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中國運用Twitter發動宣傳

2020-04-012021-04-08 研究與動態

記者何蕙安/編譯

從去年的香港反送中條例示威,到今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中國政府正悄然、但大規模地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進行政治宣傳。美國非營利新聞調查組織ProPublica分析了上萬個有中國政府背景的虛假及盜用Twitter帳號,於日前發布〈中國如何打造推特宣傳機器,利用它減緩COVID-19責任〉調查報告,分析中國如何秘密操盤,向海外訴說不同的中國故事。

一個推特帳號的故事
 
美國內布拉斯加奧馬哈大學(Nebraska Omaha)的學生Kalen Keegan,某天突然發現自己的推特(Twitter)帳號發送了大量中文推文。她的推特帳號@Kalenkayyy被盜用了,而這個帳號的「新主人」顯然對地緣政治有鮮明想法,@Kalenkayyy的新主人極為關注香港的示威事件,支持香港警方的執法行為,並且指責示威者背後是美國的反中陰謀論,顯然與中國共產黨站在同一陣線。 

不過,當新冠病毒疫情今年1月底在中國爆發、武漢封城之際,@Kalenkayyy突然刪掉了先前關於香港示威活動的推文,開始關注疫情。一個月後,這個帳戶的資料甚至開始改變:原本的個人資料被刪除、大頭貼照片也換成了無法辨識臉部的親吻照,解除追蹤原先的朋友。不到一週,這個帳戶變成了完完全全不同的一個人——「唐卡倫」,正式成為專門張貼中國宣傳文宣的殭屍帳號。


圖1:美國大學生Kalen Keegan被駭的推特帳戶。圖左為1月21日畫面,圖右為3月22日情況,包括名字、顯示圖片與追蹤者情況都被修改。擷自ProPublica調查報告

被駭的推特帳號成為中國啦啦隊

從2019年8月至今,ProPublica追查了超過一萬個與中國政府有關、進行散播影響力的運作活動(Influence Campaign)的推特帳號,這些推特帳號的目標非常明確,只發布有關新冠疫情、香港示威與其他中國感興趣的議題,內容包括文宣與虛假訊息。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這些帳號的行動又進一步升級:他們開始接觸有許多人追蹤的推特網紅,希望可以能付費給後者刊登特定內容。

由於中國網路封鎖推特,所以這些推特行動顯然都是瞄準中國以外的用戶。而多數推特都是以中文發布,可推測其目標為海外華人。

推特公司已察覺中國的行動。去年8月和9月香港示威活動仍持續進行的期間,推特宣布暫停超過5000個遭中國政府控制的帳號,並公開相關資訊,供各界進行研究。同時,推特還陸續封鎖了20萬個疑似被開設,但不活躍的推特帳戶。 

被駭推特帳號的幕後控盤手
 
ProPublica透過調查,分析一組有互動關係的推特帳戶群,發現這些帳戶可以追溯到一個北京的網路行銷公司「一網互通」(One Sight)。在其官方網站上,一網互通強調自己是「集多帳號管理、數據監測、一鍵發帖的全球社交媒體一站式管理平台」,涵蓋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與YouTube等五大海外平臺。


圖2:一網戶通網站
 
ProPublica去年取得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一網互通與中國第二大國營媒體《中國新聞社》(中新社)簽署了一份人民幣124萬4880元(約新台幣531萬元)合約,協助後者推廣推特推活動。中新社隸屬於中國的中央部會「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統戰部),其宗旨為「服務台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繫的外國人」。

對此, 「一網互通」拒絕回答ProPublic的提問,中新社也沒有回覆ProPublica的問題。而推特發言人拒絕評論個案,而是強調,推特積極監測該平台上的操控活動,如果有證據證明有國家勢力在背後支持,推特會予以揭露。

從香港示威轉向新冠疫情
  
ProPublica調查發現,這些疑似與中國政府有關聯的帳戶,今年1月初都還在攻擊對香港示威活動有不同意見的政治異議人士,對新冠疫情隻字不提。不過,在1月29日,中國政府封鎖武漢市的六天後,這些帳戶開始將話題焦點轉到疫情上,變成中國政府的「啦啦隊」,呼籲各界要團結對抗疫,打擊不實訊息。

就在1月29日這一天,「一網互通」公司發布一個追蹤疫情消息的APP,該發布聲明同時還伴隨著「向世界傳遞正確的中國聲音」的文宣。


圖3:擷自一網戶通網站

拆穿推特假帳號的面貌

ProPublica分析,在推特貼文中,有些主要宣揚中國政府可以做為中國人民後盾的偉大形象;有些則吹捧中國對義大利的援助。有趣的是,一個名為「自由東北電台」的帳戶,不管是其名稱、顯示圖片與介紹,都與美國國家電台「自由亞洲電台」極為相似,有誤導之嫌。


圖4:ProPublica追蹤、疑似與中國政府有關連的帳戶發布的推特內容。擷自ProPublica調查報告


圖5:圖右的「自由東北電台」推特帳戶在外觀上幾乎完全瓢竊圖左的自由亞洲電台的帳戶,兩帳戶在追蹤者人數極為懸殊。擷自ProPublica調查報告

還有一些推特帳戶則是猛烈砲轟政治異議人士。名為Melinda Bulter的帳戶大力攻擊如支持香港醫護人員2月初罷工的香港活動人士黃之鋒、呼籲港府清理「黑醫護」,同時也張貼了有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人民日報》字樣、強調「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不容外部勢力染指」的圖片。
 
若仔細研究上述Melinda Bulter的帳號,所有跡象皆顯示這是個假帳號,且製作相當粗糙,比如,此帳號是2020年1月建立,沒有任何個人介紹,在推特上沒有追蹤任何人,也只有一個追蹤者。
 
儘管Melinda Bulter在推文中使用了許多粵語,讓自己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香港人,但中間卻夾雜了許多簡體字(香港使用繁體字);此外,雖然帳戶名稱是外文名,照片卻是一個亞洲臉孔的婦女。
 
ProPublica進一步反搜自稱為Melinda Bulter的大頭照,發現網路上有十多個不同名稱的帳戶都用相同的照片,而且涉及內容五花八門:有在微博上發布星座資訊與推薦產品,也有在成人網站發文讚揚某個壯陽產品。


圖6:與Melinda Bulter帳戶大頭照相同的照片,被使用在多個地方,包括為壯陽產品留好評。擷自ProPublica調查報告

這些疑似與中國政府有關的一萬多的推特帳號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程式自動產生,使用了假照片與假名,但是,也有一些是駭來的推特帳戶,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美國大學生Keegan,另外還有美國北加州的教授、英國網頁設計師與一位澳洲商業分析師等真人的帳號被駭。 
 
ProPublica寫了一個程式,仔細分析這一萬多個帳戶彼此之間的網絡關係,發現至少存在超過2000個互動網路。ProPublica強調,這只是其發掘的一部分,實際上此社群網絡的活動規模勢必可能更大。
 
ProPublica觀察到,這些帳號發展出一些互動模式:像Keegan這種看起來相對真實的帳號,通常會作為主攻者,率先發布一些吸睛的政治訊息,搭配聳動的迷因圖或影像;至於其他製作較粗糙的假帳戶,則接著群起互動,包括點讚、轉發與留下支持的評論,在Twitter演算法中,助攻者的角色,是用以增加該推文的可見度。
 
目前浮上檯面的行動,都與2019年8、9月中國政府在香港示威活動期間,試圖在推特上帶風向的做法極為相似,不論是當時抨擊香港示威者,還是現在宣傳中國打擊新冠疫情的推文,都是在北京的上班時間刊出;此外,一些存在已久的推特帳戶,被駭之後,言論也會突然轉向,突然改以中文發布支持中國的言論與假消息。
 
澳洲策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學者托馬斯(Elise Thomas)表示,這一類中國政府秘密主導的推特影響力行動可以追溯至兩年前,但其面貌直到近幾月才更為明朗。
 
另一個證明中國政府與影響戰有關聯的的證據是,這些由大量假帳戶發出、希望創造聲勢的推文,內容基本上是一模一樣,而且通常是一字不差的擷自中國官方媒體社論,這些媒體的內容,尤其是中國官方媒體的社論,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國政府或中國共產黨的喉舌。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市民實驗室(Citizen Lab, University of Toronto)日前也發布武漢肺炎期間的中國政府監控關鍵字的報告。該機構研究學者Lotus Ruan表示,中國的審查現在是去中心且片段式的,資訊的控制現在基本上都下放到民間企業;至於在網路長城外的的社交平台操控,政府單位也極為仰賴民間企業。

以前述的一網互通公司為例,該公司除了替華為、阿里巴巴與百度等知名公司在海外市場行銷品牌與商品,客戶也包括隸屬於中共宣傳部門的《中新社》、《中國日報》(以英文發行)、《CGTV》(中國官方外語新聞頻道),還有另一家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


圖7:一網互通公司的企業客戶。擷自一網互通網站

「一網互通」的產品是提供客戶社交媒體行銷服務,以及相關的監測與管理工具。在其免費試用版中,可以使用在推特與Facebook,透過多個帳號大量發送貼文,《中國日報》的推特帳戶即使用該工具。不過,ProPublica並沒有發現其發掘的推特網路有利用該工具的證據。
 
在「一網互通」的教學文章中,更清楚地向客戶示範如果臉書帳號因為違反行為準則被封鎖時,應該如何解除封鎖;另篇文章則是展示華為在使用該工具後,其社交媒體上的粉絲質量看起來更自然健康;還有一則文章則是教導如何讓政府機關的粉絲看起來比較真實。

「一網互通」創辦人李蕾是在2017年10月成立公司,時間點與前述的澳洲研究者托馬斯發現中國開始秘密在海外社群平台展開宣傳戰的時間點接近。李蕾接受專訪時曾表示,在創辦一網路通前,他在北京市對外宣傳部門工作。

在中國,政府的宣傳部門根據其政府層級、有不同的任務與工作,包括宣傳公共訊息、公共關係,也包括資訊審查。
 
中國政府近年來也在社交媒體上加大力量,根據《QUARTZ》報導,中國主管網路安全的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網信辦)與外交部在2019年涉及海外社交媒體的標案達1億美元。 


圖8:中國網信辦在2019年8月發布的「利用海外社交媒體開展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標案,該案成交金額為人民幣580萬元(約新台幣2476萬元)。擷自《QUARTZ》

除此之外, 一些中國外交官紛紛在推特上開帳戶,且奮勇善戰,發展出一套美國總統川普風格的反擊策略;近日,政府發言人在推特上毫無悔意的發布有關COVID-19的不實訊息以及「病毒來自美國」的陰謀論。
 
「當中國要把各界對其政策失誤的責難轉向時,中國可以把手伸進了徹頭徹尾的不實訊息。」美國智庫「保衛民主聯盟」(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的中國分析師史拉德(Matthew Schrader)說。
 
史拉德認為,藉著其審查制度,中國在國內的影響戰可謂非常順利;但一旦跨出國界,沒有了高壓政治勢力介入,同樣隱密的宣傳活動顯然就踢到了鐵板,難以取得同樣程度的成功。
 
儘管如此,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同時,中國政府仍然不懈努力地在社交平台上改變中國形象。過去幾週,許多住在海外的華人網紅都收到了疑似假帳戶的洽詢。一位擁有1萬粉絲的用戶,被詢問是否願意收費發布一個武漢打擊肺炎的「公益影片」。
 
圖9:在推特上有大量粉絲的海外華人近期紛紛接到訊息,詢問收費發布特定內容的合作可能,而內容都是有關中國打擊疫情。擷自ProPublica調查報告

另一位旅居澳洲、在推特上有7.1萬粉絲的華裔藝術家巴丟草則是收到自稱文化推廣傳媒營銷機構的詢問(如上圖右),以人民幣1700元(約新台幣7260元)報酬、請巴丟草張貼一個15秒宣傳影片,內容包括中國如何打擊新冠病毒,以及宣揚事物將都會回歸正常的「正能量」。
 
巴丟草是知名的中國異見人士,卻仍收到此類的推廣邀請。他認為,這體現了這些機構對推特上海外華人社群生態仍不熟悉,缺乏一定的政治了解。
 
「我移居澳洲是因為我希望生活在一個自由與安全的環境中。我相信這裡(澳洲)的民主制度。」接受ProPublica採訪的當時,巴丟草正在墨爾本的家裡自我隔離。中國的影響戰讓他想到了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
 
「價值觀就跟病毒一樣,也可能會傳染給別人。」他警告。

參考資料
ProPublica〈中國如何打造推特宣傳機器,利用它減緩COVID-19責任〉
QUARTZ〈China's propaganda machine is spending over 1 million to buy influence on foreign social media〉
德國之聲〈北京大外宣移師推特 中文大號成招攬目標〉 
澳洲策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報告〈Tweeting through the Great Firewall〉(關於中國如何以資訊戰企圖影響香港示威行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市民實驗室(Citizen Lab, University of Toronto)研究報告〈Censored Contagion〉(關於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關於新冠病毒疫情的訊息控制)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