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科學與事實查核】預印本的好與壞

2021-12-192021-12-19 謠言風向球

科學類的傳言也是查核中心常遇到的主題,而「預印本研究」即是科學類傳言常運用的「素材」之一。

究竟預印本是什麼呢?查小喵帶你來認識。

?預印本是什麼?

預印本(preprint)是科學研究的完整草稿,尚未經過同儕審查,也未被學術期刊正式接受。

?同儕審查是什麼?

同儕審查(peer review)是預印本與正式研究的最關鍵的差別。研究論文在正式被學術期刊接受前,會經過多名評審審查(通常是匿名審查),以確保該研究達到學術界認可的標準。而越頂尖的期刊,審查過程會越嚴肅、越講究,其所刊登的研究,也會被學術界認為證據力較強、研究品質較佳。

 

?預印本的作用是什麼?讀預印本該注意什麼?

公開預印本可幫助研究發現廣傳,並確認研究發現的先後順序。也有許多作者會在投稿期刊前或投稿期間,公開預印本以接收更多意見,作為修改論文的參考。

也因此,預印本是可修改的。許多資料庫都會在預印本研究的頁面上加註說明,提醒讀者,不應將預印本視為已被權威認可的定論,如果是醫學相關的預印本研究,其所提出的醫學建議也不適合當作醫療指引,不具臨床運用價值。

 

?疫情期間,大量新冠研究的預印本出現

新冠疫情改變了科學研究報告出版,而「預印本數量大幅增加」是《自然》期刊觀察到的重大改變之一。

2020年間,有超過3萬篇的新冠研究預印本問世,占新冠研究報告總數的17%至30%(隨不同資料庫而異)。以論文預印網站bioRxiv與medRxiv來說,在疫情的前十個月,這兩個網站共收到超過1萬篇報告;相較之下,在2015至2016年間的茲卡病毒期間,bioRxic只收到78篇預印本。

 

?預印本的兩難

疫情期間,一些品質欠佳的預印本被有心人士用來傳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曾查證多則涉及預印本的查核報告,如「印度科學家證實並冠病毒是中國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尼古丁可能有助降低新冠感染風險」、「研究指美國才是新冠源頭」等傳言。

「疫情前,對於低品質科學預先發布,我比較沒那麼擔心;但現在,每天都有人在讀這些預印本,媒體也在以比2020年前還要快很多的速度在報導他們。」哈佛醫學院計算傳染學家邁姆納.馬贊得(Maimuna Majumder)說,「這代表一旦『惡科學』發布,且如果夠聳動的話,就會快速改變某個特定主題的論述。」

但另一方面,預印本也讓新資訊更快被看見,尤其疫情期間,醫生們需要最新資訊來進行攸關生命的重要決定,而科學研究的審查動輒半年起跳。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總編輯艾瑞克.羅賓(Eric Rubin)舉例,疫情初期,關於低劑量類固醇地塞米松可能減低新冠病患死亡率的發現,最早就是出現在預印本報告。

「若在過去,這個研究會在8個月後才刊登在新英格蘭期刊上。」羅賓表示,但預印本的機制使其有機會早點讓醫生們得知這個救命資訊。

?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預印本不代表品質不佳,而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報告,也不是品質保證。

已有多篇研究方法不嚴謹或解讀有誤的研究,為惡名昭彰的新冠謠言推波助瀾:如5G技術可以傳染新冠病毒、疫苗造成死亡、封城無效、戴口罩對人體有害等。得出這些結論的研究報告都曾通過同儕審查,儘管之後都因為其研究瑕疵被撤回,但已經在網路與真實世界造成災難。

 

?相關閱讀
?低品質的「科學」研究 為新冠疫苗謠言加油添火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6146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