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流傳影片稱一款免費衛星地圖APP可以即時查看即時動態影像;經查證,目前民間商用衛星服務並無提供即時動態影像功能,網傳APP是利用不實影片吸引用戶下載,再靠強迫用戶觀看APP內的大量廣告來賺取收益。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影片來源,發現發布帳號的粉絲專頁分類為「音樂家/樂團」,與APP開發無關,十分可疑,且自2025年7月起持續以多種語言刊登大量廣告,目前仍有逾百則在投放。
二、資安院實測網傳APP後發現,APP的運作並不像廣告中這麼順暢,反而是塞了許多廣告,一直中斷地圖服務,而且並未如廣告內容一般提供動態即時影像,研判是利用不實影片吸引用戶下載,再靠強迫用戶觀看APP內的大量廣告來賺取收益。
三、衛星影像及遙測資料處理業者表示,民間商用衛星僅能拍攝靜態照片,並無即時動態影像功能;若需小範圍動態影像,目前是透過無人機拍攝,而非衛星。
四、資安專家提醒,民眾下載任何APP前都要先看評價、仔細檢查訂閱條款、免費試用後立即取消,並選擇知名的APP開發商,較有保障。
商用衛星目前沒有提供即時動態影像,網傳影片介紹的衛星地圖APP也無此功能,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內容為介紹一款免費衛星地圖APP的功能,稱「可以透過衛星查看世界上各個城市、可以看到街道甚至是自己的房子」,當衛星地圖拉近後,就切換成街道有人在走動的俯瞰視角的即時影像。
查核
查核點:網傳衛星地圖APP可看見即時動態影像?
網傳衛星地圖APP影片是某粉絲專頁刊登的廣告
查核中心檢視發布網傳影片的臉書帳號,發現其粉絲專頁僅有1042人追蹤,且粉專分類為「音樂家/樂團」,與APP開發毫無關聯,十分可疑。
進一步檢視粉專資訊透明度,可見到該粉專正在刊登廣告;接著再點入廣告資料庫,則可發現該粉專自2025年7月31日起在臉書使用多種語言、大量刊登網傳衛星地圖APP相關廣告,目前仍在刊登中的廣告就有140則。
實測網傳APP發現並無即時動態衛星影像,且充斥大量廣告
查核中心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戴毓辰協助實測網傳衛星地圖APP,發現該APP的運作並不像廣告中這麼順暢,反而是塞了許多廣告,用戶幾乎每按一個按鍵,就會跳出一個廣告;經實測,在開啟APP並觀看長達2分鐘的廣告後,才終於能進入衛星地圖頁面,但緊接著又會跳出另一個廣告中斷地圖服務,而且並未如廣告內容一般提供動態即時影像。
戴毓辰說明,目前民間商用衛星確實沒辦法做到即時動態影像的街景服務,這個APP很有可能是利用不實影片吸引用戶下載,再靠強迫用戶觀看APP內的大量廣告來賺取收益;坊間許多免費工具或手遊APP,也都是用同樣模式營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APP會強制要求取得用戶的地理位置,如果不給權限就不能使用,這和一般地圖APP有所不同;他指出,正常的地圖APP並不會強制要求取得用戶位置,且就算用戶不開放權限,也僅是無法規畫路線導航,但基本的地圖功能應該都能使用才對。
民間商用衛星服務並無即時動態影像功能
查核中心詢問專門處理衛星影像及遙測資料的國內業者鉅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鉅網資訊表示,目前商業用途的民間衛星並沒有攝影機錄影或即時動態影像功能,因為動態影像的檔案過大,無法做到即時傳輸;大部分商用衛星一天對同一個地方拍1-2張照片,其傳輸量就差不多到極限了。
鉅網資訊說明,衛星照片主要用於大範圍的偵測,若是小範圍的偵測且要捕捉動態影像,目前會使用無人機拍攝。綜合以上,民間商用衛星目前沒有提供即時動態影像,影片裡的衛星地圖APP也並無這項服務;該APP是利用不實影片吸引用戶下載,再靠強迫用戶觀看APP內的大量廣告來賺取收益。
補充資料
當心下載到藉機收取高額訂閱費的「剝皮軟體」
資安專家劉彥伯表示,有另一種被稱為Fleeceware的手機APP也常會利用虛假廣告、免費下載來吸引用戶,中文叫做「剝皮軟體」或「訂閱詐騙」;它不是傳統病毒或木馬程式,所以很難被防毒軟體發現,用戶下載後通常會造成一定的財物損失。
劉彥伯指出,「剝皮軟體」常見特徵如下:
1. 在Google Play或App Store上架看似正常的應用程式,例如AI功能、照片濾鏡、星座占卜、手電筒、地圖工具等。
2. 提供免費試用期,但在試用期結束後,會自動轉換成非常昂貴的訂閱制,例如一週就要收取數十美元。使用者往往因為忘記取消訂閱或沒有注意條款,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持續被收取高額費用。
3. 軟體本身功能很普通、甚至很差,但藉由用戶不熟悉訂閱功能來「收割」用戶賺錢。
他表示,「下載次數」並不能當作判斷「剝皮軟體」的依據,建議民眾下載任何APP前都要先看評價、仔細檢查訂閱條款、免費試用後立即取消,並選擇知名的APP開發商,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