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迎戰訊息流行病 對付假訊息以討論取代謾罵
記者陳偉婷/報導
疫情時代,民眾不只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防範病毒的工作;還得在疫情訊息漫天飛舞的「Infodemic」 (訊息大流行)之下,與隨著假訊息而來的焦慮、恐慌保持安全距離。新聞學者許瓊文和傅文成今天指出,日常培養資訊素養、媒體識讀能力,是迎戰假訊息的基礎工作,破解假訊息也必須超前整備。許瓊文更提到,面對假訊息別一口氣回絕或生氣,多討論反而更有利。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共同舉辦「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今(8月3日)下午登場的第一個主題是「疫情下的不實訊息」,由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胡元輝擔任主持人,邀請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系教授兼系主任傅文成,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廣電系主任許瓊文分享疫情不實訊息樣態、傳播途徑及可能的防治之道。
圖1: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胡元輝主持「疫情下的不實訊息」主題。
傅文成以「疫情下媒體訊息協同操作」為題指出,在疫情之下,網路訊息討論的議題多元且龐雜,包含美國、疫苗、病毒起源等都有很多的討論;在眾多訊息中,他特別關注「協同行為」,包括是否有境外協同行動的勢力、協同行為炒作的話題、是否有特定立場、以及境外議題流動到國內時的跟風者等。當訊息是有組織、有目的的操控,對民主社會的傷害範圍就會比較深遠。
圖2: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系教授兼系主任傅文成,分享在疫情期間的境外協同操作者,以及其所炒作的訊息。
境外VPN訊息協同 炒作特定議題
傅文成指出,從使用者IP位置,可以觀察是否有協同行為。在互動頻繁熱絡的社群交友圈,發文後平均約2到3分鐘會有朋友回應;但在疫情期間,以「特權疫苗」的議題為例,他觀察臉書上相關討論的發文、推文秒數遠低於平均,即有人發文之後,立刻有人跟風,「速度快到要搶五月天或江蕙演唱會門票都易如反掌。」
傅文成也以「台積電用晶片換疫苗」的議題為例,此事件源頭是「央視網快看」的一則推文,引起廣泛的觀看、按讚、討論和轉貼;台灣也有主流媒體跟進,持續引發話題和討論。協同行為分析過程中也可以發現,發動者用境外VPN在特定時段「做工」,協同者互推、互相唱和的速度很快,使得特定時段的網路討論聲量特別明顯。
進一步分析協同行為炒作的話題,傅文成發現,協同群體炒作時有類似的訊息模式,如有群體專門分享「黑道治國」、「認吱作戰」或「垃圾民進黨」、「反觀」、「母豬」;也有群體集中分享「阿北務實」、「台日友好」、「暖」、「說個笑話」等詞語。通常罵得愈難聽、愈多人看,也更能刺激閱讀者的情緒反應。
傅文成也觀測到,境外議題透過一些特殊的微博帳號討論、分享後,國內媒體若嗅聞到新聞性或值得追查,就會跟進報導,然後引發網友開始討論,後續又回到境外微博社團分享。
訊息協同作戰就像大隊接力 媒體不小心淪假訊息產業鏈一員
這些不實資訊的發動,用意必然是要「撕裂台灣」嗎?傅文成認為,不實訊息的產製與流傳的真正目的未必是要撕裂台灣;境外勢力可能是為了維穩,或有自身國內疫情、疫苗的問題。且放在國際脈絡的角度下思考,美中台日之間是多元的角力,而台灣未必是「目標」;不過,不實訊息對台灣社會造成情緒、對立、信任危機等「副作用」,是協同勢力的「意外收穫」。
傅文成也觀察,訊息協同作戰宛如一場大隊接力,發動者第一棒、媒體第二棒、社群討論第三棒,有些民眾就被捲入訊息流中。有時最早的訊息發動者是境外一群奇怪的網路帳號,但媒體找尋報導素材時,因為沒有溯源,可能就在無惡意下成為協同產業鏈的一員。
傅文成說,對境外協同者來說,只要有人討論,不論是支持或反對其論點,都是好的協同訊息;如果一開始就被發現是假訊息,討論不起來,協同作戰者就會立刻換話題。因此,最根本的防治之道,就是向社會大眾推廣媒體素養教育,當媒體素養愈完整、假訊息愈難引起討論,協同訊息就沒有市場。
疫情謠言最常來自臉書和Line 官方侷限在澄清聲明和嚴刑峻罰兩招
許瓊文的研究則探索疫情下的不實訊息型態及政府回應的方式。她認為,疫情下的假訊息就跟災難謠言一樣,在還沒來得及應變、查證的短暫時間中,透過以假亂真的方式,讓民眾產生誤信和恐慌。
圖3: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廣電系主任許瓊文分析疫情期間的假訊息,以及政府官方的打假和闢謠手法。
在她的分析中,疫情的謠言最常來自臉書和Line,傳言的敘事是透過媒體報導、個人經驗、口耳相傳,利用威脅、震驚、警告、洩漏等口吻,並透過與自身的連結、專業人士、名人、權威消息來源、染病經驗者分享等形式,對民眾產生影響力。
她認為,如果可以及早應對,提供民眾資訊素養的「近用」(接近、使用)與分析能力,給予詳細的解釋、說明,揭露風險訊息並給予處理緊急狀態的對策,將有助減少假訊息造成的傷害。
許瓊文說,政府應對假訊息的方式,除了舉行例行疫情記者會,就是在行政院、衛福部、疾管署等官網、臉書、Line機器人(疾管家)發佈澄清訊息。但平台雖各有不同,發文內容都是一致,在2小時內、以200字內的訊息搭配2張圖卡快速應戰。
進一步分析官方澄清訊息的敘事風格,許瓊文發現,官方版本以「嚴正聲明」和「嚴刑峻罰」回應假訊息。澄清文中必定會先嚴正澄清這是假訊息,請民眾不要轉傳,若轉傳就會觸法,最高可罰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300萬元罰金。
許瓊文也觀察到,過去「疾管家」闢謠時,新聞稿會連結到疾管署的新聞頁面;但自從疫情升溫到第三級警戒後,疾管家的闢謠文開始附上「警方接獲檢舉」、「刑事警察局介入偵辦」、「調查站溯源調查」等新聞資料,營造政府積極「打假」的形象。
許瓊文說,以往衛福部不太會澄清境外不實訊息,但近期發現,指揮中心會特別在圖卡標註「境外假訊息」等字眼,且隨疫情發展,澄清文章數量也變多,與疫苗有關的文章也隨著增加。
假訊息多討論勿抗拒 超前整備資訊素養
許瓊文認為,政府提供的澄清文章除了「嚴正澄清」、「嚴刑峻罰」外,僅提供有限的資訊;比如附上防疫專線1922或疾管署官網,但沒有給予延伸的資訊內容。政府應進一步考慮資訊素養,給予解釋、說明,參考災難防範的方式超前整備、提供防災與備災資訊,讓民眾有近用資訊的能力。
此外,許瓊文說,過去疫情平穩時,透過哏圖等活潑的闢謠方式或可達到效果,但在疫情緊張時,哏圖可能就變得不妥。不同平台應有不同的敘事方式,且從風險評估著手,針對假訊息可能的流變預防與超前整備。
「假訊息是觸發討論的契機。」許瓊文說,民眾透過討論假訊息,有助累積資訊素養、判斷能力,也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許瓊文說,很多人轉傳疫情的錯誤資訊並非是懷有特定意識形態或有惡意,反而是善意、關心、想要幫助人而轉傳。民眾若接到家人傳來疑似假訊息,不要一開始就破口大罵「幹嘛傳假訊息給我?」而是透過討論,協助家人理解假訊息的議題,找到正確應變的方法。
她舉例說,就像很多年長者擔心新冠疫苗安全,如果直接跟長者說「可以打,不用擔心」,還是無法化解焦慮;可以透過討論、引導、協助長輩評估,反而更能增加長輩對相關事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