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與8月23日為區域立委罷免案投票日。近日社群平台流傳「蔡英文上台後,透明票匭被改為紙箱票匭」、「李進勇把透明壓克力票匭改成不透明的紙箱」等訊息,這些是錯誤訊息。
一、中選會於2014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首度啟用紙箱票匭,與傳統票匭並用,目的是解決票匭儲存保管及維護問題,為馬英九任內首度使用,不是蔡英文任內(2016-2024)啟用。
二、選務專家指出,選務基於匿名原則,不可能使用透明投票箱。依據投票及開票規定,各投開票所會公開查驗投票箱後加封,並在投票結束後開箱開票,讓民眾檢查是否漏開票,不會因為使用紙製票箱就有選務黑箱。
三、選務人員也表示,在投票前及開完票後,均會向民眾公開展示紙製票匭。另外,投開票所還需清點實領票數、未領票數,並與開票結果核對,確認票數,不可能憑空多票或少票。
紙製投票箱於2014年即開始與傳統票箱混用,非蔡英文執政時期才改用;基於匿名原則票匭不可能為透明,投開票所會向民眾公開展示票匭與票數,不會因為票箱材質有「黑箱」。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社群平台流傳多則訊息,內容包含「蔡英文上台後,投票的透明票匭,被改為紙箱票匭,2014年以前就票匭是有透光性的」、「中選會李進勇把透明的壓克力投票箱改成不透明的紙箱,我們投票入票箱,選票會深入底層紙板下」、「7/26將迎接民進黨在2014年改的紙票匭」等相關說法。

查核
查核點一:2014年以前的投票箱是透明的嗎?
選務基於匿名原則,票匭不可能為透明
歷年選舉均可發現「改用透明紙箱、紙製票箱會做票」的傳言,查核中心於第1386號、第2765號查核報告,採訪時任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他指出,基於投票匿名原則,傳統票匭設計為封閉式。傳統票匭材質雖由塑膠、鋁合金、玻璃纖維等構成,但也不是透明的。
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俞振華表示,選務基於匿名原則,投開票匭不可能是透明的。而中選會基於成本、方便考量,從2014年開始,就逐漸使用紙箱投票匭。
查核點二: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啟用紙製票匭?
紙製票匭自2012開始研議,2014年地方選舉時首度取用,並與傳統票匭併行
(一)中選會於2012年12月3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將選舉票匭從金屬、強化玻璃纖維等材料構成的傳統票匭,改為紙製票匭,目的是解決票匭儲存保管及維護問題,並參照國外紙製投票箱的相關資料進行設計。
行政院於2014年9月4日的臉書貼文指出,2014年將首度採用紙票匭,用以補充現行票匭的不足。
根據《年代新聞》、《中央社》、《自由時報》、《ETtoday》、《三立新聞》於2014年11月的報導,中選會公布紙票匭樣品,會在11月底九合一大選首度使用。
(二)查核記者檢視圖庫網站《蓋蒂圖庫》、《TVBS》、《ETtoday》等新聞照片,可找到2014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時就有出現紙製票匭,並與傳統票匭一起混用。
(三)前總統蔡英文首次的當選日期為2016年1月16日,並於同年5月20日就任,可知中選會改用紙製票匭是在前總統馬英九任內,與蔡英文或李進勇無關。

查核點三:網傳紙製票匭下方會藏票是真的嗎?
投票前後均會向民眾展示票匭;開票後也會核算實際領票數與開票結果是否相符
歷年大選選後均出現紙製票箱會藏票的謠言,但事後查證並非事實。
查核中心於第2791號、第2803號查核報告,曾查核紙製投票箱下夾層藏票的說法。新北市選委會副總幹事黃堯章說明,為了保管及搬運方便,目前均使用紙箱票匭,且在投票前及開完票後,均會公開展示空票匭。因此,傳言說會利用紙箱灌票並不合理。
紙製票匭封箱前 依規定須經公開查驗
紙製票匭屢被質疑,但根據「投票及開票程序」(P.3),在民眾投票前,各投開票所會公開查驗投票匭後加封,並在投票結束時開箱開票,也會讓在場民眾檢查是否漏開票,不因投票箱材質有差別對待。
查核中心過去也曾採訪兩名選務人員。熟悉選務的羅姓教師指出,投開票所要藏票難度高,因為每個投開票所的開票數、未領票數都要和當初的領票數吻合,且開票結束後,現場多位選務人員一起比對核算,不可能憑空多票或少票。
另一名北市選務人員則說,投票前,須把紙箱底板抽出,展示給現場的選民看,確認票箱淨空;開完票之後,也必須再把紙板抽出,讓民眾確認紙箱已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