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5/6/23-2025/6/29】闢謠TOP10

2025-06-302025-06-30 每週謠言TOP10

台灣近期持續高溫,社群平台出現多則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錯誤訊息,例如每逢夏季幾乎都會重新流傳的「明天開始電費分三段式」台電圖卡。與酒駕相關的傳言也再度引發關注,網傳「開車吃麥香雞堡會酒測不過」的誤導性訊息,也引發不少駕駛人擔憂。

軍事與政治類傳言則常搭配兵役延長、青年從軍意願低落、政黨對立等社會敏感議題進行操作。例如,過去曾反覆流傳的「陸官退訓只剩12人」錯誤訊息,2025年變形為「陸官只招12人」,意圖營造台灣軍隊士氣低迷的印象;另有傳言將林義雄於2006年退黨一事牽扯進近期大罷免案,企圖營造特定政治氛圍。

國際方面,延續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網路社群流傳多支以AI合成畫面製作的假影片,讓人誤以為在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後,伊朗發生大規模核爆或地震。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錯誤生活提醒:電費三段式重傳、吃麥香雞堡酒測不會超標

近日社群平台瘋傳「明天開始電費分三段式」台電圖卡,提醒民眾要避開尖峰時段使用電器。事實上,這張圖卡是錯誤訊息,早在數年前已在社群網路流傳。台電也多次澄清,傳言是「萬年假訊息」,一般住家的用電計費方式為「累進電價」,依用電量收費,無論在一天的哪個時段用電,價格都相同。

另一則與酒駕相關的傳言,宣稱「吃完麥香雞堡後,酒測機狂閃」,甚至延伸為「吃完麥香雞不要開車」。不過,麥香雞漢堡成分不含酒精,不排除長時間咀嚼可能使澱粉的醣類發酵產生微量酒精,但漱口即可消除,不會導致酒測超標或造成酒駕。

警方表示,實務上未曾遇過因食用澱粉類食物導致酒測超標的案例。依現行程序,員警會先使用「酒精檢知器」初篩,如有反應,才進行「酒精測試器」檢測,並全程錄影,受測者也可要求先行漱口。

|軍事與政治議題:陸官招生數遭扭曲、林義雄退黨舊聞扯罷免

網路近期出現「今年陸軍官校招生又創新低,只有12人」的說法,指出國軍招生崩盤。這是錯誤訊息,今年陸軍官校實際招生325人,錄取372人。

查核中心曾於2022年8月與2024年8月查證過類似謠言,當時的謠言為「入伍超過200人,結訓只剩12人」。此類謠言常搭配兩岸局勢緊張、兵役延長、青年從軍意願低等議題擴散,意圖營造軍隊士氣低迷、人力吃緊的印象。

另一則與政治人物相關謠言,宣稱「林義雄前主席退出民進黨,所以一定要投不同意罷免」。不過,林義雄於2006年1月24日即宣布退黨,與近期大罷免案無關。

|以伊衝突延燒:AI核爆雲、空襲致德黑蘭地震誤導網路輿論

延續以色列與伊朗間的軍事衝突,本週社群出現兩段影片,均聲稱空襲後伊朗出現「蕈狀雲」爆炸,另有傳言稱「美軍空襲後引發德黑蘭規模5.5地震」。

經查,這兩段影片皆為AI合成影像,且在網路社群出現時間均早於美軍空襲伊朗。此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6月19至22日期間伊朗共發生兩起地震,但發生時間與地點皆與美國空襲無明確關聯。

這類AI生成影像雖無事實根據,卻因搭上戰爭議題、營造震撼效果而在網路上迅速擴散,成為資訊戰操作的一環。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

【❌錯誤】網傳圖卡「明天起電費分三段式,洗衣服和開冷氣要注意時間」?
【❌錯誤】網傳「臺灣盛產的又換一種新詐騙方式了!他們會先在超市門口…請你掃描行動條碼…憑身份證 + 手機號碼,再錄個點頭的影片…用你的身份證號 + 手機相片…進行貸款」?
【❌錯誤】「今年陸軍官校招生又創新低,只有12人」?
【⚠部分錯誤】網傳「今年將有60年一遇的悶熱高溫天氣,戶外可能達45度,不管多熱都要喝溫開水,喝冰水會讓血管破裂或爆炸?」
【❌錯誤】網傳「陳惠仁教授強調…熱苦瓜~只殺癌細胞!切2~3薄苦瓜片放在杯子裡, 加入熱水,會變鹼性水…苦瓜汁能調整高血壓」?
【❌錯誤】網傳「開車不要吃麥香雞漢堡,吃完酒測不會過」?
【❌易生誤解】網傳「林義雄前主席退出民進黨,一定要投不同意罷免國民黨立委」?
【❌詐騙】不明臉書粉專張貼「12強冠軍紀念幣預購連結」?
【❌錯誤】網傳影片「伊朗地層出現核爆雲」?
【❌錯誤】網傳影片「美軍B-2戰機投放鑽地彈,引發德黑蘭規模5.5地震」?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