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路近期流傳台電「偷偷漲電價」,把一期2個月帳單底度費從67元漲到200元。實際上,台電依電價審議會決議,於8月25日公告底度費調整,並從9月1日實施,空屋戶帳單會從2個月67元增至200元,逾8成家庭不受調整影響。
一、台電依3月28日電價審議會決議,8月25日公告,自9月1日起一般用戶底度費每月最低100元,從9–10月用電(11月帳單)開始收取。
台電表示,若民眾7–8月帳單(9月寄送)已先被收取新制費用,台電承諾於下一期退還。
二、底度費依《電業法》行之有年,用於分攤固定成本,若每月用電超過底度20度,則依實際用電計算,不再另收。該機制已逾40年未調整。
查核中心試算,若空屋2個月完全無用電,舊制收取20度 × 1.68元 = 每月33.6元,兩個月共67.2元;新制改為「每月最低100元」,兩個月需繳200元,比過去多133元。
三、台電說明,底度費調整主要影響空屋戶;超過8成、逾1100萬住家不受影響。
專家表示,底度費調整針對的是閒置、未使用的空屋。一般家庭平均每月用電約300–400度,遠高於底度,因此不受影響。不過,台電應透過更直接的方式,讓用戶即時接收到相關訊息,避免民眾誤會。
背景
近期社群網路流傳多則宣稱台電「偷偷漲電價」的訊息,包括:「今天收到電單很不爽,沒在用電的基本費從65元漲到200元,台電完全沒有告知」、「台電的基本電費已經悄悄漲價了」;也有傳言稱,雖然新制自9月才實施,但7、8月的帳單也已被收取新制的基本費。另有訊息提醒民眾注意自家電費帳單,「有人收到帳單,一度電變成5元」。
查核
查核點一:台電底度費是什麼?
底度費行之有年,用於分攤成本。每月用電若超過底度,照實際用電計算,不另收底度費
根據台電官網訊息,「底度費」是台電為了分攤固定成本而收取的固定費用。只要家裡有申請用電,不管有沒有實際用電,都會產生像電線、變壓器等設備的折舊和維護支出,以及抄表、寄帳單等服務成本。
以一般家庭來說,原本的底度費是按照20度電乘以每度1.68元來計算,也就是每月33.6元、2個月一期算67元。這個1.68元/度的費率,是因為台灣電價採用累進制,在每月用電120度以下的部分,全年都是固定1.68 元/度。 如果實際用電量超過20度,就會依照實際度數計算,不會再另外加收底度費。
查核點二:台電調整底度費有無公告?
3月28日電價審議會決議調整底度費,8月25日公告,9月1日實施
檢視台電官網「公告/最新消息/政策措施」欄位,可見台電於8月26日發布「【公告】修正本公司電價表,自114年9月1日0時起實施」,內容提及依據電價審議會決議,增訂非時間電價用戶底度費,每月最低收取100元。
另查經濟部能源署官網公布的3月28日電價審議會會議紀錄(P.8),決議要求台電檢討空屋底度問題,並與能源署進一步處理。
針對有民眾反映台電沒有公告底度調整訊息,中華經濟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鄭睿合認為,台電在對外溝通上還有不足,雖然有在官網公告,但位置較隱蔽,民眾不容易看到。建議可以透過更直接的方式,例如台電App推播通知,讓用戶即時接收到相關訊息。
台電底度費40年未調整,新制空屋帳單2個月變200元,逾8成住戶不受影響
台電回應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近年持續投入電力線路與設備更新,提升用電品質,但空屋底度費已逾40年未調整。為反映成本,台電依決議增訂底度費每戶每月最低100元,並自9月1日起實施。台電強調,相關公告已於官網公布。
台電說明,即使用戶沒有用電,仍需負擔電力設施維護、更新,以及裝表、抄表等服務成本。依《電業法》規定,台電可向用戶收取底度費。過去40多年,底度費皆以每月20度計算;9月起改為每月100元。
台電指出,需繳納底度費的主要是空屋或長期未居住的用戶,且底度費可抵電費:若當月電費超過100元,就依實際用電度數計算,不會再另收100元。因此,超過8成、逾1100萬戶住家不受影響。
查核中心試算,先前如果一戶空屋2個月完全沒用電,台電收取「20度」底度費,按照20度乘以1.68元 = 每月33.6元計算,2個月就是67.2元。從今年9月1日開始,改成「每月最低100元」,就算沒用電,每月也要繳100元,2個月就是200元,比舊制多繳133元。
7–8月若被收新制底度費,台電承諾退還;9–10月電費(11月帳單)才正式收取
有些民眾9月收到的7–8月電費帳單,已經先被收取「新制底度費」。台電回應,這部分將會在下一期帳單退還,不會讓用戶多付。依規劃,新制底度費將從9–10月的用電開始計收,也就是在 11月寄送的帳單才會正式收取。
專家:底度費調整是針對閒置、未使用的空屋,一般用戶不受影響
鄭睿合表示,台電長期累積虧損,但電價難以調整,因此必須設法彌補缺口。調整底度費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以電表數計算,台電估計大約有150萬戶屬於空屋或低度用電。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透過底度費分攤固定成本,屬於合理做法。
他說,底度費設計的目的,是補足台電維護電網等固定成本。國外也有類似制度,因此台電這樣做並非特例。對一般家庭而言,每月平均用電量約在300到400度之間,遠高於底度20度,因此正常使用的住家電費不會受到影響。換言之,底度費針對的主要是閒置、未使用的空屋,這項措施不能解讀為電價費率調整。。
鄭睿合提醒,電價議題很容易被操作成政治話題,但應回歸理性討論,台電的固定成本很高,長期由台電承擔未必公平,需由用戶共同負擔,才能合理反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