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拆解中國資訊戰】中國攻擊模式「去中心化」 在地協力者對台傷害大

2020-10-292021-04-08 研究與動態

記者劉芮菁、馬麗昕/報導

台灣民主實驗室發表中國資訊戰的年度分析報告,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臺北大學犯罪學系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指出,資訊戰的攻擊以「內容農場」模式和「在地協力」模式造成的傷害最嚴重,並以「中間選民」最容易受影響。

台灣民主實驗室於10月24日,發布英文版年度分析報告,主題為《震耳欲聾的耳語–中國資訊操作與台灣2020總統大選》(原文為Deafening Whispers- China Inofrmation Oeration and Taiwan 2020 Election)。沈伯洋指出,中國的攻擊模式有「去中心化」的現象,因為中國共產黨有眾多資訊作戰單位,甚至會外包給私營企業,其資訊戰分工不精確,造成中國資訊作戰分散、不連貫的攻擊模式。

沈伯洋說,中國資訊戰的操作,在內容上,主打「作票」和「民主失敗」的陰謀論,試圖傳遞「西方式的民主是失敗的」、「中國的治理模式才是有效率的」等觀念。此外,陰謀論的散播比以往更多。而陰謀論最怕的是口耳相傳,如果只在特定的群組、區域傳,會比較多人相信。

至於中國資訊戰對台灣產生那些影響?沈伯洋指出,真正容易被影響的並不是極端選民,反而是「中間的人」,「這些人會說我中立、兩邊的資訊都吸收,反而兩邊的假消息相信的最多。」


圖1: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臺北大學犯罪學系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記者劉芮菁攝影

中國在台灣「代理人」的威脅

沈伯洋分析,攻擊者初步以「政治動機」、「金錢動機」、「有資本」、「無資本」,交叉分析分為四大類。而現在台灣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一群無金錢資本的人想要追求「金錢」,如直播主、Youtuber,甚至地方里長,這群人可能會因為「金錢利誘」而散佈假訊息,牽扯的層面包含線上與線下。

沈伯洋說,這四種攻擊者並非獨立運作,而是互相影響。而大資本的中國官方單位,要直接接觸台灣小資本的傳播者,如直播主、Youtuber,是透過「代理人」來聯繫,代理人可能是公司、台商。在這樣的合作下,就出現了中間的買辦、代理人,這需要特別關注。

假訊息協力模式轉變  製造者與散播者都在台灣

沈伯洋接著分析,攻擊者的傳播模式可分成「大外宣」、「小粉紅」、「內容農場」、「協力模式」四大類。大外宣和小粉紅模式的效果相對不大,反而是「內容農場」和「協力模式」值得台灣注意。

沈伯洋說,內容農場模式最早是在海外設立政治或健康內容農場網站,同步經營台灣粉絲專頁與社團,但農場模式自2018年開始將製造者與散播者脫鉤。透過利益吸引散播者協助分享內容。這對台灣是很大的威脅,因為他們能精準對應不同群的群眾,製造不同種類的假訊息。

「一個陰謀論要造成社會效應,要傳的愈小愈好。」沈伯洋強調,把閱聽眾做分割,就能將假訊息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沈伯洋說,到了2019年,戰場轉到Youtube,早期以機器人語音搭配圖卡製作影片,但農場愈趨內容精緻化,在今年5月,將台灣政論節目的談話合成台灣人講話的口音,看起來更像台灣自己製造的假訊息。

沈伯洋表示,從小粉紅到農場文,製造者與散播者逐漸脫鉤。但是「協力模式」中,製造者及散播者都是在台灣。中國將錢灑到台灣,台灣人自己製造、散播假訊息,這種協力模式,對台灣影響最大。

精準資訊搭配特定敘事 以美國、作票的陰謀論最多

沈伯洋指出,假訊息的內容大致分成「量的攻擊」和「質的攻擊」。「量的攻擊」是用大量品質差的資訊淹沒閱聽人,例如內容農場有大量來自中國的資訊,或是在Facebook大量貼文、留言,這很多是搭配「農場模式」和「粉紅模式」,先以內容農場大量散佈到社群平台,再大量留言。

沈伯洋說,「質的攻擊」是以品質好的資訊做精準打擊,這會有特定敘述模式,例如「民主是失敗的」、「兩岸一家親」,或是「總統大選作票」、「政府不值得相信」的陰謀論。其中,台灣2020年總統選舉後期,以作票相關的陰謀論最多,這對台灣的傷害最大,因為它會慢慢洗腦,讓閱聽人逐漸認為某些事情不能相信。

「中間人」受影響最深

沈伯洋指出,從政治立場的分析來看,極端選民雖然會相信對手陣營的假消息,對支持陣營仍有辨識能力,真正容易被影響的反而是「中間的人」。沈伯洋說:「這些人會說我中立、兩邊的資訊都吸收,反而兩邊的假消息相信的最多。」因此,針對中間派的人作攻擊,遠比針對極端分子有效。

沈伯洋說,這些「政治立場中間者」顯然是資訊戰中被針對的目標,尤其陰謀論在封閉群組傳遞時最有效,因此建議大家要多關心這些中間選民。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