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俄烏資訊戰 【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Bye Bye|EP03】透過平台打賞 大撒錢收買網紅直播主?中共認知作戰新手法!資訊戰專家沈伯洋一一拆解

2022-03-092025-02-02 Podcast節目

 

 

 

 

俄羅斯總統普丁2月24日向烏克蘭發動攻擊,除了遭受砲火摧殘的數座城市,隱藏在網路世界中的資訊攻擊,同樣受到全球關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長期研究資訊戰,他在接受???????節目【新聞真.假掰】專訪時表示,中共也正透過吸收人員、金錢收買與假訊息攻勢影響臺灣,當務之急應建立民眾的敵我意識與認知資訊來源的能力。

圖:台灣民主實驗室理事長沈伯洋(左)接受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右)專訪,談中共認知作戰的手法與因應之道。

俄烏戰爭燃起臺灣對資訊戰的討論熱度,沈伯洋說明資訊戰包括「情報」、「認知」、「電子」及「網路駭客」四種作戰形式,傳播假訊息只是認知作戰的其中一環。以手法來看,可以歸納為「弱化議題」、「曲解內容」、「攻擊傳遞者」、「轉移注意力」四種方式。

沈伯洋分析中共的認知作戰又可以劃分為「人流」、「金流」及「資訊流」,分別是利用自願親中人士、以金錢收買傳聲筒以及從海外散播假訊息的作戰方式。其中,「人流」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前最為重要,是最能夠達到精準打擊的方式,「中國擅長的是把『人』武器化、把人當作子彈打出去,臺灣很多人有機會變成他的子彈,變成隨時可以發射的狀態,把假消息、認知作戰『碰碰碰』打出去。」沈伯洋表示。

「金流」則是中共近兩年更常操作的方式,特別反映在線上直播平台。由沈伯洋主持的非營利組織「臺灣民主實驗室」長期追蹤線上資訊操作,團隊觀察到某些直播主的中國觀眾數量在短時間內激增,或者每次直播都會有特定人士「抖內」(取英文donate諧音,即贊助、捐贈)固定金額。

「我們只能掌握到這個人的言論改變、留言區簡體(字)變多了,看起來他開始收受不正常的『抖內』了,但是又不能怎樣,這就是言論自由。」沈伯洋認為,要應對金流的影響,需要社群平台協助,揭露贊助的來源,讓閱聽人自己能夠有所警惕。

臺灣民主實驗室研究「容易接受中國的假消息」的族群,發覺能形成一種「人格描繪」,越符合描繪的人,就越容易陷入到情境中,相關特質包括:20到29歲、厭惡藍綠、不關心政治等,沈伯洋提醒,這意味著中國「寫手在寫的時候就是要寫給這種人看」、針對特定族群發動攻擊,「以統戰來講,統戰就是要找中間的人,他不是要找極端份子,他要找中間的,把你洗過來,所以為什麼這些人容易被影響,我覺得都是跟對方的戰術有關係。」沈伯洋說。

沈伯洋進一步分析,如何重建這群人的信任很重要,「如果不是極端份子的話,他其實沒有那個恨,最多就是恐懼——對於資訊爆炸的恐懼。他的恐懼心態有很多,那我們要怎麼幫他修復,就是很重要的課題。」

除了解開內部仇恨與恐懼,沈伯洋表示,未來應透過立法調查及社群平台合作來了解、標記資訊的金流來源。此外,從俄烏戰爭的案例中,也可見非營利組織、事實查核組織跨國協作的重要性。

沈伯洋認為,要建立一般民眾對於訊息來源的識讀能力,他解釋,如果說長期用恐懼、緊張的方式讓大家提防,久了一定會累,「等到緊張感被崩解掉了,至少媒體識讀(能力)還在,那我們就還有機會繼續抵抗。」沈伯洋認為,若總是訴諸敵我意識、隨時警戒,容易造成民眾精神緊張,反而逐漸疲乏,建立全民的資訊識讀能力才是根本之道。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教育總監黃兆徽主持。節目中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達成「群體免疫」,和假訊息說掰掰!

更多內容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

立即收聽

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Bye Bye|EP03|透過平台打賞 大撒錢收買網紅直播主?中共認知作戰新手法!資訊戰專家沈伯洋一一拆解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SoundOn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

俄烏戰爭改線上?假訊息滿天飛 臺灣人必須看懂的「資訊戰」:專訪沈伯洋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7447086?i=1000552907703

關鍵字

#俄羅斯 #烏克蘭 #資訊戰 #認知作戰 #假訊息 #假新聞 #媒體素養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