目前的數據,與Omicron BA.1和 BA.2 相比,BA.4/BA.5病毒免疫逃脫和傳染力的能力更強,所以感染的人數、需要住院、住加護病房和死亡人數也會隨之增加。但是,從其他經歷 BA.1和BA.2大流行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的監測報告看起來,BA.4/BA.5感染的住院時間長短、加護病房住院率及死亡率一直是低於之前的大流行高峰期。
(四)根據美國CDC於2022年9月16日發佈的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Omicron和Delta流行期間住院住院的死亡風險報吿指出,感染新冠後重症風險,隨著年齡、殘疾和身體潛在狀況增加,Omicron變種病毒有更高的傳染性,但病況通常比較不嚴重。
因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從Delta時期的15.1%下降到Omicron後期(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的4.9%。在Omicron後期,大多數住院死亡發生在65歲以上和患有三種以上慢性病的人。
研究專家們認為,會有上述情況發生,原因可能與更高的疫苗覆蓋率、因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對有潛在重症風險者及早給予治療且Omicron變異株致病力較低有關。
綜合以上,目前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的感染症狀多為輕症或無症狀,臨床並無觀察到BA.5會對大腦細胞破壞力驚人的狀況,也尚無BA.5會侵襲全身細胞、攻擊大腦的研究報吿。
爭議點二、傳言稱若打疫苗,有兩週空窗期,沒有防護力,最容易重症和死亡,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在查核報吿第1051號針對「打疫苗有免疫力空窗期」採訪專家。
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傳言敘述有誤,打完疫苗,在形成抗體的過程中,免疫力並不會降低。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人體的免疫系統時時刻刻都在運作,日常環境中充滿各種微生物,不斷入侵人體,例如一隻細菌身上可能就有上千種抗原,但免疫系統可以產生的抗體種類很多,也能同時產生很多種抗體,免疫系統不會因為對抗某一種病毒,免疫力就變差、變得不足以應付。
邱南昌說,打疫苗後產生的免疫反應,不會干擾到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這段期間免疫系統仍可以對抗別的病原體。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20版】
一、Omicron變種株症狀以上呼吸道為主,包含流鼻水、喉嚨痛、咳嗽、頭痛、倦怠、發燒等;根據英國統計資料,2022年6月報吿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腹痛的比例增加。
二、專家表示,目前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的感染症狀多為輕症或無症狀,臨床並無觀察到BA.5容易造成續發性肺炎的狀況。
三、專家表示,臨床並無觀察到BA.5會對大腦細胞破壞力驚人的狀況,也尚無BA.5會侵襲全身細胞、攻擊大腦的研究報吿。
四、接種新冠疫苗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但打疫苗不會干擾到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免疫系統仍可以對抗別的病原體。傳言稱打疫苗有兩週空窗期、易死亡,並不正確。
傳言文字雖提供正確防疫觀念,如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群聚等,但對於BA.5變種株的症狀、致病力描述有誤,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