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喵出任務】Omicron疫情下的長新冠10問 (下)
陳偉婷/報導
台灣經歷Omicron本土疫情大爆發,目前全台累計超過440萬人確診。Omicron傳染性強、毒性較弱,病例多屬輕症,但康復者仍可能受後遺症困擾,坊間也有相當多與「長新冠」相關的傳言與討論,甚至宣稱要吃某些營養品或不吃某些食物,可減少長新冠風險,增添民眾對染疫後生活的擔憂
查核中心觀察到民眾的焦慮,採訪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台大醫院內科教授王宗道、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嚴鋒、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克威、嘉義長庚腦血管暨一般神經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彥筑、新陳代謝科教授李奕德、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為大家綜整長新冠問答。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
【長新冠症狀篇】
Q5. 聽說長新冠會腦霧,還可能會失智;還有人說,染疫後智商會下降?
2022年3月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研究論文,探討新冠病毒是否會導致患者大腦產生變化。研究人員深入調查785人的腦部變化,受試者均接受兩次腦部磁振造影(MRI),其中有401名在兩次掃描之間檢測出新冠陽性。研究發現新冠患者大腦中,除嗅覺皮層外,海馬迴、眼窩額葉皮質區也有受損情形。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嚴鋒表示,上述研究主要發現:和沒感染過的人相較,感染過新冠的人,認知功能下降較嚴重。另外,在大腦的構造方面,感染過的人在嗅覺相關的神經路徑,以及邊緣系統(和情緒、行為、長期記憶相關的構造)有萎縮的情形。該研究結果提到的認知功能下降並不等同失智,且認知功能變化是否可逆,也尚無定論,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來釐清。
王嚴鋒表示,目前新冠長期後遺症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針對較早的病毒株,是否能完全適用在目前大流行的omicron仍不確定,有待更多後續的研究來釐清。已經得病的患者,也不要太過擔心,目前廣泛見諸媒體所提的長新冠症狀,不見得就會發生。
另一篇刊登在今年5月Thelancet期刊的研究檢視了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31日間在醫院接受重症照護的46名病人,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重症患者的反應較慢且不如預期準確。感染新冠後的認知缺陷與疾病嚴重度有關。
嘉義長庚腦血管暨一般神經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彥筑協助檢視上述研究表示,上述研究共追蹤有46位感染新冠肺炎的住院病人,其中有16位接受呼吸器治療,平均使用天數是21天,是屬於病情重度的病人,在平均感染6個月後追蹤病人的認知功能,顯示這群病人認知功能比起同年紀教育程度的人,認知功能有明顯退化,退化的程度和50歲至70歲的認知功能退化類似。
該平均的追蹤時間是六個月,研究結果仍顯示認知功能明顯減退,認知功能恢復的速度慢,不過無法回答是否為永久傷害無法恢復。
黃彥筑說,上述研究的重點應該是,利用精確的認知評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認知功能明顯下降,而且和急性感染的嚴重程度相關,且這是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研究,約有1/3病人接受呼吸器治療,不等同一般人染疫腦部的退化,不宜直接推論為「染疫後智商會下降」。
【長新冠症狀篇】
Q6. 聽說染疫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會增加?
2022年2月刊登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的一篇研究論文發現,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在一年內罹患腦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缺血性與非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與血栓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顯著增加。《刺胳針》期刊2022年3月所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此研究對象為18萬名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國退伍軍人,對照組為同時期未染病的412萬位退伍軍人。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者比未感染者增加了四成以上的「新發生糖尿病」風險;而這些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高低,又與染疫嚴重程度成正比。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王宗道表示,該研究提到染疫者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其研究設計嚴謹,結果也可信,但民眾在參考時,應先瞭解,該研究收案是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是過去盛行的病毒株,過去的病毒株會導致風險,不見得現在的Omicron株也是如此,該研究是否能套用到Omicron株,有待更多資料證實。
王宗道表示,目前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率很低,透過上述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參照,或許會有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若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者,可多加注意身體的狀況,但無須因為此研究而恐慌或過度緊張,並不是說染疫就會導致無可挽救的心血管疾病問題。
王宗道說,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心血管風險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因為擔心染疫而不回診就醫、拿藥,如果血壓、血脂控制不穩,可能產生急性症狀危及生命,這是比病毒更大的威脅。此外,慢性病患也是染疫後重症的高風險群,因此積極接種疫苗避免重症也是關鍵,與其擔憂感染病毒、不想共存,更重要的應該是瞭解自身身體狀況、控制好慢性病、接種疫苗,可降低相關風險。
新陳代謝科教授李奕德表示,研究發現,得過COVID-19患者比起未得過COVID-19患者,將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增加40%,不過,該研究也指出,輕症患者比起住院或重症患者,將來診斷出有糖尿病的機會明顯較少很多。
李奕德提醒,此研究是觀察性文章,都是事後觀察,所以很難避免研究偏差,糖尿病與新冠感染是否直接有因果關係,還需要更多研究佐證。此外,該文章也提到可能有一些未評估到的因素(例如COVID-19患病者可能有較多的醫療行為、驗血糖容易間接意外發現糖尿病等)會干擾結果。
李奕德進一步說明,過去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曾發表過,美國可能有三分之一罹患糖尿病者未經診斷。因此,也許部分COVID-19患病者過去就有糖尿病而未經確診,但因感染後有較多醫療行為(例如驗血糖等),容易意外發現糖尿病。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2002年歐洲曾經研究一群心肌梗塞且沒有糖尿病史的住院病人,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其實有糖尿病。
李奕德建議,得過COVID-19的患者更應該注意健康評估。尤其曾經重症者,應早期檢測血糖。
【長新冠症狀篇】
Q7. 聽說染疫後精蟲變少、可能會不孕?
2021年3月發布於《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分析43名30~65歲的新冠肺炎染疫男性康復後約一個月的精液樣本,結果發現25%受試者的精子數量低,有近20%的人出現無精症。
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禾馨宜蘊生殖中心主治醫師何信頤表示,上述研究的受試者有70%住進內科病房、10%住進加護病房,而所有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幾乎都出現無精症。目前相關研究認為急性期感染會影響精蟲數量、活動力和型態,影響程度和新冠肺炎的嚴重度有關,但隨病程結束,是會慢慢恢復的。也就是說,這篇論文呈現的可能僅是暫時的影響。而這篇論文也承認,並沒有染疫前的精蟲報告做比較,只能比較染疫康復後的精蟲品質變化。
他表示,這篇論文的作者並非認為新冠會造成男性不孕,而是建議染疫後的男性若有生育需求,最好去做精蟲的追蹤檢查。
何信頤指出,其實各種全身性的疾病,就算是單純重感冒、全身發高燒,也會暫時影響精蟲的生成。重病或溫度過高,這些情形都會影響精蟲品質。
另外,何信頤也提醒,這篇論文是兩年前做的,病毒株是alpha、beta、gamma、delta病毒株,這些病毒株的致病率很強,當時中重症患者接受的藥物與治療也可能會造成器官功能受損;但現在主要流行的是omicron病毒株,絕大部份染疫者為無症狀或輕症。因此他認為,是否能把不同病毒株拿來類比,很有疑問。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則提醒,目前此類研究解讀有盲點,很難確定這些受影響個案是本來就有問題、只是以前沒發現,亦或是真的是感染後才導致精子出狀況。此外,相關研究的病例數也不多,研究解讀不易,只能說相關論述有其證據力,但還不到非常強的證據,民眾不用過於擔心。
此外,陳煜說,目前相關研究也還不可得知,這些睪丸或精子損傷是暫時性或永久性、能不能復原,目前相關研究追蹤時間都比較短,後續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更清楚。
陳煜表示,除了精子健康,染疫男性也可能遇到不舉、性功能障礙,建議育齡男性若在染疫後,若擔心精蟲量或活動力,可到泌尿科檢查,若真的有問題,醫師也會協助釐清原因並給予治療。
【長新冠照護篇】
Q8. 染疫康復後,如果身體還是有症狀,應該怎麼辦?
張克威表示,儘管染疫後一段時間過後,病毒就被清空,但身體受的傷可能還需要時間復元。
根據世衛的定義,感染新冠病毒後3個月仍有症狀才被稱為長新冠,因為多數人的症狀應都可以在3個月內康復。目前他在康復者整合門診都會跟病人說,「不用太擔心」,大部分的症狀都會隨著時間消失,如果染疫後一段時間都還有症狀,也是合理正常的。
對於染疫後擔心長新冠者,張克威建議,應有充足睡眠、規律作息,且避免在下午3時過後攝取咖啡因、均衡飲食、不要吃過多油炸及刺激食物。
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民眾可到醫院的新冠整合門診就醫,會有各科醫療團隊協助,且會安排檢查和治療,確認是否有其他疾病可能性。
【長新冠預防篇】
Q9. 如何預防長新冠?
齊嘉鈺表示,目前看起來最好預防新冠的方式就是「保護自己不要被新冠病毒感染」,無論是打疫苗、或是其他的各種防疫工作,都盡可能地做到確實,讓自己遠離病毒,也遠離這些可能出現的惱人後遺症。
【長新冠謠言篇】
Q10. 有傳言說,長新冠不是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是因為打疫苗?
呂俊毅表示,在新冠疫苗還沒研發出來時,國際就已經有關於長新冠的討論和報導。要感染過新冠病毒才會被診斷為長新冠,可能是病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可能是間接的因素,如隔離或防疫措施導致的焦慮。但很明顯跟疫苗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