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潰壩,大量泥水淹覆花蓮光復鄉,造成嚴重傷亡和災損。衛福部於25日啟動捐款專戶、協助救災,但網路有說法稱,「各位不想捐給花蓮縣政府,以為捐給衛福部比較好,最後衛福部一樣給花蓮縣政府」。賑災基金會表示,善款專款專用,必須符合捐助目的,事後也要核銷,不是直接把一大筆錢送給地方自由運用。
一、衛福部轄下公設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啟動公益募款「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自25日起接受外界捐款。
二、賑災基金會表示,專戶的善款不是直接把一大筆錢送給地方政府、任由他們自行花用,而是必須專款專用,符合救助目的才會給錢,地方執行者也必須檢附單據、造冊核銷。除了地方政府,專款也可專案補助有需求的民間團體。
賑災基金會是財團法人,捐款收入和支出都會公告也有財報、會計師查核報吿可供外界檢驗。
三、聯合勸募表示,協助收受民眾專款的平台,依法都必須取得勸募許可,且定期公開收支、財報、徵信,且要經會計師查核,民眾可透過這些方式檢視捐款單位的可信度。
針對網路出現的募款訊息,聯合勸募說,民眾若要捐款,應選擇合法、合規的管道比較有保障。
網傳說法片面解釋衛福部募款專戶運作,引起大眾對專戶募款的想像與疑惑,忽略專戶需專款專用、實際協助在地受災者,且有後續的稽查、徵信過程。網傳說法可能引人誤解。
背景
因應花蓮光復鄉災情,衛福部24日晚間宣布,所轄公設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啟動公益募款「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募款專案」,自25日起接受外界捐款。
花蓮縣長徐榛蔚24日傍晚也在臉書發文,宣布花蓮縣府設立「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專戶」,但根據新聞報導,徐榛蔚臉書貼文發布後,遭到部分網友質疑將善款交由縣府管理是否安全,並表示寧可捐物資或透過其他基金會管道直接協助災民,引起社群討論。目前徐榛蔚臉書並無募款專戶貼文。
也有網友25日於社群平台Threads貼文指出,「各位不捐款給花蓮縣政府,以為捐給衛福部會比較好,最後衛福部還是一樣會給花蓮縣政府啦」,也引起社群轉傳;也有網友在衛福部募款帳號臉書貼文內提問:衛福部收到錢後會交給花蓮縣政府統籌處理嗎?
查核
查核點:衛福部募款專戶運作方式
(一)根據衛福部新聞稿說明,基於災害救助精神,衛福部所轄公設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依照公益勸募條例規定設立勸募專戶,接受國內外捐款,捐款將專款專用於馬太鞍堰塞湖災害相關的援助、緊急醫療及復原重建項目,協助受災地區及民眾度過難關。勸募期間為114年9月25日至10月24日止,預募金額為新台幣5億元。
(二)賑災基金會25日回應查核中心詢問時表示,一般民眾可能不清楚善款的執行方式,或許會想像賑災的善款直接把一大筆錢交給地方政府自由運用,這是不會發生的事情。
基金會說,當重大災難事件發生,賑災基金會成立捐款帳戶後,必須「專款專用」,支出必須符合募款原則,用於災害救助、緊急醫療和復原重建。設定好原則後,由瞭解地方需求的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執行造冊、檢附證據來申請,再由賑災基金會審核、確認單據是否符合所需,必需要能核銷才會給錢。
基金會表示,有時候災難範圍大、有急迫性,基金會也可能先預撥一筆錢先讓地方政府使用,但仍必須符合使用原則並要能核銷,若無法核銷,也會要求重送資料或返回款項。善款除了用於地方政府,也會依需求另有「專案賑災」,直接補助地方民間團體。賑災基金會是財團法人,款項支配也都必須於財報公開,也都可供外界檢驗。如果民眾對捐款的使用有任何問題或疑慮,都歡迎直接撥打客服專線(02)77028028,會有專人協助解答。
基金會表示,因為災難就發生在花蓮,善款一定會交由地方執行、支持地方的災民,公務流程都會有一定的程序、也會有層層的把關,只要把機制建立好、確定執行的原則和做好後續的檢查和核銷,賑災基金會也是在一次次的專戶執行成果,取得公眾的信任。
(三)聯合勸募協會表示,募款專戶是民眾交付善款的平台,專戶應做到定期公開收支明細,也必須公開徵信,也會有會計查核,依循公益勸募條例的法規處理。民眾若檢視賑災基金會官網,可以發現該網站都有列出徵信、財報和會計查驗等資料。
聯合勸募表示,除了專戶運作單位必須依法行事,民眾當然也會期待,每一分善款都用在該用的地方,且實際看到捐助前後的變化及成果,執行成果也可以公布的更加透明,讓大眾可以共同監督。
針對災後網路募款,聯合勸募表示,災後協助很重要的是資源盤點、確認需求,如果沒有盤點,大眾的愛心物資急湧而入,反而可能造成第一線的困難。建議民眾若要捐款,優先找合法合規的單位,比較能確保款項的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