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能源

【錯誤】網傳圖表宣稱「台灣苦旱缺水原因的證據找到了...中央氣象局今晚5月9日7點至十點的雷達回波動態圖顯示...中火上方的圓形波紋,水氣回波碰到即自動消散」?

網傳圖卡是中央氣象局的雷達回波合成圖,圖上的圓形波紋是雷達掃描時的觀測空隙,與台中火力發電廠無關。 傳言誤讀雷達回波圖之圓形波紋為中火空污現象,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告僅就傳言引用的雷達圖進行查核,此圖並不能用以驗證空污情況。至於台灣中南部近期旱象與空污之間是否相關,不在本報告查核範圍。

【錯誤】近期網傳「林口電廠、高雄大林電廠將悄悄增加800MW燃煤電廠,今年將要開始發電,明年及後年又要各增一台」?

一、林口電廠在2014年已將舊1機、舊2機除役。2016年至2019年間陸續新增三台「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第三台「林三機」在2019年就開始商轉,之後沒有再增加燃煤機的計畫。 二、高雄大林電廠的「大二機」在2019年開始商轉後,近期也並無新增燃煤機。 三、傳言內容從2016年就開始流傳,傳言與2016年時空背景多處吻合,但並不符合目前狀況。 傳言將過去舊聞誤導為近期狀況,因此,為「錯誤」...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這是一種來自巴西的蘭花,名叫Peristeria,它在復活節的季節裡開花,也被稱為聖靈的花...」?

一、傳言宣稱「開花如鴿子狀」的植物是「鷺蘭(Habenaria radiata,異名:Pecteilis radiata),主要分布在日本、台灣、朝鮮半島,每年7到9月開花。 二、另一版本的傳言搭配「形狀像祈禱的修士」植物照,其學名為「Catasetum Integerrimum 」,屬蘭科,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在4月和8月最容易在野外被發現。 三、「Peristeria」是另一蘭科植物,與「...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它是一種獨特的藥用植物,俗名:『風不動』,有風時不動,無風時反而自己搖動」?

一、植物學者指出,影片中的植物屬於蕨類,可能是「小毛蕨」;影片的植物並非「風不動」,風不動屬於「風不動屬」的雙子葉植物。 二、植物學者指出,自然環境下,植物自行擺動的速度非常緩慢,不會如網傳影片中的植物劇烈搖動,而蕨類植物中沒有會自行擺動的種類。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訊息「近期流傳,雲林從4月6日開始夜間停水」、網傳圖卡「高雄從5月開始實施供五停二限水措施」?

一、截至2021年4月6日,雲林地區水情為「黃燈」,從晚間10點至早上6點都是「減壓供水」狀態。傳言稱「停止供水」為錯誤資訊。 二、高雄地區從4月1日開始,採取全日減壓供水,另針對每月1000度以上大用水戶,實施「減量供水」措施。傳言圖卡稱高雄水情5月5日起「供五停二」,為2015年的舊聞,不是最新情況。 三、民眾可以使用自來水公司停水公告查詢網頁搜尋各區的供水情形。 因此,傳言為「錯誤」...

【錯誤】網傳照片「這是樹葉鳥,就在大安森林公園被拍到的」?

一、網傳照片的原始出處是馬來西亞的個人部落格。 二、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指出,大安森林公園未曾見過這種鳥類。 三、專家指出,網傳照片中的鳥是蟆口鴟,又名蛙嘴鳥,外型有偽裝、擬態的效果,分布於東南亞,台灣沒有這種鳥類。 網傳訊息指稱「這在大安森林公園被拍到」,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嚴重的桃園沿海才能看到,是海水重度污染指標物種」?

一、藻礁可忍受有懸浮物、低光源、忍受砂子隨浪淘洗的水質環境,和珊瑚礁相比水質較混濁。 二、水體濁度是中性指標,屬於環境特色之一,不同生態系統有其獨特性,水質混濁並不等於「汙染」;而「污染」仍會導致藻礁等生態環境受破壞。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正說明 2021/3/18 11:00AM】此查核報告調整訪談的部分文字,以求語意精確。另有讀者來函,指正藻礁為「可忍受懸浮物」,而非「適合...

【錯誤】網傳「台南北門水泥防波堤上都是紅色藻礁」?

查核中心至台南北門海岸現場拍攝藻類近照。專家協助確認,這些藻類為「石蓴」與「崗氏莖刺藻」,兩者均不具鈣化能力,無法堆積形成藻礁。 因此,傳言搭配照片宣稱「台南北門水泥防波堤上都是紅色藻礁」,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統促黨正在積極護衛藻礁」?

網傳圖片挪用2021年2月25日媒體新聞照片,此照片的原始事件為政大師生與環保團體於政大校園,宣傳藻礁公投連署。該活動並無統促黨參與。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2021/3/4】為求準確,將爭議點二合併為爭議點一。

【錯誤】網傳「大潭藻礁區其實就是廢物石頭區...下面的藻類真的很爛很爛了...水混濁到沒甚麼你肉眼可見的可以存活」?

一、大潭藻礁區的科學研究與環評報告均指出該地的藻礁生態。傳言稱「廢物石頭區」、「藻類已經很爛很爛」,並無科學依據。 二、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說,西北海岸為泥沙水質和懸浮微粒較高的海域,在高潮帶礁石有泥沙覆蓋,往低潮帶走,可見生機盎然的藻礁發育區。傳言稱「水混濁到沒有肉眼可見生物」,是因為只看到沙丘和藻礁接壤處,誤以為全是礁石。 三、學者研究與環評調查均指出,大潭藻礁區有生物活動。傳言稱「...

頁面

訂閱TFC電子報

SIGN UP TO TFC NEWSLETTER 📨
* 必填欄位/ required
選擇你想訂閱的電子報/ Sign u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