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會改革爭議全解析,學界、公民團體怎麼看?

2024-05-302025-01-19 Podcast節目

 

 

立院5月17日起處理國事改革法案,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容令民眾認為立院是否擴權。此外,引起公民團體和民眾於立法院周邊抗議的原因,更包含審查過程的瑕疵。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邀請陽明交大科法學院院長陳鋕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台灣人權委員會執委周宇修、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編陳偉婷,帶大家解析此次修法的爭議點。張宏林認為這是台灣民主深化的好機會,讓大家對立法程序產生興趣;他也重申,民意代表的本質是透過辯證,讓社會理解不同的聲音,而不是撕裂不同價值的支持者。

立院調查權是雙面刃:讓行政透明,而非政治攻防工具

行政院負責的民生內容包山包海,若不涉及政治立場,各部會都可能出現濫權,需要立院監督。縱使立院詢問的內容不能逾越調查,但張宏林擔心立院能訂定任何面向的調查方向,恐成政治攻防道具。「重點在於,我們應該授權給立院多少權限。」

從釋字第585號觀察,當時大法官認為若排除對於隱私和商業機密等公私權衡相關法律,有合憲性問題。周宇修說今日修法,只看到受調查者隱匿而不提供資訊,得經院會決議處罰。但哪些資訊能基於權益主張不提供,及主張是否正確該由誰裁處,周宇修認為這是程序保障較為欠缺的部分。

而當立院改革監督行政的權限後,「誰來監督這個監督者?」的問題便隨之而生。陳鋕雄表示,很多國家都有很強的國會自律機制,如透過立委財產申報來避免行使調查時出現的利益衝突,這次改革則沒看到相關機制提出。此外以2012年加拿大參議員濫用公款、2016年澳洲國會對銀行業不當調查作為借鏡,陳鋕雄說除了實現政府透明度,也要保證調查的正當和公正性。

「藐視國會」應捍衛職權行使,非限縮官員言論自由

本次事件的另一爭議,出現於被質詢者的答覆不能超出質詢範圍,且不得反質詢、虛偽陳述及拒絕答覆和缺席,否則將有藐視國會之虞,得以追究罰鍰或刑事責任。

針對反質詢,陳鋕雄認為這個詞「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立委本來就沒有接受官員質詢的義務,所以對行使職權並不會造成影響。陳鋕雄解釋,官員的陳述分為事實性和評價性。「比方說『國會真的是白痴』,這種話才可能構成藐視國會。如果是一個單純的事實性說明,而立委不滿,則不應構成。」

對於針對質詢進行裁罰,周宇修則表示不認同。「多了國會調查權後,是不是就可以回頭說你的回覆我認為不對態度不好,就得以依法處罰。我們憲法其實沒有給這個空間。」周宇修認為藐視國會的重點在於捍衛國會職權行使,而非處罰官員態度;他也建議這類行為倫理問題應透過行政體系內部規範處理,而不是直接課予刑事責任。

張宏林強調藐視國會應該與聽證調查綁在一起,而不是將反質詢列入其中,德日美也沒將反質詢入罪。此外,張宏林認為國會是否擴權的檢核指標,是自律原則也要相對應的增加。「很遺憾這一次立院對於自律沒有改革的部分。」

程序瑕疵及資訊不夠公開,民眾難以驗證事實

立法爭議大,不僅條文設計複雜,理解事實還需要跨過資訊不夠公開的難關。陳偉婷表示,就算民眾上立法院網站也很難找到資料,因為這些條文可能會透過附件方式來附帶決議。「我們在做事實查核,都要想辦法去跟立委助理要,上禮拜五深夜到底通過哪些條文。」這也產生網路上的資料都以各自有利的方式解讀,誤導性的言論讓民眾難以驗證。

而張宏林談到立法上的程序瑕疵,也讓大家難以得知完整資訊。如5月17日當天才送出新的修正版本,讓民眾甚至部分立委不知道在打什麼架、捍衛什麼內容。「從這個程序上來說,我覺得真的非常可惜,各政黨應該提出自己完整的版本訴求,讓大家來檢核辯證。」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紀泰永、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140|

Apple:https://tfc.pse.is/5zdcve

Firstory:https://tfc.pse.is/5zddq5

Spotify:https://tfc.pse.is/5zddx4

KKBOX:https://tfc.pse.is/5zddzx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