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國際

【錯誤】網傳「紐約地鐵槍擊影片,死傷都是中國人」?

事實查核報告#1976

【錯誤】網傳「紐約地鐵槍擊影片,死傷都是中國人」?
發布日期/2022-10-18 07:16:1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0/18版】

傳言影片為2018年德國警方在科隆波昂機場進行反恐演習,並非真實槍擊事件。

傳言挪用過去的演習影片,虛構捏造為紐約近期發生地鐵槍擊事件,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臉書2022年10月17日流傳一段文字搭配影片,傳言文字稱:「纽约地铁枪击,死伤都是中国人,视频看,大多数是学生。」網傳影片長度30秒,內容是有人拿著槍枝在公共場所對著人群掃射,伴隨著開槍聲音。

推特也有流傳網傳影片,傳言文字為「网传,纽约地铁发生枪击案,目标以华人为主…」、「据说是刚不久纽约地铁枪击事件,死伤许多人,歹徒还来回补枪…」;另有版本文字為「美国北卡州枪击案」。

傳言影片也在通訊軟體流傳。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稱「紐約地鐵槍擊」,傳言所附影片為何?是發生於紐約的槍擊案嗎?

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影片,開頭畫面左上角出現一告示牌,內容有飛機降落符號與「Ankunft Arrival B.C」字樣,透過翻譯軟體得知「Ankunft」為德文,為中文「降落」意思。

查核中心接著以「Ankunft Arrival B.C」檢索網路Goolge圖片,先是找到圖庫網站「imago images」發布於2020年4月20日德國西北部科隆波昂機場(Koeln Bonn Airport)照片,內容出現的告示牌中的飛機降落符號與「Ankunft Arrival B.C」字樣,均與傳言影片出現的告示牌截圖相同。

查核中心再以「Koeln Bonn Airport」檢索網路Goolge圖片,找到圖庫網站「alamy」發布於2017年9月24日德國科隆波昂機場B航站(Terminal B)照片。經比對,網傳影片中出現的告示牌、樓梯、柱子、電子佈告欄、招牌等,均與圖庫網站德國科隆波昂機場照片相符。

因此,傳言影片經查地點為德國科隆波昂機場,而非紐約地鐵。


圖3:比對網傳影片截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圖4:比對網傳影片截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圖5:比對網傳影片截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圖6:比對網傳影片截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爭議點二、網傳影片「紐約地鐵槍擊」,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在爭議點一查證傳言影片地點為德國科隆波昂機場,透過關鍵字檢索網路,找到《美聯社》2018年11月21日發布標題〈德國警方在科隆波昂機場進行反恐演練 〉新聞,內容顯示,由於對伊斯蘭極端分子構成的威脅的持續擔憂,德國警方在科隆波昂機場進行大規模反恐演習。

檢視報導使用的新聞照片,經比對網傳影片截圖,兩者完全相符,均是飾演槍手的兇嫌在手扶梯旁以槍指向躺在地上扮演傷者的演習人員。

因此,傳言影片為2018年德國警方在科隆波昂機場進行反恐演習,並非真實槍擊事件。


圖7:比對網傳影片截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0/18版】

傳言影片為2018年德國警方在科隆波昂機場進行反恐演習,並非真實槍擊事件。

傳言挪用過去的演習影片,虛構捏造為近期紐約地鐵槍擊事件,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近期紐約地鐵槍擊案事件?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2022年4月12日紐約地鐵布魯克林36街車站發生槍擊案,造成23人受傷,其中10人是槍傷。

參考資料

imago-images

alamy

AP〈German police conduct anti-terror drill at Cologne airport〉

VOA〈紐約地鐵槍擊案嫌疑人被捕〉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