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圖片「裴洛西摔傷,倒在病床上滿臉病容」?

這是由AI生成,不是真實影像

  • 錯誤
  • 國際

發佈:2024-12-19

更新:2025-02-06

報告編號:3393

記者:曾慧雯

責任編輯:陳偉婷

  • 錯誤
  • 國際

發佈:2024-12-19

報告編號:3393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近日網路流傳一張疑似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躺在病床上的圖片,其實這是由AI生成,不是真實影像。
一、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隨美國國會代表團前往盧森堡,於12月13日出席一場活動時摔倒受傷,已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其辦公室與國際主流媒體均未發布任何裴洛西受傷的影像。
二、無論是利用AI生成圖片檢測工具「Hive Moderation」,或是協請AI專家以AI偵測平台辨識,都有高機率為AI生成的圖片,並非真實影像。
專家也表示,將圖片放大後,用肉眼可以看出破綻,例如頭髮與背景融在一起、病人服上面每個點點圖案的形狀都不太一樣,與常理不符等。
傳言使用AI生成圖片並錯稱為裴洛西躺病床,因此,為「影像變造」的錯誤訊息。

背景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辦公室於12月13日發表聲明稱,84歲的裴洛西在盧森堡出席一場正式活動時摔傷,已住院住療。據國際媒體報導,裴洛西已在14日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

12月14日起,社群媒體開始流傳一張疑似裴洛西躺在病床上的圖片,並搭配文字訊息稱「佩洛西摔得很嚴重,在床上以淚洗面」、「平時你們看到的都是那個風姿風采化了濃妝的佩落斯,今天看到的是一個睡在病床,滿臉病容的佩落斯」等。

此外,也有中國媒體將這張圖片用於新聞報導,並壓上「84歲佩洛西從大理石樓梯摔下,臀部受傷可能需要手術」等語句。

圖1-2:社群平台、中國媒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1-2:社群平台、中國媒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網傳圖片是真的嗎?

裴洛西在盧森堡出席活動時摔傷住院,但官方未公布任何影像

根據國際通訊社及媒體如《美聯社》、《路透社》、《BBC》、《CNN》、《CBS NEWS》、《ABC NEWS》的報導,12月13日,現年84歲的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隨國會代表團赴盧森堡出席活動時摔傷臀部,已入院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目前復原情況良好。

檢視裴洛西辦公室官網及國際主流媒體報導,截至目前為止,均未發布任何裴洛西受傷入院後的影像。

網傳圖片為AI生成

(一)查核中心利用AI生成圖片檢測工具「Hive Moderation」檢查網傳圖片,發現有高機率為AI生成影像,並非真實照片。

圖3:以「Hive Moderation」檢測發現網傳圖片有極高機率為AI生成(紅框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所加)
圖3:以「Hive Moderation」檢測發現網傳圖片有極高機率為AI生成(紅框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所加)

二)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副教授許志仲協助查核中心使用成大ACVLab「DeepFake Detection 深偽偵測」工具檢測網傳圖片,判斷應由AI生成,不是真實影像。

許志仲表示,以肉眼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例如病人服上的點點圖案,放大仔細看可發現每一個點的形狀都不太相同,這是違反常理的。他說明,基於常識,人們可能會知道某些東西會具有一致性(例如病人服上的點點應該都是相同的),但生成模型卻可能會產生不一致的生成結果,這種「內容不一致性」就是滿明顯的線索。

此外,網傳圖片中,頭髮與背景交界處出現模糊、融合的狀況,也是AI生成圖片常見的「生成瑕疵」。

圖4:網傳圖片的破綻包括頭髮與背景融在一起、病人服上面每個點點圖案的形狀都不太一樣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
圖4:網傳圖片的破綻包括頭髮與背景融在一起、病人服上面每個點點圖案的形狀都不太一樣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
  • 【破解社群傳染病焦慮】台灣群體免疫高!麻疹小規模流行 沒有大疫情
  • 全球事實查核社群致馬克祖克柏的公開信
  • 尚無科學證據顯示吃大蒜可殺死寄生蟲
  • 傳言將真實的銀行通知信件誤認為詐騙信件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