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山頭水庫光電場是否清潔劑清洗引發討論。社群貼文聲稱,烏山頭水質檢測5次驗出「清潔劑濃度」,質疑有使用清潔劑,後續又流傳烏山頭水庫有2273公斤的清潔劑。經查,檢出值低於標準、無污染疑慮,可能來自生活污水或藻類代謝等背景來源。2273公斤清潔劑則屬錯誤推論。
一、網傳聲稱烏山頭水庫驗出「清潔劑濃度」,實際僅是「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檢出值。烏山頭水庫至今檢測7次「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其中5次檢出,2次未檢出。但即使檢出,數據也未超過檢驗限量標準,沒有水質污染疑慮。
二、毒物專家表示,清潔用品、農藥製品或工業製程,都有可能存在「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只要在水庫集水區有人類活動,就可能檢出微量,但不能因此推論用清潔劑洗光電版。
三、環境工程學者認為,目前檢出值介於0.03至0.07mg/L之間,可能是來自居民生活污水或者藻類代謝產物。若認為檢出值都是清潔劑導致,至少必須投入數十噸清潔劑,才能被檢驗出來,但這種說法並不合理。
四、網路訊息聲稱,以界面活性劑檢出值推算,水庫有「2273公斤清潔劑」。專家直言,這種推論是錯誤說法。水庫測出值只能代表測點的周遭水質,無法推論到整體水庫。這就像去量測焚化爐煙囪旁邊空氣品質,然後宣稱結果代表全台空氣品質。
網傳驗出「清潔劑濃度」、「2273公斤清潔劑」等說法,均屬引用片面資料進行錯誤推論,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訊息。
延伸閱讀:烏山頭水庫在台南各水庫的水質透明度名列前茅
背景
近日烏山頭水庫光電場是否使用藥水、清潔劑清洗引發討論,經濟部、光電業者澄清,合約規定要以清水清洗,而且水庫水質檢驗正常,回應外界質疑。
有記者在社群貼文聲稱,依據烏山頭水庫水質檢測,5次驗出「清潔劑濃度」,質疑有使用清潔劑清洗光電板。
後續有胸腔科醫生引述此項說法,進一步聲稱以驗出0.05毫克/公升計算,烏山頭水庫累積有2273公斤的界面活性劑(清潔劑)。
查核
查核點一:烏山頭水庫驗出5次「清潔劑濃度」?
檢測值並未超標,沒有污染疑慮,也無法推論以清潔劑洗光電板
網路流傳的烏山頭水質檢測來自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所公布報告,所謂驗出「清潔劑濃度」,實際是指「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檢出值。
從2023年至今,總共有7次「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檢測,其中5次檢出,2次未檢出。但即使檢出,數據也都在0.03至0.07mg/L之間,並未超過灌溉用水檢驗限值5.0mg/L。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指出,目前「陰離子界面活性劑」驗出者皆低於檢驗限量標準,沒有水質污染疑慮。
烏山頭水庫也提供民生用水使用,以烏山頭淨水廠更嚴格的自來水質檢驗標準,2022年至今7次檢驗,從未驗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
檢出微量「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代表什麼意義?
(一)楊振昌表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來源多元,主要用於清潔用品,另外部分農藥製品或工業製程也有。這些產品使用後進入土壤或地下水源,所以在水庫中有可能存在極少量。
(二)成大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指出,只要在水庫集水區有人類活動,就可能檢出微量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但不能因此推論用清潔劑洗光電版。例如居民使用清潔劑,有人爬山也可能用清潔用品,這些生活汙水都有可能進入水庫。
(三)成大環境工程系教授林財富指出,水庫實際檢出的濃度僅約每公升0.03至0.07毫克,雖略高於偵測下限(約每公升0.025毫克),但仍屬極低值,應是藻類代謝產物或集水區居民生活污水中的微量有機物。
林財富說,烏山頭水庫蓄水量超過七千萬立方公尺(10月16日資料),若認為檢出的界面活性劑都是清潔劑導致,至少必須投入數十噸清潔劑,才能達到最每公升0.025毫克的「偵測極限」,但這種說法並不合理。
(四)農業部發布新聞稿表示,陰離子界面活性劑是環境中常見的微量成分,水庫中的主要來源,可能包括藻類與水生植物代謝物、動植物遺體與有機物分解等天然生物界面劑。水庫檢測值是屬於一般環境背景濃度,並非污染異常現象。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企劃室主任蔡宗勳補充,烏山頭水庫水源大部分來自曾文水庫,而集水區至今還有部分民眾居住、種植作物,日常生活污水流入水庫,可能檢出微量界面活性劑。
蔡宗勳說,3個水質檢測點距離水庫光電板很近,如果廠商使用清潔劑,應該會測到非常高的數據,不是現在微量背景值。而且廠商是2023年4月24日第1次清洗光電板,但之前4月10日檢測就有微量檢出,可見得跟清洗沒有因果關係。
綜合以上說法,水庫檢出微量「陰離子界面活性劑」,但低於檢驗限值,沒有污染疑慮。這些微量檢出可能來自水庫集水區居民產生的生活汙水,或者藻類代謝產物等,無法直接推論使用清潔劑清洗光電板。

查核點二:烏山頭水庫有2273公斤清潔劑?
錯誤的推論方式,檢測點水質不能代表水庫整體
網路說法宣稱,烏山頭水庫蓄水量4546萬立方公尺,測出0.05毫克/公升的界面活性劑,可算出水庫有2273公斤的界面活性劑(清潔劑)。
李俊璋直言,這種推論是錯誤說法。水庫的測出值只能代表那個測點的周遭水質,無法推論到整體水庫。水庫非常大,每個區域與深度的水質都不同,如果想了解整體水質,必須在不同地點、深度都抽樣檢測才有辦法。
李俊璋比喻,這就像去量測焚化爐煙囪旁邊空氣品質,然後宣稱結果代表全台空氣品質。
楊振昌說,每人每天大約只攝取1500至2000ml的水份,水庫的水在變成自來水之前,還須經過自來水廠的處理,民眾每天可能因此而暴露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的劑量可說微乎其微。網傳「2點多公噸清潔劑」聽起來有點可怕,但這種說法可能模糊焦點,甚至可能導致民眾無謂的恐慌。
首圖來源:台灣汽電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