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YouTube Instagram TikTok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圖卡「烏山頭水庫太陽光電場,廢棄的光電板鏽蝕液體」?

「紅水」照片為7月風災後嘉義滯洪池旁影像,且並非光電板污染,是車道鐵板生鏽與土壤腐植酸混合所致。

  • 錯誤
  • 環境能源

發佈:2025-10-13

更新:2025-10-14

報告編號:3857

查核記者:曾慧雯

責任編輯:陳偉婷

  • 錯誤
  • 環境能源

發佈:2025-10-13

報告編號:3857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近日網路熱傳一張烏山頭水庫太陽能光電板與地面紅色積水的圖卡,並聲稱廢棄光電板鏽蝕流出的液體是紅色的。經查證,「紅水」照片為7月風災後嘉義滯洪池旁影像,且並非光電板污染,是車道鐵板生鏽與土壤腐植酸混合所致。

一、查核中心將網傳「紅色鏽蝕液體」圖片利用google以圖反搜,發現這是今年7月丹娜絲風災後、嘉義新庄滯洪池旁的影像,與台南烏山頭水庫無關。

二、根據環境部委託民間公司採樣檢驗結果,紅水pH值為中性的6.79,也沒有檢出銅、鉛、汞等重金屬,唯一檢出的砷為0.0535 mg/L,判斷是農地既有的潛勢值。紅色水可能來自生鏽的地面車道鐵板,與土壤腐植酸混合導致,並非網傳廢棄光電板造成的污染。

三、學者表示,光電板浮在水面上跟沉到水裡的狀況不同。正常狀況下光電板沒有滲出毒素的風險,但當光電板受風災破壞、脫離浮筒沉入水裡,且無法及時撈起處理時,長久下來可能提高環境污染風險。

網傳圖卡挪用7月風災後鐵鏽與土壤腐植酸混合產生的紅水影像,與烏山頭水庫設置的光電板扣連,傳言說法也誤導光電板鏽蝕會有紅水流進水庫,因此,為「易生誤解」訊息。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針對網傳圖卡內容及光電板是否會污染水庫進行查證,至於水庫是否該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屬公共政策討論議題,並非查核範圍。

背景

近日有媒體報導台南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隨後社群及影音分享平台流傳一張圖卡,將「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案場」及「爛泥地上有一灘紅色積水」2張圖片並列,壓上「烏山頭水庫太陽光電場、11.5公頃、廢棄的光電板鏽蝕液體」等字樣,並搭配傳言稱「天啊!這種水你敢喝嗎?」、「廢棄板流出來的水是鏽蝕液體是紅的」等。

網路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網傳圖卡下圖是光電板鏽蝕液體嗎?

網傳「鏽蝕液體」圖片為今年7月風災後嘉義滯洪池旁影像,與烏山頭水庫無關

查核中心將網傳「紅色鏽蝕液體」圖片利用google以圖反搜,可查找到國內媒體如《聯合報》、《TVBS》、《台視》、《華視》等均有報導,今年7月間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造成部分太陽光電案場損壞,其中嘉義縣新庄滯洪池堆置廢光電, 空地出現紅色積水,引發當地居民憂心。

經比對,網傳圖片與當時嘉義新庄滯洪池旁的紅色積水照片相符,由此可知,網傳圖片並非烏山頭水庫光電場影像。

此外,進一步檢視前述新聞報導畫面,可發現「紅水」距離光電板堆置處有一段距離,與網傳稱廢棄光電板流出紅水不符。

「紅水」並非光電污染,而是車道鐵板生鏽與土壤腐植酸混合導致

查核中心在第3795號查核報告曾查證過網傳「紅水」照片。

當時環境部檢驗後,澄清並非廢棄光電板造成的污染,紅水pH值為中性的6.79,也沒有檢出銅、鉛、汞等重金屬,唯一檢出的砷為0.0535 mg/L,判斷是農地既有的潛勢值。紅色水可能來自生鏽的地面車道鐵板,與土壤腐植酸混合導致。

環境部也提供原始檢驗報告供查核中心參考,可看到此報告是環境部南區中心委託台宇環科公司檢驗,採樣時間是8月7日,報告完成時間是8月15日。重金屬中僅有砷微量檢出,低於管制標準值,其餘重金屬則未檢出(低於檢驗極限)。

學者:若光電板破損沉入水中,長期有可能污染環境

丹娜絲颱風過後,查核中心查證過「中南部養殖魚可能會吃下破損光電板漏出的毒」、「下雨時光電板毒素會流進水庫」、「鳥喝了被光電板污染的水而暴斃」等光電相關傳言均為錯誤。

受訪太陽能光電業者及養殖專家表示,台灣目前使用的矽晶太陽能光電板,須經安全、抗腐蝕檢測,產生毒性風險極低,正常使用不會有污染環境疑慮,且在丹娜絲風災過後,水庫水質均正常;即便太陽能板受損泡水,短期也不至於對生物造成危害。

不過,光電板浮在水面上跟沉到水裡的狀況則不同。學者表示,正常狀況下光電板確實沒有滲出毒素的風險,但當光電板受風災破壞、脫離浮筒沉入水裡,且無法及時撈起處理時,長久下來可能提高環境污染風險。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副教授陳偉聖表示,光電板在正常使用狀態下並不會釋出重金屬等毒素,但從今年颱風對光電板案場造成的破壞,可以知道光電板對環境仍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一旦光電板破損且業者未能及時更換處理,長久下來光電板內物質可能釋出,提高環境污染的風險。

以浮式光電板為例,如果颱風將光電板吹壞,甚至脫離浮筒、沉進水庫裡,由於打撈的困難度很高,掉進水庫幾乎等於找不回來,在這種最糟糕的情況下,光電板長期泡在水庫裡,裡面的重金屬等物質確實有可能滲透進水體。

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煒淳表示,將太陽能光電板放在水面上的優點,包括節省土地、改善優氧化等,但最大的風險就是碰到天災,這2年颱風登陸,可視作對浮式光電板的檢驗。

林煒淳說明,正常狀況下光電板用EVA塑膠膜封裝起來,最外層則是玻璃,沒有滲出毒素的風險;但當光電板受風災破壞、脫離浮筒沉入水裡,或許前1、2個月模組還不會崩解,但時間再長就很難講,尤其若是浸泡在海水裡,光電板的鋁框等都會被海水裡的鹽類侵蝕,最終成為海洋廢棄物、污染環境。

林煒淳指出,台灣氣候易有風災,其實並不適合水面型光電板,因為受損率高,也不符成本;相較之下,設置於陸地、平面(例如屋頂)的光電板,基座較為穩固,比較適合長時間放置。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立案字號 新北教社字第1092527630號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 衛部救字第1141362484號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