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識讀心法】 網傳「金門人怒吼要回歸公投」? 4步驟破解臉書瘋傳的假訊息
記者 陳璽安、陳偉婷/報導
農曆春節將至,旅外台商有返鄉需求,適逢中國大幅度放寬防疫管控、疫情急速升溫,中斷近3年的小三通是否復航,在日前引起諸多討論。
社群平台在12月15日開始出現一則訊息指出:「金門人怒吼:如果蔡政府不開放小三通,將發動『金門回歸公投』」這樣的訊息簡短卻有力,也能輕易勾動情緒。此訊息經過其他粉絲專頁的推波助瀾,迅速博得眾人眼球,也有很多情緒性發言,如「支持金門回歸」、「支持金門立委也送中國」,甚至有不少網友發文揶揄金門人;有傳言進一步指出,有國民黨籍立委以推動回歸公投來溝通小三通復航,又將傳言提升到政治對立、區域對立的層次。
這種類型的政治傳言屢見不鮮,查核中心在12月16日晚間收到讀者反映,想要探詢這個傳言是真是假?對一般民眾來說,要馬上裝上天線、像記者或偵探一樣馬上查找答案,有一定的難度;但華盛頓大學訊息識讀專家Mike Caulfield提出一般民眾也適用的S(停止)、I(調查)F(找尋)和T(溯源)心法,用4步驟檢驗網路訊息可信度。
S-Stop 停,停止分享不轉傳
檢視網傳訊息的第一步,就是停下來、不轉傳、不分享,並秉持開放態度,檢視傳言內容,不以第一眼直覺就判定真假,而是試著更多證據,以便做出更好的判斷。
當你對特定的訊息內容有所警覺,下一步就是動手查證。
I-Investigate the source 查來源,追查消息來源的可信度
這裡的訊息來源,指的是你從哪裡獲得這個資訊。是從社群平台、LINE群組、媒體報導(什麼樣的媒體)、還是內容農場、不知名的網站。我們可以藉由查看訊息來源,初步判斷傳言的可信度。
例如社群平台上的訊息,可能是由一般網友、有知名度的網紅、某個領域的專家、政府官員、民間組織、政府機構等發布;若是從網站上看到的訊息,則可檢視這個網站是新聞媒體、自媒體、個人網站/部落格、政府官網、商業網站等發布的。讀者也可以善用查核組織的網頁,查查看訊息發佈者過去是否曾發佈假訊息。
而這則「不開放小三通,金門人就要發動回歸公投」的例子,查核中心收到的讀者通報顯示,這是一則臉書粉專的發文,該粉專還有藍勾勾認證,表示他是以真實身份示人,而不是不知名的路人甲或是假帳號。
但進一步以關鍵字在臉書搜尋,該粉專並非該訊息的最早發佈者。更早的發佈者帳號看起來像是一般民眾,顯示圖片為卡通圖像,其個人介紹並無揭露更多可供驗證可信度的訊息。
此外,這則臉書貼文並無揭露,金門人怒吼要回歸公投的具體消息來源,究竟是金門縣政府宣布的、媒體報導的、親身經驗的、還是聽說的呢?都沒有更進一步的訊息。
查到這一步,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這個訊息的來源是一個臉書的發文,貼文的人看起來是一般民眾,但並無其他更進一步的訊息可驗證可信度,其貼文也沒有寫出消息來源。
F-Find 找資料,找資訊來驗證人事時地物
在「找資料」這一步,我們要盡可能地多管齊下,找尋傳言文本中可進一步追查的疑點,並利用查找媒體報導、爬梳資料、採訪適當受訪者等各種方式找尋其他可信來源。
對於「不開放小三通,金門人就要發動回歸公投」的訊息,我們可以畫線的疑點包含「金門最近有沒有說要辦回歸公投」、「金門縣政府對公投事件是否有發言」、「傳言提到的政治人物有發動回歸公投嗎」?
台灣媒體相當蓬勃,各類大小訊息都逃不過民眾爆料、媒體報導,因此如果真的有「金門回歸公投」,媒體勢必會報導;金門人的臉書社團也應該有相關的討論。
但查核記者檢視了過去一個月的媒體報導與社群平台訊息,包括金門人的在地社團討論等,都沒有看到「不開放小三通就發動回歸公投」的論述。意即,傳言的論述與金門當地的氛圍有落差。
對查核記者來說,只有查媒體報導及網路資料還不夠,我們採訪了不同黨籍的政治人物、當地民眾與金門駐地記者。透過向不同立場、不同族群的受訪者求證,我們得知金門人最近熱門話題包括「春節將至,小三通何時復航」、「玉璽酒的發行」等,但所有受訪者均表示,沒有聽過「金門回歸公投」這樣的話題。
這顯示,近期在「檯面上」與「檯面下」都沒有「金門人就要發動回歸公投」這樣的活動,至此我們可以說,這個訊息的真實性極低。
T-Track 追出處,追查傳言的原始出處
所謂「T:追查原始出處」,目的是還原傳言誕生的過程。所謂原始出處有兩種意涵:
意涵1:傳言文本的出處。最早是誰說出這謠言的?
有時,傳言的原始出處就已明言這個傳言內容不可信,例如傳言可能來自諷刺搞笑的娛樂網站,或是發文者已註名這是反串,又有些情況下,傳言的原始出處是來自網友或藝術家虛構創作的作品。
意涵2:傳言是基於什麼樣的事件脈絡而誕生?
有時,傳言是在流傳的過程中成為不實訊息,例如被媒體錯誤解讀的研究,或是被民眾誤會的新聞事件等等。透過還原事件脈絡,也能幫助我們釐清事情真相。
追查原始出處別無它法,就是檢視傳言引用的消息來源,再檢視消息來源引述的消息來源,以此類推,層層追溯,回溯到最初源頭。
意涵1:傳言文本的出處。最早是誰說出這傳言的?
而在「不開放小三通,金門人就要發動回歸公投」的例子中,讀者通報的貼文,雖然貼文中並沒有提到引述的消息來源,但粉專經營者在留言中回應讀者表示「金門人自己說的」,並附上一張影片擷圖。
我們找到這支YouTube影片後發現,這支影片的發布時間其實晚於讀者通報貼文的發文時間;此外,這支影片的創作者在頻道簡介中自述位置是在美國,而他在影片中也未自稱為金門人,只是轉述、分享他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
我們進一步檢視YouTube影片採用的網路資訊,從影片顯示的擷圖與引述的網友評論,可找到一則發布於12月15日下午18時40分的臉書貼文。這則貼文與留言均沒有附上引用資料,貼文者在留言請大家多宣傳此議題,但當留言詢問是否有相關報導,並沒有獲得回應。
至此,我們可知道,在「第一個意涵原始出處:傳言的文本」,應是此12月15日下午18時40分的臉書貼文。
意涵2:傳言是基於什麼樣的事件脈絡而誕生?
為了還原事件可能的脈絡,查核記者檢視12月15日貼文帳號的歷史貼文與留言,並在社群平台檢索關鍵字,找到兩條線索。
第一個線索是一則另一名網友發布於12月12日的貼文,這則貼文的背景是國民黨籍立委陳玉珍在12月12日到廈門商談小三通一事,而網友表示:
陳玉珍到中國談小三通,乾脆金門公投要不要歸屬中國並離開台灣,讓金門人當中國人不要當台灣人
這則貼文也是2022年12月最早同時談到「金門」與「公投」的貼文。
以此線索推論,事件的脈絡的可能性之一是,是網友在回應時事時,提到「金門公投」,在流傳時,被誤以為是金門人要發動公投。但其實應注意的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訊,確認12月15日的貼文與這則12月12日的貼文有直接關係。
第二個線索是,發布「傳言的文本」原始出處的帳號,曾在2022年11月15日的貼文稱:
聽到金門有一群國民黨支持者正在醞釀回歸公投
該貼文與留言均沒有附上消息來源;當有自稱為金門人的網友留言,此帳號回應注意在地群組,但也沒看到可供驗證、追查的資訊。
回顧我們在「F:找資料來驗證人事時地物」得到的資訊,不同立場、不同族群的金門人均表示沒有聽過「金門回歸公投」這樣的議題,搭配這條線索,可能的事件脈絡是,發文者接觸到非主流的意見,或是茶餘飯後的玩笑,但也不排除是發文者虛構資訊。
4步驟評估網路傳言的可信度
這場「不開放小三通,金門人就要發動回歸公投」的傳言追查之旅,暫且告一個段落。
這套「SIFT思考框架」不一定能讓我們找到正確答案,但能幫助我們貼近事實,也提供更多訊息,讓你決定要不要傳言內容的可信度。在這個過程中,「批判思考」、「開放態度」與「動手查證」是必須銘記在心的查核鐵三角,即使認為已經找到真相,也要抱持開放態度,接受新的證據與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