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自11月19日起家戶普發,近日網路流傳「沒有這本手冊戰時就領不到物資」;經查證,該手冊提供天災、疫病、戰爭等威脅時的安全行動指引,並非戰爭時領取物資的憑證。
一、查核中心檢視《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全文,並未出現網傳「戰爭時憑手冊領取物資」的內容。手冊僅說明,若發生民生物資短缺,政府會透過配售機制維持供應,並建議民眾平時預備一週份生活儲備。
二、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表示,手冊目的是提供民眾面對天災、疫病、極端氣候及軍事威脅的安全行動指引,並不是戰時領取物資的憑證。
三、「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共印製1100萬本,已於11月19日起展開家戶普發,預計於2026年1月5日前發送至全國家戶。民眾若未領取到,可向公所、村里幹事、村里長反映,再由公所補發。
「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並非戰爭時領取物資的憑證,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所出版的「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自今年11月19日起展開家戶普發作業。近日網路流傳一張圖卡,內容為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封面照片,並壓上文字稱「假如村里鄰長沒有把這本發到你家,萬一發生戰爭時,你家很可能會領不到物資」。
查核
查核點:傳言是真的嗎?
「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與戰時物資領取無關
(一)查核中心檢視「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全文,並未見到網傳「戰爭時憑指引手冊可領取物資」等說法。
手冊內容提到,當民生必需品短缺時,政府會盡全力維持民生經濟穩定,並透過完善的配售機制提供全民生活必需;也建議民眾平時就應參考指引,提前做好一週份的日常居家儲備,包括食品、生活用品、衛生用品、防災用品等。
若住家毀損無法居住時,指引則建議民眾可至鄰近親友家暫時躲避,或是到政府開設的救濟站。至救濟站登記身分資料,可暫時獲得生活和居住的空間,且有提供穩定的膳食及用水。
(二)查核中心向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求證。全動署表示,「臺灣全民安全指引」的編纂目的,是為了提供民眾應對天災、疫病、極端氣候、中國軍事侵略等各種威脅時的重要安全指引,讓大家學習如何保護彼此、守護家園,並非如傳言所述「戰爭時憑這本指引領取物資」。
(三)根據國內媒體《中央社》及《軍聞社》的報導可知,「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印製數量達1100萬本,其中包含10萬5千本英語版,並自11月19日起展開家戶普發作業,全國22個縣市區分4批次,預計2026年1月5日前完成全國約983萬家戶普發。若民眾未領取到安全指引,可向公所、村里幹事、村里長反映,再由公所補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