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卓新獎得主蔡佳珊下苦功跑兩百個案場 思索農地與綠能的衝突
記者陳慧敏/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合辦的「2021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昨日(8月4日)邀請卓新獎2020年兩組、共三位的調查報導得主,分享得獎作品的採訪歷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說,調查報導是新聞報導中珍貴而困難的文類,調查記者挖掘被刻意隱瞞或掩蓋的事實,要有追根究柢的精神。
邱家宜說,兩組調查報導得主都在探討農地議題,台灣過度重工業而忽略農地保護,記者擔任社會吹哨者探討台灣農地資源的流失。這兩組得獎者,就像是奧運選手,他們摘下新聞桂冠,往往都是台上五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努力,透過工作坊的分享,讓讀者更深入理解新聞幕後的採訪苦工。
圖1: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右)主持工作坊,邀請2020年卓新獎調查報導獎得主、上下游記者蔡佳珊,分享她的採訪歷程。
《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蔡佳珊形容自己展開調查報導之路,是從魔幻的時刻開始。
榮獲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的桂冠,當然是她記者生涯的魔幻時刻。她在昨日(8月4日)的工作坊,分享得獎作品〈光電侵農大調查〉,她猶記得,自己多年前曾是台下學員,努力在筆記本寫下許多優秀前輩分享的經驗,夢想自己也能揮動調查報導之筆來剷除「惡魔黨」,但如今,她真正走在調查報導之路,逐步體會調查報導的奧義。
點燃蔡佳珊內在新聞魂而撰寫〈光電侵農大調查〉的魔幻時刻,是NGO團體朋友帶著她去到農地現場。她站在整齊肥沃的農地中,望向龐然又突兀的光電面板,內心大為震撼,腦中的想法紛飛。她堅信農地農用,卻也支持綠能,眼前突兀的光電侵蝕農地景象,讓她不禁想問:「台灣的農地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帶著巨大的好奇,採訪一位可能失去農地的青年農人讓蔡加珊的擔憂具象起來。她採訪的這位年輕農人是青年返鄉,在有機農業尋找安身立命的出路;但他務農一輩子的爸爸擔憂兒子前途黯淡,把田地祖產收回,轉租給光電業者,這片復育多年的田地生態頓時化為光電田。「我雖是旁觀者,卻感同身受」,讓蔡加珊更迫切地踏上調查報導之路。
圖2: 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蔡佳珊,多年前曾是工作坊學員,前輩記者的分享成為她的養分,如今,她暢談自己的採訪歷程,傳承和分享自己對調查報導的體會與思考。(記者陳慧敏/擷圖)
一年的苦工 踏查兩百個案場
蔡佳珊不諱言自己堅信「農地農用」理念,但出發調查的時刻,她放下自己的理念,以更開放的態度,透過扎實的調查,重新思索和探究這個議題。
她最先想知道的是,南台灣到底有多少農地種電,這些農地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但這個問題「沒有現成資料,沒有大數據,沒有電腦資料庫,連我們去問農委會都不知道」,她要找到解答的唯一方法,是自己下苦功去調查。
「我也不是只有自己,我背後有民間力量支持。」蔡佳珊笑著說。被她封為「鳥瞰神人」的朋友,善用Google地圖,協助她運用Google地圖的鳥瞰模式,在鍵盤尋找台南綠色農地裡的黑色塊塊,一搜查到黑塊,她們就標定下來,再驅車前往現場一一「踏查」。另外,她也受益於一位基層公務員的協助,幫她分析法規細節與不合理之處。
蔡佳珊花了一年多的追查時間,先在台南追查到一百多個案場,而後又在屏東環保人士協助之下,再追查屏東的一百多個案場,「我們找到的種電農地,比我們想像的多太多了」。
收集現場資料之後,蔡佳珊接著再運用地籍圖資料,找出每塊農地的地籍資料,然後去查閱農地的土地使用分區。「我完全用一種手工藝的方式,來幫這些轉使用的農地分類」,她逐步歸納出農地被轉種植光電面板有四種模式,兩百筆農地資料篩選出一百多個個案,在調查報導中,她一口氣呈現出這一百個案場的農地照片,每塊農地都有完整的空拍照和近拍照,有完整資料,靜默而強大的訴說農地之殤。
一場場跑下去的動力 就是希望帶著讀者去貼近現場
踏查兩百多個案場,她說:「也許我看十個案場也能掌握這個議題,但我很想讓大家一起看到這些農地的畫面,大家頂多就是經過農地,看過一兩處,不能真正感覺到農地被光電面板蠶食鯨吞有多麼嚴重,所以,我就抱著想要讓大家看到的心情,一個一個跑下去。」她也特別感謝她的媒體主管和同事支持這樣曠日耗時的採訪和調查過程。
蔡佳珊不覺得累,但她在農地和綠能衝突的思索之下,心情被議題的陰暗壓得沈重。她最感心痛的,是上次才經過的水稻田,下次就變成光電田,眼見大片美好的農地,毫無規劃地突然冒出一塊光電田,她甚至看到農地旁的祖墳不再守護農地,而與光電面板對望,她驚覺背後代表的農村價值、地景地貌、文化和傳統價值,都可能在遭遇顛覆和挑戰。
蔡佳珊透過一塊塊農地的踏查,揭開了「綠能」帶來的陰暗面,包括:失序而無章法的放任農地變更;農地運用現成法規漏洞,而加大種電面積,她走訪曾被視為標竿的農電共生案例,卻發現農地主和光電業者在追求私利下,侵蝕農地,成為假種田,更有許多泡沫化的農電共生場址,淪為「草電共生」,徒留垃圾,猶如廢墟,農田無法恢復。
在採訪過程,蔡佳珊透過同事和主管的討論,讓思路不侷限在護農地派,她更深刻地體會「調查報導記者,面對的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而是更為複雜的真實」。她心疼農地,捍衛傳統農村價值,卻也聽見老農不見得領情,反而更期待土地能為他帶來利益,光電業者反嗆為何不能拿掉農地農用的神主牌,環保團體在光譜各端點,「調查的過程,我得罪很多人,這不是討喜的報導,因此,過程很痛苦,我一直在思考。」
然而,蔡佳珊在採訪過程,受到許多受訪者的啟發,而逐漸找到報導的動力和方向。蔡佳珊說,「詹順貴律師就說,正確的事情,用不對的方法也會做爛掉,因此,我們有必要把不對的方法寫出來。」
〈光電侵農大調查〉報導刊出後,地方政府官員跑來跟蔡佳珊徵求資料,同時這篇報導也恰好讓中央相關部門在修正農地光電政策過程中,有抵擋業界反彈的施力點。為了擴大專題的社會影響力,蔡佳珊和上下游同事還在北中南開辦分享會,並且勤奮地跑了十幾場的演講邀約,期望為農地請命。
「我們要什麼樣的農村,什麼樣的綠能?我自己的答案很清楚,綠能要去對的地方,比如,可蓋在工廠和建築物的屋頂,既可以隔熱又可以發電,而農田就應該維持完整。」蔡佳珊在做完一整年的調查功課之後,交出一個較為篤定的答案。
儘管還在工作坊的演講分享這一篇作品,但蔡佳珊和同事早已追隨著綠能議題,投入另一個更艱難的採訪任務,他們近期處理的是離岸風電和漁業衝突議題,「感覺就像是我走出陰影看到陽光,卻又馬上再走入陰影,心裡要有一盞長明燈,才能走下去。」
那盞明燈,是蔡佳珊對調查記者工作的堅持與追求,而她簡單的願望是,希望讀者看完她的報導,能夠一起把議題擴散出去,讓更多人共同討論與思考,她追查出來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