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日前強震導致慘重傷亡。有台灣媒體報導指出「美國地質調查所測得地震將地表撕出一條650公里裂痕」等內容,這是錯誤訊息。美國官方機構並未發布此訊息,美國、台灣、德國等地震機構研判,此次緬甸地震地表破裂長達近500公里。
一、檢視美國地震調查研究所(USGS)網站,並沒有網傳報導宣稱的「地表出現650公里裂痕」訊息。USGS透過地震前後衛星照等訊息,判斷地表破裂範圍長度約460公里。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分析,緬甸地震造成南北破裂長度超過400公里。台灣地震科學中心(TEC)則研判地表破裂長度近500公里。
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指出,不同單位研判的地裂長度取決於其當時取得的資料,不同資料自然會有不同的研判結果,但從這些單位判斷的地裂長度都是近500公里。
二、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表示,美國USGS沒有發布緬甸地震造成650公里地裂的資訊。
此外,檢索國際通訊社、英美主流媒體,也查無網傳媒體報導地裂650公里的消息來源。
緬甸地震確實造成地表破裂近500公里,但美國地調所沒有發布過地裂650公里的資訊。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緬甸3月28日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造成重大傷亡。有台灣媒體報導稱「美國地質調查所估計,死亡人數將超過萬人,而現在測得地震將地表撕出一條650公里裂痕,超過台灣南北長度的1.6倍」、「地表裂痕650公里」。
查核
查核點:網傳報導「美國地調所測得緬甸地震地表出現650公里裂痕」是真的嗎?
(一)查核記者檢視傳言提及的美國地震調查研究所(USGS)網站,並沒有網傳報導宣稱的「地表出現650公里裂痕」訊息。根據USGS公布的訊息,USGS的科學家透過比對地震前後的衛星照片,加上人工繪圖,判斷地表斷層破裂的範圍。初步結果顯示,這次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長達約460公里(290英里),跟USGS根據全球地震資料建立的滑移模型最新估算結果一致。
另根據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分析,這次地震從震央附近的實皆(Sagaing)和曼德勒(Mandalay)開始,斷層破裂向北與向南兩個方向擴展。北向破裂在約30秒後停止,終點距離震央約 100 公里;南向破裂則持續約80秒,長度超過330公里,最終整體破裂長度超過400公里。
(二)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建富、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受訪時均表示,並未看見USGS公開發布這次緬甸地震造成650公里地裂。
吳建富說,各單位會根據他們手上看到的資料推估地裂程度,據台灣地震科學中心(TEC)研判,這次緬甸地震,斷層地表破裂長度近500公里。
吳建富指出,不同單位研判的地裂長度取決於其當時取得的資料,不同資料自然會有不同的研判結果,但從這些單位判斷的地裂長度都是近500公里。
(三)檢索國際通訊社(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英、美主流媒體(衛報、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均沒有出現網傳媒體報導緬甸地震地裂650公里的訊息。
補充資料
地震斷層長度與規模的關係
顏宏元指出,地震規模與斷層長度之間雖有一定關聯,但並非完全成正比。一般來說,規模7.5的地震可能涉及100至200公里的斷層破裂,而規模8.0的地震則可能延伸至400至500公里。不過,影響地震能量釋放的因素除了斷層長度,還包括斷層的深度與滑移量。
顏宏元說,1999年921地震的斷層破裂延伸至地表,因此可直接觀測到破裂帶;但像2016年2月6日美濃地震那樣的深層盲斷層破裂,並未在地表形成明顯斷層,只能透過餘震分布與地層變形間接推估其破裂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