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錯誤】網傳「這是日本人發明的壓力測試圖」?

事實查核報告#2402

【錯誤】網傳「這是日本人發明的壓力測試圖」?
發布日期/2023-05-31 09:53:56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1版】

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自5月26日起大量流傳一張圖卡,聲稱是日本人發明的壓力測試圖。

經查:

一、網傳圖卡的設計者為日本立命館大學總合心理學部教授北岡明佳,2019年9月18日他在個人網站發表這張旋轉錯覺圖,並表明「視覺錯覺與壓力無關」。

二、專家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看圖會旋轉和壓力有關,比較有可能的解釋是和眼球顫動,以及大腦對於不同亮度、不同對比度的處理速度有關,因而讓大腦誤以為這些資訊在移動。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自5月26日起流傳一張圖卡,指稱:

「這是日本人發明的壓力測試圖,看圖若不旋轉,表示正常!若稍為旋轉表示有些壓力!若是快速旋動,就得看醫生了!」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傳言稱「這是日本人發明的壓力測試圖,看圖旋轉越快代表壓力越大」,是真的嗎?網傳圖卡來源為何?

(一)查核中心將網傳圖卡利用google以圖反搜,可查到北岡明佳的錯覺網站,從網站上的介紹可知北岡明佳為日本立命館大學總合心理學部教授。

根據立命館大學官網上的簡介,可得知北岡明佳主要從事知覺方面的實驗心理學研究,其大部分研究對象為顏色錯覺、運動錯覺和形狀錯覺等各種視覺錯覺。他也設計視錯覺,並將大量視覺錯覺內容上傳到網路。

從北岡明佳的視覺錯覺網站首頁點入「回転錯視(旋轉錯覺)」分類,即可看見一系列旋轉錯覺圖,包括與網傳圖片相同的「旋轉紅蛇組合 2 x 2」,圖片描述為「環似乎緩慢或快速旋轉」。

除了這張圖以外,北岡明佳還上傳另一張有壓字的版本,該圖卡表明「Visual illis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tress. Akiyoshi Kitaoka, September 18, 2019(視覺錯覺與壓力無關。北岡明佳,2019年9月18日)」

圖3:網傳圖卡設計人北岡明佳教授表示,視覺錯覺與壓力無關。

(二)查核中心採訪專精腦科學的台大心理學系副教授謝伯讓。他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看圖會旋轉和壓力有關;比較有可能的解釋是和眼球顫動,以及大腦對於不同亮度、不同對比度的處理速度有關,因而讓大腦誤以為這些資訊在移動。

謝伯讓表示,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探討「旋轉蛇」錯覺圖片。他在文章裡指出,「旋轉蛇」圖片在網路上流傳很久了,謠言說是壓力越大旋轉越快,但事實是,目前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上述的「壓力說」。

謝伯讓表示,這種「邊緣飄移錯覺(peripheral drift illusion)」,是在 Fraser & Wilcox (1979) 的論文中最先提出,後來被日本立命館大學心理學教授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發揚光大。

謝伯讓在文章裡歸納,雖然仍不清楚造成這種視覺錯覺的詳細機制,但目前可能的解釋有三:

第一是眼球顫動所致。人類的眼睛在移動時,可能會干擾視覺訊息的分析,即使人類定住眼睛凝視事物時,也會有微小的眼球顫動,這些都可能會干擾視覺訊息,讓人產生錯視。

第二是大腦對於不同亮度的處理速度不同,因而讓大腦誤以為這些資訊在移動。例如,可能大腦處理黑色的速度快於白色,就會誤以為是黑色往白色移動。

第三是大腦對於不同「對比度(contrast)」的處理速度不同,因而讓大腦誤以為這些資訊在移動。

(三)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院長阮啟弘表示,網傳圖卡是日本教授北岡明佳所發明的「會旋轉的蛇 (rotating snakes illusion)」,學界認為這個幻覺與眼球運動有關,如果來回注視這些圖片,會比較容易看到圖片的旋轉。 

阮啟弘表示,不管是這個視幻覺的創作者北岡明佳,或是其他的科學家,都沒有把這張圖卡與壓力產生關聯,因此這則傳言是沒有根據的。

阮啟弘說明,有研究分析指出,人們之所以會產生旋轉幻覺,跟大腦在解釋圖片中不同/不對稱的亮度的組合有關係,視網膜上有一些感光細胞對於亮度/動作比較敏感, 而眼球在運動的時候,也會影響這些感光細胞的知覺,進而產生動作的幻覺。

綜合以上,網傳圖卡的設計者為日本立命館大學總合心理學部教授北岡明佳,他發表這張旋轉錯覺圖有表明「視覺錯覺與壓力無關」。

專家也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看圖會旋轉和壓力有關,比較有可能的解釋是和眼球顫動,以及大腦對於不同亮度、不同對比度的處理速度有關,因而讓大腦誤以為這些資訊在移動。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1版】

一、網傳圖卡的設計者為日本立命館大學總合心理學部教授北岡明佳,2019年9月18日他在個人網站發表這張旋轉錯覺圖,並表明「視覺錯覺與壓力無關」。

二、專家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看圖會旋轉和壓力有關,比較有可能的解釋是和眼球顫動,以及大腦對於不同亮度、不同對比度的處理速度有關,因而讓大腦誤以為這些資訊在移動。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 2023/6/1】更新爭議點(三)新增專家說法。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