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迎戰中國資訊操弄 台灣公民社會的多元解方

2025-05-082025-05-09 活動紀錄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辦的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5月7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面對當前資訊操弄手法,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國際事務主任何蕙安表示,查核工作難以跟上訊息流動速度,查核結果時常被誤用甚至扭曲,僅靠單一機構難以應對系統性操弄,跨領域合作、籌組聯盟成關鍵解方。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李梅君則說,台灣公民社會面對資訊戰的回應,走出以「國安防禦」與「關懷修復」為主的雙重路徑。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左起)李梅君、何蕙安、寒山、李志德、羅世宏(攝影:蔡東棧)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左起)李梅君、何蕙安、寒山、李志德、羅世宏(攝影:蔡東棧)

資訊專家:破解訊息戰需鎖定操控行為與敘事模式

台灣民主實驗室(Doublethink Lab)研發長寒山(Tim Niven)表示,僅查核內容真偽已不足以應對外國資訊操弄,應以「行為導向」分析模型,聚焦辨識操控行動模式與組織結構,避免陷入內容價值爭議。

以中國對台資訊戰為例,寒山指出,中國透過重複性包括「台灣軍隊無能」、「政府無能」、「對抗中國無望」等敘事,並以AI生成帳號、大量複製貼文等手法,結合親中本地政治人物與媒體放大虛假訊息。面對這些挑戰,他呼籲建立實驗性、協作性的韌性策略,強化資訊監測、資源共享與跨組織協調,超越單點查核,真正影響社會認知。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二場主題演講「台灣的資訊挑戰」講者寒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供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二場主題演講「台灣的資訊挑戰」講者寒山/(攝影:蔡東棧)

媒體調查:「福建網絡」打造對台宣傳產業鏈

自由亞洲電台事實查核實驗室(AFCL)主任李志德介紹該組織調查報導「中共外宣在台灣」時指出,「福建網絡」是中共對台宣傳戰的核心樞紐,由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與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組成,涵蓋報紙、電視、廣播、網路與社群平台。

「這些行動並非隨機,而是協調一致,意圖由下而上地影響台灣社會氛圍與輿論走向。」李志德說,「福建網絡」不僅積極轉製台灣媒體內容,還製作面向本地語系受眾的短影音內容,透過YouTube、TikTok等平台滲透台灣各層級社會,形成自基層到主流媒體的有系統宣傳。

這類宣傳操作背後,部分甚至已被檢方認定具有具體金流與指揮來源。李志德指出,「指傳媒」在2024總統大選期間發布一份具誤導性的民調,宣稱在野候選人支持度大幅領先,經檢方調查後發現該媒體負責人涉嫌接受來自福建的資金與指示,意圖影響選情,案件目前仍在審理中。另一起案件則是中華統一促進黨中央委員張孟崇及妻子洪女,遭控依照中方提供的劇本製作罷免立委的宣傳影片並收取報酬,檢調發現背後同樣涉及福建媒體人員的協助與介入。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李志德(攝影:蔡東棧)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李志德(攝影:蔡東棧)

「國安防衛 vs. 關壞取向」 人類學者:反制假訊息的雙軌戰略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李梅君觀察台灣公民社會因應錯假訊息的過程中,形成兩條路徑:一是以「國安」為主軸的安全取向,另一則是著重日常互動與信任修復的關懷取向。

李梅君指出,安全路徑將錯假訊息視為對民主制度與國家主權的蓄意攻擊,聚焦於來自中國的資訊操弄。例如,台灣民主實驗室自2019年起以開源情資與演算法分析揭露中國訊息戰網絡,並發布「中國影響力指數」;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則致力追蹤中文資訊流,分析社群平台與中國社會帳號如何互動。這些組織與政府部門協力,推動將資安防護納入國安框架,建構以防禦為核心的政策體系。

另一路徑則是強調修補社群信任的「關懷取向」策略。李梅君說,「假新聞清潔劑」從街頭義工起家,主打數位素養教育,透過面對面方式與長輩溝通,強調的是情感連結與理解,而非爭論對錯。另一個例子是台灣查核組織「MyGoPen」以圖像化方式,幫助年長者快速判斷訊息真偽,並提供真人即時諮詢。這些組織選擇以不具爭議性的健康、詐騙等生活議題作為切入點,降低政治立場帶來的隔閡,讓訊息教育更容易被接受。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李梅君(攝影:蔡東棧)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李梅君(攝影:蔡東棧)

事實查核有助資訊防衛  台民間社群組建「台灣事實查核聯盟」應對緊急事件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國際事務主任何蕙安坦言,身爲查核工作者,她深知查核本身仍有不少侷限。雖然查核機構致力於針對特定內容進行驗證,但在面對資訊操弄的系統性散播時,往往難以掌握行為層面的操作與傳播機制,需仰賴如台灣民主實驗室等研究團隊的支援。

她說,查核往往跟不上訊息流動的速度,不僅難即時介入社會討論,成果也常遭不同立場者選擇性引用甚至扭曲,進一步削弱公信力。加上台灣社會高度對立,查核的角色與影響力屢受挑戰。儘管如此,「查核仍是資訊防衛的重要一環,而跨領域合作正是突破侷限的關鍵。」何蕙安表示,針對台灣面對選舉、天然災害與假訊息高峰時的挑戰,2024年10月查核中心號召台灣其他查核組織(Mygopen)、事實查核實驗室(AFCL)(註一1)及項目(Cofacts)成立「台灣事實查核聯盟」,建立緊急應變程序,明定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分工協作、有效回應錯假訊息。各成員也已進行內部訓練,確保查核流程順利運作。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何蕙安(攝影:蔡東棧)
2025台北事實查核論壇第一場座談與會者何蕙安(攝影:蔡東棧)
  1.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受資金影響,將於5月終止營運, 退出緊急聯盟機制運作。 ↩︎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