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4/11/18-2024/11/24】闢謠TOP10

2024-11-242024-11-25 每週謠言TOP10

近期勞發署的職場霸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僅引發民怨,也掀起政治風波。北分署署長謝宜容的背景成為焦點,有謠言未經查證即錯稱其娘家為醬油廠御鼎興。此外,一段廣傳的勞動部前部長何佩珊受訪的無關影片,被挪用虛構「提早60歲退休、75歲領退休金」內容。

立法院攻防仍是熱門議題,近期「財劃法」審查涉及國家財源分配,被傳言簡化稱若通過,「軍公教退休撫恤金、通勤補助TPASS月票」等諸多預算都會不見;不過,網傳部分預算其實不受修法影響。還有謠言宣稱政府偏袒近期涉入司法案件的當事人,導致這些人的護照沒有被註銷,這是錯誤訊息。

黴漿菌相關傳言又再度出現,這是流傳多次的舊傳言。近期黴漿菌因季節原因稍有升溫,但非爆發嚴重疫情。此外,冬天到了,心血管疾病也是網路熱門話題,有傳言影片誇大彎腰頭低於心臟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網路錯誤影射勞發署涉霸凌者家世;「60歲退休、75歲領退休金」是假訊息

勞發署北分署的職場霸凌事件持續發酵,總統和行政院長為此公開致歉,謝宜容11月22日也透過影片道歉。網路對涉嫌霸凌的謝宜容的家世背景展開討論,有傳言稱她的娘家是雲林御鼎興醬油廠。對此,該醬油廠負責人澄清,與謝宜容並無血緣或親屬關係。這些未經查證的傳言引發爭議。

職場霸凌案導致勞動部長何佩珊下台負責。先前一段擷取何佩珊採訪畫面的影片稱「勞動部長提案讓勞工提早到60歲退休,但75歲才能領退休金」在網路熱傳;不過,傳言影片是挪用何不相關的發言影片,並捏造旁白及字幕,虛構退休制度內容。現行退休制度並無改變。

現行《勞基法》「強制退休」規定年齡門檻為65歲,即使年滿仍可由勞雇雙方協商延後,且退休金給付也沒有改變。

|傳言過度簡化未定案財劃法修法影響;司法案件當事人護照註銷成網路焦點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近期審查「財政收支劃分法」共22個修法草案,引發朝野衝突。隨後網路流傳宣稱若財劃法通過,包含軍公教退撫金、國防預算及TPASS月票等都預算都會不見。傳言內容為部分錯誤。

傳言所列育兒津貼、國防預算、長照預算、租屋社宅補助,均屬於中央政府的執行政策,有可能受到財劃法修法影響,但影響方式,目前還無法確定。不過,網傳提及的1,812億的軍公教退休撫恤金、90億的通勤補助TPASS月票,前者為「法律義務支出」,後者為已通過的「疫後特別預算」,都不受財劃法修法影響。

近期多起司法案件引發社會關注,網路流傳圖卡稱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秘書許芷瑜護照已被註銷,反觀涉地下匯兌的88會館負責人郭哲敏,以及涉及光電弊案的台鹽綠能前董事長陳啟昱,兩人護照都沒有被註銷。這是錯誤訊息。

經向新北地檢署、台南地檢署、外交部查詢,郭哲敏護照在2022年11月21日已被註銷,陳啟昱護照2024年11月5日被註銷,網傳內容不正確。

|季節週期傳言升溫,黴漿菌無嚴重疫情;撿東西不會讓主動脈剝離

秋冬交替,是呼吸道致病菌活躍的季節,隨著流感等疫情升溫,網路再度流傳「昨晚媒體報導黴漿菌入侵台灣」,讓人誤以為出現新的疫情。黴漿菌是社區性肺炎的常見致病菌之一,並非新的病原。網傳媒體報導是2023年11月中國黴漿菌疫情的消息,並非近期狀況,該傳言已多次重新流傳。疾管署表示,因季節性關係,近期黴漿菌有輕微上升,但未爆發嚴重疫情。

隨著冬天到來,台灣氣溫開始下降,此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近期一段網路熱傳影片,宣稱「撿東西時頭低於心臟,會導致主動脈剝離」。不過,醫生解釋,年長者撿東西時,先蹲下再撿確實比較安全,可避免腰椎受傷或跌倒等突發風險;低頭撿東西並不會引起主動脈剝離,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是年齡增長、動脈硬化以及先天血管異常等。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

【❌錯誤】網傳:昨晚媒體報導,黴漿菌已入侵台灣?

【❌錯誤】影片:勞長提案勞工提早60歲退休,75歲才能領退休金?

【❌錯誤】網傳:美國大選後,美資開始大舉撤離台灣?

【❌錯誤】網傳:謝宜容娘家是西螺知名醬油工廠?

【⚠部分錯誤】網傳:財劃法修法,國防、TPASS等這些預算都沒了?

【❌錯誤】網傳:新防長上台瓦解軍人福利,國軍英雄館結束營業?

【❌錯誤】網傳:撿東西時頭低於心臟,會主動脈剝離?

【❌錯誤】網傳:許芷瑜護照被註銷,郭哲敏、陳啟昱卻沒被註銷?

【⚠部分錯誤】網傳:未接到的電話都不要回撥?

【?事實釐清】影片:毒品金剛像梅子粉,外面加梅粉的水果都別吃?

(記者:吳仲安;責任編輯:陳培煌)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