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引發水質討論。社群流傳一張光電板上布滿鳥類排泄物的圖片,並搭配文字稱,烏山頭水庫光電板已成鳥類棲息之地,禽類糞便細菌會造成水源的感染。經查,網傳圖片並非攝於烏山頭水庫;水庫原水會經淨水場消毒才成為自來水,且禽流感病毒經紫外線照射後會快速死亡。
一、傳言圖片實際拍攝於2021年1月嘉義新塭的光電案場。拍攝照片的高雄市野鳥學會指出,當時寒流來襲,有許多小魚小蝦被凍昏,吸引水鳥覓食,由於光電板上的溫度略高,鷺鷥科鳥類吃飽便就近站在光電板上休息、排遺。
二、鳥類學者表示,鷺鷥是渡冬候鳥,主要聚集地點在嘉南沿海魚塭和濕地等淺水處;水庫通常在山區,水深大多超過鷺鷥可覓食的深度,因此不會像沿海濕地會有大量鷺鷥聚集度冬的情況。
三、水質公衛學者與台水公司均指出,鳥糞占水庫整體水量比例極小,且水庫原水成為民生所使用的自來水前會經過淨水場的多道工序處理,並依法使用藥劑消毒,去除水中的細菌和病毒。
禽流感專家說明,禽流感經紫外線照射後就會死亡,水庫若持續接受陽光曝曬,病毒很快就會消失。相較之下,住在養禽場附近或是走路被鳥屎擊中,接觸到禽流感病毒的機率還高得多。
傳言挪用嘉義布袋光電案場的舊照片;鳥糞占水庫整體水量比例極小,水庫原水也會經過嚴格消毒處理。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是否使用清潔劑清洗引發討論,經濟部與光電業者澄清,依合約規定需以清水清洗,且水庫水質檢驗正常,回應外界質疑。
隨後,社群平台開始流傳一張圖片畫面顯示光電板上布滿鳥類排泄物,並搭配文字訊息宣稱,烏山頭水庫光電板已成鳥類棲息之地,禽類糞便細菌會造成水源的感染。
查核
查核點一:網傳圖片的出處為何?
2021年拍攝於嘉義布袋的新塭滯洪池
(一)將網傳圖片進行反搜,可找到《環境資訊中心》2021年報導指出,高雄鳥會經營的「布袋五鹽田」臉書粉專發布一張照片,為嘉義布袋閒置鹽田濕地的光電場上聚集大量鷺鷥科鳥類停棲且遍布鳥糞的影像,經比對與網傳圖片相同。
(二)高雄市野鳥學會布袋專案經理邱彩綢表示,照片拍攝於嘉義新塭滯洪池,當時因為適逢寒流、氣溫驟降,鹽田周邊魚塭有許多小魚小蝦被凍昏,吸引大批水鳥前來覓食,鷺鷥吃飽便就近站在光電板上休息、排遺。
根據邱彩綢的觀察,當寒流來襲時,由於光電板上的溫度略高,因此較會吸引鷺鷥停留;但如果沒有寒流,鷺鷥通常會棲息在樹梢,或是在岸邊覓食,不會一直站在光電板上。
查核點二:烏山頭水庫是鷺鷥科鳥類的主要棲息地嗎?
烏山頭水庫並非鷺鷥科鳥類的主要棲息地,鷺鷥通常僅於魚塭和濕地等淺水處覓食
(一)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呂翊維表示,布袋新塭位在台灣西南沿海,是台灣冬季候鳥的分布熱區,每年都有大量的遷徙水鳥在此渡冬,包含各類鷺科、雁鴨科、鷗科、鷸科及鴴科等遷徙鳥類。
呂翊維說明,由於台灣西南沿海樹林較少,鷺鷥會利用光電板停棲休息,可能是因為其位在水域中央,位置相對安全且結構穩固,扮演類似浮島的功能;其他案例如金門的金湖水庫,水庫中的光電設施也被部分雁鴨利用來停棲或躲避風雨。不過,他也強調,這不代表光電在水域空間對水鳥有絕對的好處,選址錯誤或規劃不妥,仍會對鳥類棲地利用有負面影響。
呂翊維指出,烏山頭水庫位在山區,並非這些遷徙水鳥的主要棲地,不一定能吸引大量鳥群停棲,因此與沿海濕地的狀況截然不同。
(二)高雄鳥會說明,水的深度會決定棲息的鳥種,由於鷺鷥沒辦法像鴨子一樣游泳甚至潛水捕魚,因此通常只會在腳踩得到地的淺水處覓食;像烏山頭水庫的水太深,鷺鷥在水庫中央抓不到魚,因此水面的光電板頂多作為路過休息之用,鷺鷥主要的棲息與覓食地點仍是在岸邊。
(三)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洪孝宇表示,出現大量鷺鷥聚集通常是渡冬候鳥,地點主要在嘉南沿海魚塭和濕地,牠們會站在淺水處覓食,或是在岸上休息,光電板應該是剛好提供休息的環境。
洪孝宇表示,水庫通常在山區,而且水深大多超過鷺鷥可覓食的深度,鷺鷥頂多只能在岸邊淺水處覓食,因此不會像沿海濕地會有大量鷺鷥聚集度冬的情況。
(四)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陳貞志表示,網傳照片裡有出現小白鷺、黃頭鷺(俗稱牛背鷺)等2種鷺鷥科,牠們本來就常在水邊活動,因此在濕地、水岸邊都經常見到。
陳貞志表示,基本上鳥類除了自己的巢以外,會在任何地點排便;網傳照片裡的鷺鷥停在光電板上休息,自然也會在光電板上排泄。
查核點三:鳥糞對水質的影響?
鳥糞占整體水體微乎其微,淨水場多道消毒程序能有效去除病毒
(一)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王根樹指出,水鳥禽類只要有樹叢或是可停留的地方,都可能是牠們排泄之處,因此光電板的設置應不會衍生更多禽流感的感染問題。此外,民眾所使用的自來水,淨水場會使用飲用水處理消毒劑進行處理,水中多數的細菌與病毒都能被有效地去除,應不用過度擔心感染風險。
王根樹表示,自來水水質檢驗項目是根據法律所規定的項目進行檢測,一般在未發生污染的情況下,通常不會檢驗水中的病毒,一般淨水場也不會有病毒檢驗的設備。
至於水質檢測為何只驗大腸桿菌群,王根樹說明,大腸桿菌相較其他菌種的生存力較強,並對生物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因此大腸桿菌被當作水體是否遭污染的「指標生物」。要輸送給民眾的自來水,依法均需符合水質標準。
(二)台水公司第六區管理處水質課表示,鳥糞占整體水庫水量比例微乎其微,且民眾用水會經過淨水場進行消毒。鳥糞可能會造成水質污染的物質應為氨、氮、磷及大腸桿菌群等,對此,淨水場會有標準的處理流程,能將原水達到自來水水質標準。
第六區管理處水質課說明,環境部也有規定飲用水處理藥劑,例如:次氯酸鈉、液氯、臭氧等都是淨水場常用的消毒劑,各地淨水廠會參酌自身設置水處理設施選擇合適的消毒劑,以烏山頭淨水場為例,以次氯酸鈉作為消毒劑,進行消毒殺菌,使水體達到水質標準。
(三)傳言稱鳥類糞便會污染水庫,甚至傳染禽流感,疾病生態學專家陳貞志表示,以此途徑傳染禽流感的機率微乎其微,低到可以不予考慮;相較之下,住在養禽場附近,或是走路被鳥屎擊中,接觸到禽流感病毒的機率還高得多。
陳貞志指出,有證據顯示,禽流感病毒在不流動的死水、營養源豐富(亦即比較髒)且未經處理的水體中,可存活約一週,但水庫的水並非如此,且水庫水在變成自來水的過程中,一定會經過多道處理程序,只要水有經過處理,病毒就不可能存活;再加上禽流感病毒被紫外線照射到就會死亡,水庫的水若持續接受陽光曝曬,即便有病毒,也很快就會消失。
陳貞志說,除了鷺鷥以外,自然環境裡本來就會有多動物的糞便,這是很正常的情況,由於水庫的水體非常大,就算有動物糞便掉入,也早就稀釋到極微,並不致影響水體。
首圖來源:布袋五鹽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