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海纜不是純台資,大陸也有股份是很多公司出資,政府在放假訊息栽贓海峽對岸」?

國內海纜皆是中華電信獨營 跨國電纜才是國際通訊商共資

  • 錯誤
  • 政治與政策

發佈:2025-03-12

更新:2025-03-24

報告編號:3512

查核記者:馬麗昕

責任編輯:陳偉婷

  • 錯誤
  • 政治與政策

發佈:2025-03-12

報告編號:3512

記者:馬麗昕、責任編輯:陳偉婷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補充資料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海底電纜破壞議題備受關注,今年1-2月,跨國海纜TPE、台灣國內海纜台澎3號接連被破壞。近期有傳言稱「海纜不是純台資,大陸也有股份是很多公司出資。不斷放假訊息,政府栽贓海峽對岸…」,其實這是引人誤解的的誤導資訊。
一、今年1月,連結到台灣淡水的跨國海纜TPE疑似被「順興39號」損壞;2月也發生「宏泰58號」損壞國內海纜台澎3號事件。由於案件皆與中國權宜輪有關而引起關注,日前案件偵辦中。
二、傳言稱海纜不只台資,事實上,全台共有10條國內海纜、14條國際海纜。國內海纜都是中華電信獨資,沒有中資;國際海纜則是採用跨國共資模式,各國廠商參與比例不等。傳言是混淆誤導國內、國際海纜不同營運特性。
三、根據統計,台灣近3年間每年平均有7-8件海纜破壞事件,約有8成是人為活動(漁撈、船錨、抽砂)所致。不只台灣,近期國際也注意到中、俄船隻破壞海纜案例。根據國安單位分析,近期有中國背景的船隻以權宜輪掩旗破壞海纜行動成為新型態威脅行動。
傳言混淆國內、國際海纜營運現況,為易生誤解的錯誤資訊。

背景

台灣海底電纜破壞議題備受關注,2月25日台澎第3號國內海纜疑似被「宏泰58貨輪」拖斷,由於船上8名船員都是中國籍,海巡署也指出宏泰58是有中資背景的權宜輪,不排除是中國侵擾行動,目前案件由地檢署偵辦中。

之後,臉書流傳「海纜不是純台資,大陸也有股份是很多公司出資。不斷放假消息。政府病了。現在才覺知原來許多上傳的資訊都是造假的啊!要栽贓海峽對岸及全球國家跟恐攻啊!」

臉書流傳擷圖
臉書流傳擷圖

查核

查核點:網傳「海纜不是純台資,大陸也有很多股份出資..」,真實狀況為何?

近來台灣發生多起海纜破壞事件

今年1月3日,連結台美韓中的「跨太平洋TPE」跨國海纜疑似被喀麥隆籍貨輪「順興39」破壞;2月25日國內海纜台澎3號疑似被「宏泰58貨輪」破壞事件。因涉案船隻皆與中國權宜輪有關而備受關注,目前上述兩案仍在偵辦中。

國家安全局統計分析則指出,近3年我國周邊海纜平均每年發生7到8次斷纜事件,原因除了芯線劣化外,還包括中國大量抽砂導致海纜裸露損害、漁船拖網捕撈扯斷海纜、大型貨輪下錨勾拖損壞海纜。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權宜輪1破壞行動成為境外勢力對台威脅的新型態樣。

國內10條海纜都是中華電信獨資 

檢視國際電信研究「TeleGeography」的全球海底電纜地圖(Submarine Cable Map),可看到國內電纜如台馬1號(馬祖離島之間)、台馬2號、台馬3號、台金2號、台澎2號、台澎3號、澎金1號、澎金3號、小琉球1、2號。都是由中華電信擁有和營運管理。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董事長黃勝雄指出,海底電纜是把包覆著絕緣材質的導線鋪設於海底的通訊傳輸設備。國際有高達570條電纜,台灣則有10條國內海底電纜,包括今年2月被破壞的台澎3號;14條國際海纜,如今年1月被破壞的TPE跨國海纜,共擔負台灣99%以上的網路傳輸通訊,是非常重要的通訊基礎設施。

黃勝雄說,台灣的國內海纜主要是連結台灣本島以及外島金門、馬祖、澎湖等。傳言說海纜不是純台資帶有誤導性,國內電纜都是中華電信獨資建立,相關設備都需要符合國內法規及法律,不會有中資。

中華電信也指出,國內10條海纜都是由中華電信100%獨資建置,海纜若故障也是由中華電信負責維修,絕對不可能有中資。

國際海纜串聯多國   採跨國共資模式

至於14條國際海纜,中華電信說明,由於國際的海纜線會串連到多國家,通常是由多國廠商共同投資建立,每條國際海纜合資的國家比例各不同,佔比難從公開資料得知。實際運作上,一條國際海纜線成立,會有幾個跨國廠商共同成立海纜營運聯盟,國際的海纜線會由該海纜線聯盟主導,因此就算有中國通訊商投資,單一投資商並無法干涉海纜的運作。

黃勝雄指出,跨國電纜因為牽涉到多國通訊,通常是以跨國共同投資建立的模式為主,的確有些經過台灣的國際海纜可能會是台灣、日本、韓國、菲律賓、中國等各國通訊公司共同建立。不過,每條國際海纜各國參與的程度不同,就算有中資,在海纜的使用上也會分開,不會有通訊混用情形。

檢視國際電信研究「TeleGeography」的全球海底電纜地圖(Submarine Cable Map),可看到每條國際海纜會由不同國家的廠商共資興建。

例如今年1月疑遭喀麥隆籍貨輪「順興39」破壞的國際跨太平洋TPE海纜,就是由中華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韓國KT、日本NTT和美國AT&T及Verizon等共同投資。

台灣國內海纜都是由中華電信獨資建立/美編:蔡詠全
台灣國內海纜都是由中華電信獨資建立/美編:蔡詠全

補充資料

傳言稱「破壞海纜」都是假訊息嗎?國際早注意到的新型態干擾行動

今年開始,台灣因接連發生多起海纜故障事件,通訊網路安全議題備受關注。觀察近期網路傳言,可看到中國有許多傳言稱「全球本來就發生約百起海底電纜破壞事件」,「中國破壞海纜是假訊息」等。

全球平均每年約有近200件,約有8成是人為捕撈活動所致

根據國際海纜保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able Protection Committee, ICPC)統計,全球每年約發生150到200起海纜故障,當中約70%到80%是由於商業捕魚活動和船錨所造成,其餘原因則包括磨損、設備故障或自然災害。

黃勝雄指出,海底電纜其實相當脆弱跟容易損壞,在全球500多條海纜中,每年平均發生百次損壞是100件以上,等於平均每年每條會損壞0.1-0.2次;而台灣的國內海纜中,平均每年每條會損壞5次,是平均值的25到50倍,明顯不符常態。台灣的損壞事件中,又以船隻破壞等人為因素為主。

是否「蓄意破壞」難有明證 新型態威脅行動台灣應防範

黃勝雄指出,儘管這些破壞是不是「蓄意」非常難舉證,且到目前為止,國際還是難有明證指出這類船隻是蓄意破壞。不過,由於近期國際海域中,中、俄破壞海纜案例次數愈來愈多,不只台灣,2024年11月,歐洲波羅的海域就接連發生俄羅斯、中國船隻破壞海纜事件,已經引起全球注意以及防範,也被視為新型態的威脅行動。

黃勝雄指出,海纜作為傳輸通訊的重要基礎設施,承擔全球9成以上網路通訊量,重要性不言可喻。台灣處在高度緊張的地緣政治地區,不論是否是蓄意,海纜損壞都將直接衝擊通訊傳輸,應警覺及防範。

面對此種威脅,黃勝雄分析,目前國際發現此類威脅有其共同特徵,例如被破壞的地區是地緣政治高度緊張的海域,且疑似從事破壞的船隻不是經營漁獲,可能沒有特定業務、船隻老舊、備用特殊破壞工具等特徵。

黃勝雄也認為,台灣應該有多層次的防護,如加強海纜安全保護措施等技術。此外,近期北約以及台灣等國家已經建立共享船隻資訊的管道,包括列出黑名單船隻,將船隻分威脅等級,並密切監控船隻軌跡,若有異常狀況出現,海巡署就能提前判斷及行動。

此外,在法律的層面,儘管2023年已修訂電信法提高懲處,但仍要具體落實及蒐證。

  • 【破解社群傳染病焦慮】台灣群體免疫高!麻疹小規模流行 沒有大疫情
  • 全球事實查核社群致馬克祖克柏的公開信
  • 尚無科學證據顯示吃大蒜可殺死寄生蟲
  • 傳言將真實的銀行通知信件誤認為詐騙信件

  1. 所謂的「權宜輪」指的是中國船隻的持有者將船籍登記於其他國家。因第三國籍船舶非屬敵對勢力,行經台灣周邊海域時,依國際法可主張「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 ↩︎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