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小孩遭狗咬傷,狂犬病病毒侵襲神經系統,不由自主發出狗叫聲」?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9版】
一、網傳影片經翻譯協助檢視,影片對話是越南語,並非發生在台灣事件。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台灣自1959年後即無人感染狂犬病的案例。
二、專家說明,人類感染狂犬病會焦躁不安、易怒,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咳嗽、虛弱、恐水、吞嚥困難等,嚴重時會神錯亂及抽搐。網傳影片中的女孩雖有哭鬧,但反應較和緩,且能喝水,與狂犬病發症狀並不一致,...
發布日期:2022-08-29
【錯誤】網傳「主流媒體美國ABC電視台 終於承認----第 4 劑疫苗接種可能會關閉您的免疫系統 」?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25版】
一、網傳影片出自美國媒體電視節目,該節目邀請一名醫藥記者分析新冠疫苗第四劑。該記者先介紹一篇醫學研究,研究指出接種第四劑後抗體會明顯增加,但抗體持續多久不清楚。
她隨後個人評論,建議民眾「低估打越多劑、抗體越高」說法,她略提到「免疫也可能開始關閉」,但她並未提出證據,也沒有多做解釋。
二、查核中心協請台灣感染症和免疫學專家檢視影片,專家們表示,...
發布日期:2022-08-25
【錯誤】網傳影片「世衛秘書長譚德塞暫未接種新冠疫苗」?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9版】
一、網傳影片截取自影音串流平台2022年發布紀錄片片段內容,原始內容是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談論疫苗分配不公義現象並對此表達失望。傳言引用訪談片段,但將之誤導為「譚德塞要等非洲人民接種完疫苗,才要考慮接種」。
二、檢視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推文與美國《科學》雜誌報導,譚德塞是在2021年5月12日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
網傳「...
發布日期:2022-08-19
【部分錯誤】網傳「美國新冠確診無須隔離,無須保持距離,確診學生仍可正常上學,確診者和沒確診者的規定是一樣的」?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8版】
一、美國防疫政策確有放寬,美國CDC最新指南不再提醒保持社交距離,接觸確診者也無須隔離,但不管有無症狀,都應該在5天內篩檢。確診者仍須隔離至少5天。網傳「確診不須隔離、確診學生正常上下學、確診者與未確診者規定一致、沒症狀就無須篩檢」等描述,與美國CDC8月更新指引並不相符合。
二、專家表示,COVID-19目前還未到流感化的程度,目前COVID-...
發布日期:2022-08-18
【錯誤】網傳「大口喝水就像天下暴雨,對腎臟傷害最大;若是用吸管慢慢喝水,就如同天降甘露,流到腎臟的水就很少,就不會造成腎臟的傷害。生病時自己用吸管喝水比打點滴有效,而且無副作用」?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5版】
一、腎臟科醫師表示,在總飲水量相同的前提下,不管大口喝還是小口喝,經過腎臟的水量相同,不會傷害腎臟。
二、腎臟科醫師及中醫師提醒,單次大口灌水雖不傷腎,但容易造成胃脹、胃痛,建議分多次慢慢喝水較好。
三、腎臟科醫師表示,喝水及打點滴的作用不同,不宜類比。
醫師建議民眾確實應分小口喝水,但傳言稱「大口喝水會傷害腎臟」、「小口喝水不會傷腎」、「...
發布日期:2022-08-15
【部分錯誤】網傳「上海人口2489萬,台灣人口2348萬,人口數很接近的。新冠確診人數:台灣418萬,上海6.3 萬。新冠死亡人數:台灣7917人,上海595人。不比不知道,一比氣死人」?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6版】
一、網傳數據引用自國際新冠數據統計網站,其資料來源為各國的通報數據。中國的新冠確診病例的統計並未納入無症狀感染者,但台灣的確診者人數包含無症狀感染者,兩者的計算方式並不相同。
二、公衛和感染專家指出,由於台灣和中國防疫政策不同、國情不同、對疫情數據定義不同、使用的確診標準也不同,不宜直接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疫情狀況、致死率與死亡率等相互比較。...
發布日期:2022-08-06
【錯誤】網傳「在這張圖裡你能找到多少個圓形?凡是看不到的你就有跡象漸趨失智了」?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5版】
一、醫師表示,網傳圖片與視覺錯覺有關,多數人可能乍看圖片只會看到方形,但只要經過練習,就可以看到圓形。看不到錯覺不代表有問題,也不能說看不到圓形就是失智前兆。
二、專家表示,網傳圖無法作為失智認知功能檢測。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發布日期:2022-08-05
【錯誤】網傳新聞影片「牛奶殘酷真相~白色毒藥。一公升牛奶含7.5億細胞」?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8/1版】
一、網傳新聞影片的出處為「Green Empire TV」網站的內容,目前該網站連結已經失效。經過查證,此網站並不是基金會,也並無搜尋到任何有關於該組織的資訊。
二、專家表示,傳言指的膿細胞指的是在細菌感染後化膿病灶的細胞數,民眾喝的牛奶裡沒有所謂的膿細胞。而且,鮮乳產品是食品公司向酪農收購生乳,在乳品工廠會經過殺菌程序,且現對生乳總菌數有嚴格規定,...
發布日期:2022-08-01
【部分錯誤】網傳「實證醫學查核,各國已有多起疫苗接種之MIS案例,均未曾感染病毒」?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30版】
一、網傳所附個案研究文章,經感染科醫師檢視,與傳言所提「個案均未曾感染病毒」有落差,其中,部分個案無法排除其他病因,有一名個案曾感染新冠,部分個案僅以PCR陰性排除新冠感染,未提供新冠N抗體檢驗報告。
二、專家指出,以牛津大學實證醫學中心證據等級表OCEBM標準來看,網傳所附實證文章為個案報告,證據等級是最低的第5證據等級。
三、專家提醒,...
發布日期:2022-07-30
【錯誤】網傳「千萬記住桃子不能與西瓜一起吃,產生劇毒性,會馬上喪命」?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7/29版】
一、受訪專家均表示,桃子和西瓜一起吃不會產生劇毒。中醫也沒有「桃子跟西瓜不宜同吃」的禁忌。
二、營養師表示,西瓜對血糖波動的影響沒有想像中大,糖尿病人單日吃1到2片,適量食用不會有問題,但西瓜水分多,建議有限水的病友淺嚐即止;中醫師提醒,西瓜性寒,若體質為易腹瀉、手腳冰冷、口水多,或女性月經期間,不宜吃西瓜。
營養師說,桃子的鉀離子含量較高,...
發布日期:202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