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如化外之境,社群平台監管迫在眉睫


近年來學生對社會上不同族群的歧視言論層出不窮。如政大的「後空番」、台大的「火冒4.05丈」及新竹光復高中扮納粹,引起言論自由與公共利益界線的討論。什麼原因讓大眾對不理解其他族群情況下發表歧視言論?又該如何解決?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邀請三名法學專家,指出社群平台及學校教育對族群歷史扎根不深是主因。
言論自由保護少數族群權益 社群平台卻使多元聲音消失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吳秦雯以自身任職學校為例,在2020年曾有學生揶揄「原住民學生穿露背裝=後空番」,顯示年輕族群對社會議題不夠敏感、覺得這個很好笑。「言論自由之前,我們是否有考慮歧視言論對別人的傷害、公共利益的損害?」吳秦雯認為若言論對社會有產生危害,就有限制的需求。
台灣人權促進會前會長周宇修表示言論自由重要的不僅是能保障自己的聲音,也要尊重與自己想法背道而馳的言論。但他指出當代社群沒辦法訓練民眾如何接受不同意見。「因為你看到喜歡的就按讚,不喜歡就封鎖。」
除了民眾聽不到不同意見,周宇修發現儘管法律管制極端言論,卻在主流聲音下被認同,損及少數意見權益。他曾在「虐童刑責是否加重」公聽會中聽到民眾指名道姓說「那個某某某如果沒死,在路上我也會給他一刀。」
周宇修指出此言論是有機會構成刑法殺人罪的預犯,但實際上因多數人對虐童的憤怒而被默許。「言論自由本質上是保護少數權益,但想保護社會邊緣少數的同時,卻可能讓他人透過這個保護去傷害社會大眾。」
社群平台大如國家 應負起監理責任
網路傳遞速度快,許多錯假訊息一但上網就迅速被民眾接收,吳秦雯表示社群平台賺這麼多錢,也應負起監理責任去下架假新聞和不當言論。她以法國為例,表示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自己選舉時曾受俄羅斯假新聞攻擊,因而透過立法要求網路平台必須在法國設立聯絡點,並且可透過法院判決使平台下架仇恨或偽造言論。
社群平台監理如何在保障言論自由條件下控管不當言論帶來的危險,找到這之間的平衡成難題。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蘇彥圖指出社群平台不若國家,不能向平台抗議下架貼文是侵害言論自由。他也分享近期美國最高法院判決,指出保守派州如德州立法限制社群媒體下架他人言論具危險性,應保留社群平台控管權力,但須讓其負擔對應責任。
吳秦雯表示雖然歐洲要求平台需說明自己管制方式,但卻也引發如使用者不清楚帳號消失、被關閉好幾天原因,而該如何提起救濟的爭議。「平台權力很大,如果今天在私法範圍討論,會認為使用者簽約認同平台行為,平台就免責。但Google、Meta等平台的經濟規模都已經超過一個國家了,還能用私人企業想像嗎?應該不能。」吳秦雯主張須賦予平台更多責任,並非讓平台在經濟自由底下聲稱私法自治。
周宇修認為網路平台管理十分迫切,因為網路不如電視有《廣電法》規範,現今就像化外之境一樣難以管理。「平台沒有叫你付錢,但它叫你付出很多比錢還珍貴的東西,所以管制的正當性是存在的。只是因為台灣國力不如美歐,能採取的管制手段也會比較有限。」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紀泰永、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198|
Apple:https://pse.is/7tkube
Firstory:https://pse.is/7tku5y
Spotify:https://pse.is/7tkub2
KKbox:https://pse.is/7tkud6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
當「武統」言論衝撞國安紅線!從「亞亞案」談國家安全、資訊戰、民主防衛與言論自由的界線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