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流傳訊息指稱,全聯前總裁徐重仁表態支持大罷免,並稱支持者每日可領取全聯禮券3000元,這些禮券未開立發票且遭重複使用,涉嫌逃漏稅。經查,商品禮券在發行時會印上序號,銷售時依法開立發票,已使用並核銷的禮券都會留下紀錄,實務上難以重複使用;徐重仁早在2017年離開全聯經營團隊,與全聯現況無關。
一、傳言最早源自臉書帳號,帳號非政府來源或媒體經營,也未提供任何消息來源。
二、依全聯禮券使用規定,禮券在售出時就已開立發票。財政部台北國稅局及會計師皆表示,業者販售商品禮券時必須依法開立發票給購買者,因此消費者日後使用禮券消費時,店家無需再次開立發票。會計師指出,店家在結帳時提供的銷貨明細僅作為內部核對與銷帳使用,與統一發票性質不同,並不表示這筆交易缺少稅務紀錄。
三、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表示,依《商品禮券定型化契約》規定,商品禮券在發行時會印上序號,已使用並核銷的禮券都會留下紀錄,通常不會再次流通。
會計師說明,企業內部控管流程會在禮券兌換後立即註記,避免重複使用;若系統異常導致禮券被重複核銷,公司帳務將出現異常,稅務機關查核時若發現帳實不符,會要求補稅並加計罰鍰。因此,網傳「商品禮券重複使用」情況在實務上幾乎不可能發生。
四、查詢財政部台北國稅局官網,並未發現全聯有逃漏稅或重大欠稅行為。另檢視台灣主流媒體報導,也未有網傳「全聯逃漏稅」報導。
五、瀏覽媒體報導,徐重仁2017年於全聯退休,離開全聯經營團隊已近8年。全聯公司表示,商品禮券依規定於銷售時開立統一發票,使用時不再重複開立,符合相關稅務規範,並強調徐重仁早已離職,與公司現況無關。
傳言缺乏可信消息來源,商品禮券依法於銷售時開立統一發票並留有序號紀錄,已核銷票券不會再流通,實務上難以出現傳言所述情況。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徐重仁7月20日於個人臉書發布貼文,標題為「守護台灣民主的最後防線」,內容提到支持7月26日的立委罷免投票,並呼籲有投票權的市民參與。
網路流傳一則訊息,內容聲稱徐重仁表態支持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行動,稱「青鳥」每日可領取全聯禮券3000元,並聲稱這些禮券使用時沒有開立發票紀錄、甚至可能被重複使用,讓全聯涉及逃漏稅,事件最後疑似「被吃案」,條件是全聯全面支持民進黨罷免案。
查核
查核點一:傳言消息來源
網傳說法來自臉書帳號,並未附上消息來源,該帳號也不是政府或媒體所經營
追溯傳言來源,可找到最早來自臉書帳號。進一步檢視網傳「逃漏稅說法」,也未提供任何消息來源,無法確認其「全聯重複使用禮券涉嫌逃漏稅」說法從何而來。此外,該帳號也非政府單位或媒體機構所經營。
查核點二:傳言內容不合理之處
商品禮券銷售時依法開立發票,使用時商家無須再開立
傳言稱「青鳥使用全聯禮券購物,不得取得發票」。不過,經檢視全聯官網對禮券「使用規定事項」,禮券售出時已開立發票。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於7月30日表示,營業人銷售「商品禮券」時,即須開立統一發票給買受人。因此,消費者在透過禮券至店家消費時,店家不需再另行開立發票。

商品禮券需履約保障並具序號,已核銷票券不會再流通
商品禮券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7月30日指出,依現行規範,已使用並核銷的禮券會有紀錄,通常不會再次流通。根據《商品禮券定型化契約》規定,業者發行禮券時,票面上會印有序號,民眾可憑序號向履約保證或信託管理銀行查詢禮券狀態,例如全聯的履約保障銀行為聯邦銀行。
商品禮券重複使用實務上幾乎不可能,若發生恐被追稅與開罰
執業超過十年的劉姓會計師於7月30日受訪表示,傳言中的情況屬於商品禮券,依現行規定,商品禮券在銷售時即需開立統一發票,消費者日後持券兌換商品時,店家不會再重複開立發票。
會計師指出,消費者使用商品禮券消費時,店家提供的銷貨明細是內部核對使用紀錄、進行銷帳的依據,與稅務上開立統一發票是不同概念,並不代表缺少稅務紀錄。
會計師強調,按照現行制度設計與企業內部控管流程,商品禮券在兌換後必定會被收回或截角,避免再次流通,實務上幾乎不可能發生網傳「重複使用商品禮券」這類情況。
會計師說,如果系統或管理異常導致禮券被重複核銷,公司進銷存紀錄及毛利率必定出現異常,稅務機關在查核時可透過成本帳、營收紀錄、POS資料等進行比對,一旦發現帳實不符,可能要求公司補稅、加計罰鍰,情節嚴重者甚至移送檢調。但在目前的制度和實務運作下,這類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徐重仁自2017年退休,離開全聯經營團隊已近8年
全聯公司於7月29日回覆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商品禮券皆為合法銷售,禮券於購買時即依法開立統一發票,使用時不再開立,完全符合相關稅務規範,絕無逃漏稅情事。另外,前總裁徐重仁已經離職許久,目前與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查核中心檢視《中央社》、《天下雜誌》、《經理人》、《財訊》、《公視新聞網》等歷史新聞報導發現,徐重仁於2014年接任全聯總裁,並於2017年7月1日退出經營團隊,同年9月正式退休,至今離開全聯已近8年。
沒有資料顯示全聯有逃漏稅的情況
查詢財政部台北國稅局官網資訊,(全聯總公司登記於台北市,轄區為台北國稅局),未發現全聯有逃漏稅或重大欠稅紀錄。
另檢視台灣主流媒體《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TVBS》、《三立》、《鏡新聞》、《民視》、《年代》、《台視》等,均無找到全聯涉嫌逃漏稅的相關新聞。
首圖來源:全聯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