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圖片「這花叫紅臉貓蘭」、「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
【錯誤】網傳圖片「這花叫紅臉貓蘭」、「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7版】
一、查核中心觀察到,「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的文字傳言版本,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並搭配不同花卉圖片,例如2022年流傳時就搭配生長於拉丁美洲的猴面小龍蘭照片,查核中心也曾查核過此傳言。
二、植物專家表示,世界上不存在網傳圖片裡的植物,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卉。
三、影像專家表示,網傳圖片有很明顯的3D或電腦繪畫痕跡,應該是用比較初階的AI繪圖製作,破綻包括缺乏葉子或花瓣的紋路等實體細節、主體的動畫感強烈、畫面景深不自然、前後景光影不協調等。
但專家也提醒,透過較高階的AI繪圖版本或是讓AI大量練習,就有可能克服以上問題,做出以假亂真的圖片,未來媒體識讀難度也會提升。
四、隨著AI製圖工具普及,網路上愈來愈多AI生成圖片且類型繁多,從花卉、動物、明星到政治人物等,也意味著民眾面對網路影像愈要謹慎。專家建議,民眾若收到照片或影像時,可檢視內容有無不自然或不合理之處,並比對媒體新聞報導是否有相關訊息。
網傳圖片為AI製圖,並非真實花卉,世界上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喔)
背景
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近期大量流傳多張花卉圖片,並搭配文字訊息指稱為
「喜马拉雅山上的灵猴花开了,据说二十年才开一次。……」
也有的文字版本聲稱「像貓的花,這花夠神奇又漂亮,叫红臉貓蘭……」。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3: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4: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稱「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這花名為紅臉貓蘭」,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花卉圖片,發現其中有一張圖片的右下角有標註一社群平台帳號。
該帳號在自我介紹處有清楚寫明「分享Ai绘画作品」,而一則發布於2023年6月6日的貼文「听说大山里又发现了奇花,你们说像猫咪的脸吗?」裡,就有出現網傳圖片,且該帳號在文章下方也有留言「文章开头已经写了Ai绘画 其实画的本意就是看了开心就好」,可知此圖片為AI生成,並非真實的花卉。
(二)查核中心採訪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郭睿軒。郭睿軒檢視網傳圖片後表示,世界上並不存在網傳圖片裡的植物,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卉。
郭睿軒說明,依植物生理來說,絕大多數的花除了花瓣,還有花萼、雄蕊及雌蕊等構造,但從網傳圖片裡卻完全看不到花萼、雄蕊及雌蕊,不太合理。
此外,郭睿軒也指出,這類傳言經常都是拼湊多張模樣差異甚大的花卉圖片,再宣稱是同一種花,這也是不合理的地方。他說,同一種花可能會因為地區性而有一點點不一樣,但差異不會這麼大。
綜合以上,植物專家表示世界上不存在網傳圖片裡的植物,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卉。根據其中一張網傳圖片可追溯到一個專門分享AI繪圖作品的帳號,因此可合理懷疑網傳一系列「靈猴花」、「紅臉貓蘭」圖片為AI生成。
爭議點二、網傳圖片是如何做出來的?有哪些破綻?
(一)查核中心請《報導者》攝影部主任黃世澤協助檢視網傳圖片。黃世澤表示,這組圖片有很明顯的3D或電腦繪畫痕跡,應該是用比較初階的AI繪圖製作,破綻包括缺乏實體細節、主體的動畫感強烈、畫面景深不自然、前後景光影不協調等。
黃世澤說明,所謂「實體細節」指的就是實際物品的細節,例如葉子或花瓣的紋路等,如果是實際照片,就會拍出這些紋路細節等;然而,網傳照片的細節都像是被抹除過一樣,與其說是照片,反倒更像繪畫。
此外,網傳照片的主體部分(長得像臉的花)異常清晰,就像畫作。黃世澤說,網傳圖片中有一張看起來像是兩顆紫色貓頭,如果鏡頭焦點在下方較近的那顆貓頭,中間那顆的位置應該更偏後方,且因為在景深外而略微模糊,但實際上卻是兩顆貓頭同樣清晰,圖片景深不自然。
圖5:AI製圖破綻
黃世澤表示,網傳的初階AI製圖破綻百出,一般人初看時會認不出,也許是已經習慣手機模擬的景深與美肌模式。如果是使用高階一點的AI繪圖版本,應該都可以克服上述破綻,未來民眾識讀也會更困難。
黃世澤舉例說,前陣子他試用Adobe的Photoshop beta版,可依照作者的實際照片去修改、擴圖,方式是框選範圍後下文字指令,AI會給予一些修圖結果供選擇,不滿意還可以再試。一個指令就可去掉背景或塗掉不要的雜物已經是最基本功能,直接更改照片內容也是很容易的事,過去要靠手工花很多時間修改調整的部分,現在幾秒鐘就能解決,工具愈來愈方便,但在媒體識讀上,也會更加真假難辨。
(二)查核中心採訪淡江大學人工智慧學系特聘教授張志勇,他表示,要利用AI生成花卉等圖片,大部分會先拿真正的花卉照片給AI學習,告訴AI真正的花長這個樣子,例如一次給AI十種花的照片做為學習目標,直到AI經過多次練習,已能抓出花朵的元素與特色後,生成的花卉圖片就能以假亂真了。
綜合以上,專家表示,網傳圖片有很明顯的3D或電腦繪畫痕跡,應該是用比較初階的AI繪圖製作,破綻包括缺乏實體細節、主體的動畫感強烈、畫面景深不自然、前後景光影不協調等。
但專家也提醒,透過較高階的AI繪圖版本或是讓AI大量練習,就有可能克服以上問題,做出以假亂真的圖片,未來媒體識讀難度也會提升。
爭議點三、傳言流變為何?
查核中心觀察到,「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據說二十年才開一次」的文字傳言版本,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並搭配不同花卉圖片,例如2022年流傳時就搭配生長於拉丁美洲的猴面小龍蘭照片,查核中心也曾查核過此傳言,並發布第1589號查核報告。
隨著AI技術的普及,網路上越來越常出現錯把AI生成圖當真的傳言,例如2023年6月間流傳的最新版本靈猴花、紅臉貓蘭圖片,就是由AI生成,並非真實植物的照片。
爭議點四、網路上還流傳哪些類型的AI圖片?
隨著AI製圖工具普及,網路上愈來愈多AI生成圖片且類型繁多,從花卉、動物、明星、政治人物等,也意味著民眾面對網路影像愈要謹慎。
如查核中心在第2394號查核報告查過一系列聲稱為「白鷺蘭」的圖片。蘭花專家表示,網傳圖片中的植物並不存在於世界上,圖片裡也不是真正的白鷺蘭。
AI影像專家表示,網傳圖片每一張都具有AI製圖的痕跡,且圖片裡的植物生理結構不合理,例如花與莖分離、浮空,且充滿細碎、具有視覺重複性的細節處理,這些都是AI製圖特徵。
另外,近期也熱傳知名男星湯姆克魯斯和特技替身演員合影的照片,內容是3位長相神似湯姆克魯斯的人,部分媒體甚至把傳言圖片當作新聞素材報導。
查核中心在第2435號查核報告中追溯照片源頭,發現網傳圖片原始出處為一位臉書用戶,他發文表示自己使用Midjourney的AI繪圖生成這些圖片純屬娛樂效果,沒想到會在網路爆紅。
此外,檢視網傳照片也可見到有不少破綻,包括:人物皮膚融入襯衫領子、手指比例不正常、耳朵形狀怪異、吊燈融入頭髮、身體肌肉出現不自然扭曲等。
專家表示,AI製圖的能力愈來愈強,民眾不能完全仰賴AI偵別工具程式判別,得靠多種方式來交叉查證,才能區辨訊息真偽。建議民眾若收到照片或影像時,可檢視內容有無不自然或不合理之處,並比對媒體新聞報導是否有相關訊息。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7版】
一、查核中心觀察到,「喜馬拉雅山上的靈猴花開了」的文字傳言版本,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並搭配不同花卉圖片,例如2022年流傳時就搭配生長於拉丁美洲的猴面小龍蘭照片,查核中心也曾查核過此傳言。
二、植物專家表示,世界上不存在網傳圖片裡的植物,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卉。
三、影像專家表示,網傳圖片有很明顯的3D或電腦繪畫痕跡,應該是用比較初階的AI繪圖製作,破綻包括缺乏葉子或花瓣的紋路等實體細節、主體的動畫感強烈、畫面景深不自然、前後景光影不協調等。
但專家也提醒,透過較高階的AI繪圖版本或是讓AI大量練習,就有可能克服以上問題,做出以假亂真的圖片,未來媒體識讀難度也會提升。
四、隨著AI製圖工具普及,網路上愈來愈多AI生成圖片且類型繁多,從花卉、動物、明星到政治人物等,也意味著民眾面對網路影像愈要謹慎。專家建議,民眾若收到照片或影像時,可檢視內容有無不自然或不合理之處,並比對媒體新聞報導是否有相關訊息。
網傳圖片為AI製圖,並非真實花卉,世界上也沒有名為靈猴花、紅臉貓蘭的花,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