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給「AI原住民」的三個心法!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文科理科分界完全顛覆,人機溝通才是關鍵能力

2023-08-022023-10-17 Podcast節目

ChatGPT出現後,不只職場工作者開始學習使用AI,連中學生、小學生也躍躍欲試,國立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蔡宗翰用「說故事」方式,帶領老師、家長和小學生,一同探索AI領域。他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針對低年齡層如何教AI、用AI,也聊聊教育體系應該如何因應人工智慧的浪潮。

圖: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蔡宗翰(右)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黃兆徽 (左)專訪

AI心法1》在兒童故事裡藏應用訣竅

AI教育更下扎根,從小學就要開始系統化學習,蔡宗翰表示:「人跟機器溝通的語言本來是程式語言,一下切換到人類的語言。」自從ChatGPT出現後,人機協作的方式大幅改變,師生家長應更了解未來趨勢。

蔡宗翰一場演講中發現了小學生對AI的興趣,但小學生的耐性相對有限,因此,在他的著作《寫給小學生看的AI課》,以「說故事」形式,將生硬知識趣味傳遞給小學生。他在書中創造出「李白老師」、愛鬥嘴的兄妹等角色,並設計了許多貼近小朋友日常生活的情境,例如:用「騎腳踏車」解釋什麼是「強化式學習」;「醫院檢傷」的情境說明什麼是「監督式學習」;用Vtuber的案例說明「臉部動作捕捉」的AI技術;另外,還提到AI如何無限延伸「清明上河圖」、幫自己玩電動和修圖。

AI心法2》動手實作才知道怎麼用

「用口頭講,那是沒有用的……這是一本親子共讀、師生共讀的書。」蔡宗翰指出,要讓小朋友理解AI、ChatGPT,最重要的還是大人要帶著小朋友實作,小朋友才能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因此,他規劃了許多親子共同練習的環節,包含自駕車情境模擬、AI音樂生成等。「可以讓小朋友知道ChatGPT是多功能的,不是只有聊天用的。」他補充說道,家長亦可以帶著小朋友運用ChatGPT從事腦力激盪,將ChatGPT當作是刺激想法的工具。

當小朋友開始接觸AI,還有哪些事情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蔡宗翰表示,家長或老師應該主動提醒小朋友,不能將AI產出的內容直接、完全地複製貼上,並拿來完成自己的作業,否則會失去累積「蒐集資料」能力的機會;再者,也要教導小朋友,在使用AI生成內容時,必須要確定產出內容的正確性,做好事實的查證工作。

AI心法3》打破文理框架、培養跨領域能力

「如果前一個世代叫數位世代,現在的世代叫AI原住民。」面對未來的社會,蔡宗翰認為,AI已經可以寫文案、擬法律契約,甚至運用在醫學等領域,可以說是對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全面影響,所以不只有理科生需要學習AI,人人都必須理解AI。

「不要再用數學好不好、自然好不好,把小朋友太早做分類。」針對教育體制,蔡宗翰也說明過早將小朋友用學科分類,會讓他們的思考過於狹隘,在AI時代裡,跨領域能力更顯重要,具有基礎的人文素養才能餵AI對的資料。「文科跟理科的分界完全顛覆掉了……反而很會溝通的人可以叫機器幫你做很多事情。」與機器、與人的溝通能力,將是下一個世代的必備技能。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顧問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YouTube頻道則有訪談精華影片陸續上架。除了適合大眾收聽收看,也推薦各級學校老師在規劃媒體素養課程時可列入影音輔助教材。(撰文:吳炳毅、張育騰)

 

【立即收聽】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 Bye Bye|EP92|

給小學生的AI課。透過說故事讓人工智慧知識扎根各年齡層。專訪蔡宗翰(中央大學資工系教授)

?Apple:https://pse.is/57a2zl

?Firstory:https://pse.is/577vrl

?Spotify:https://pse.is/55plad

?Google:https://pse.is/56cw74

?KKBOX:https://pse.is/56s99w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

給爸媽的ChatGPT教育指南:ChatGPT能用英文寫數學詩?專訪賴以威(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ChatGPT與AI發展帶給教育哪些挑戰與機會?家長該怎麼教小孩?AI新世代必須具備哪些能力?專訪陳縕儂(臺大資工系教授)

AI時代需要怎麼樣的人才?AI如何學習?三大學習模式報你知。不只是聊天機器人,ChatGPT遠比你想得更厲害!教育如何革新?專訪蔡宗翰(中央資工系教授)

【喜歡這集嗎?想對主持人或來賓提問嗎?】

?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p9wyd

【好節目需要鼓勵~請給我們五星好評】

?訂閱、評分、留言這裡走|https://pse.is/4lblzz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