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過後,旭東公司的海上光電浮台遭颱風吹毀,浮具飄散屏東佳冬鄉沿岸。網路流傳訊息指出,浮具殘骸中發現光電板;這是錯誤訊息,網傳物體實為海上案場的步道踏板。
一、經濟部臉書7月8日表示,旭東海上浮台的光電板在颱風前已經拆除,沒有光電板掉到海裡。多個社群粉專擷取經濟部臉書圖卡,聲稱照片出現光電板,質疑經濟部說謊。
二、經與現場影片、照片比對,網傳物體是格狀有空隙的塑料結構,並非由鋁框、玻璃板所組的光電板。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秘書長姜暭先解釋,這是鋪設在水域型光電板間、方便工作人員巡視或檢修的走道踏板,不是光電模組。
三、經濟部與旭東澄清指出,照片物體是以HDPE材質製成的塑料走道踏板,不是網傳說的光電板殘骸。
綜合以上說法,網傳在浮具殘骸中發現光電板,實為「錯誤」訊息,所指物體為旭東海上光電浮台的步道踏板。
【查核聲明】本報告僅針對網傳照片是否出現光電板進行查核,至於旭東公司是否在颱風前拆除光電板,並非查核範圍。
延伸閱讀:【議題觀察室】「消失」的太陽能板 台灣的海上光電路還有多遠要走?
背景
7月6日丹娜絲颱風在嘉義縣沿海登陸,重創中南部地區,也吹毀屏東佳冬鄉海上光電浮台實驗案場,大量塑料浮具7日出現在佳冬沿海,卻不見光電板,引發社會「光電板是否掉到海裡」的討論。
經濟部臉書8日表示,原本設置在浮台的光電板,颱風來臨前都已拆下,沒有掉落到海中,但這番說法並沒有提供廠商施工照片等證據,仍舊無法完全平息質疑。
此時網路開始流傳,聲稱在經濟部公布的現場照片發現光電板殘骸,再度引發網路熱議。
查核
查核點:經濟部臉書圖卡,出現海上光電板殘骸?
錯誤訊息,網傳物體實為海上浮台的步道踏板
(一)因大量浮具飄散到屏東佳冬鄉沿岸,而引發矚目的海上光電浮台案場,為旭東環保科技公司的實驗案場,計畫名稱為「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屬於經濟部能源署補助的能專計畫之一,獲得政府經濟部補助。
不論旭東公司的媒體採訪影片,或者經濟部自己的能專計畫官網中,都證實浮台要放置3120個光電模組。不過經濟部臉書8日表示,原本的光電板在颱風前已經拆除。旭東聲明進一步指出,6月28日至7月4日拆除光電板,來不及拆除的浮台,被丹娜絲吹到岸邊。
多個社群粉專擷取經濟部所發布的圖卡,聲稱照片出現光電板殘骸,質疑經濟部說謊。
(二)與當地居民拍攝的影片比對,可發現網傳所說「格狀物體」在岸邊浮具中隨處可見,從更清楚的影片可看出是格狀有空隙的塑料結構,並非由鋁框、玻璃板所組的光電板。
(三)督導旭東清運浮具的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表示,網傳物體是光電案場的步道踏板,不是光電板,從現場照片可知與光電板完全不同。而清運至今,也沒有發現光電板殘骸。
查核記者檢視旭東公司的媒體採訪影片,在海上浮台之間的確出現格狀的步道。
(四)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秘書長姜暭先協助檢視照片指出,這是鋪設在水域型光電板之間、方便工作人員巡視或檢修的走道踏板,不是光電模組。
(五)經濟部與旭東也都澄清指出,照片物體是以HDPE材質製成的塑料走道踏板,不是光電板。
綜合以上說法,網傳在經濟部照片中發現光電板殘骸,實為錯誤訊息,所指物體為鋪設於旭東海上光電浮台間的步道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