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錯誤】網傳影片:「煙鳥都是叫六聲,第七聲吐煙,奇喔!」?

事實查核報告#1970

【錯誤】網傳影片:「煙鳥都是叫六聲,第七聲吐煙,奇喔!」?
發布日期/2022-10-17 09:09:07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0/17版】

一、經以圖反搜及協請專家檢視影片,網傳影片中的鳥是南美洲裸喉鐘雀的雄鳥,並非煙鳥。

二、專家表示,裸喉鐘雀並非刻意吐煙,而是因為影片拍攝時氣溫低,鳥類體溫又高,因此當裸喉鐘雀大聲鳴唱時,會呼出體內熱氣,熱氣遇冷空氣凝結成小水滴,看起來就像是吐出白煙。

三、專家表示,裸喉鐘雀沒有「叫六聲第七下吐煙」的規律,也不見得會連叫七聲,且影片有剪輯痕跡,應為同一段影片重複播放。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10月15日起流傳一段長30秒的影片,內容為一隻身體白色、面部與喉部均為藍綠色的鳥站在樹枝上發出響亮叫聲,連叫數次後,從張大的鳥嘴中冒出一股白煙。影片並搭配文字描述如:「煙鳥都是叫六聲,第七聲吐煙,奇喔!」、「煙鳥 你可能見過吸煙的男人、女人是青春或小孩,但不是鳥!! 看到這美麗的天然煙鳥….煙鳥都是叫六声第七下吐煙真奇怪喔」、「友人傳來稀有印度煙鳥」等。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網傳影片中的鳥是什麼鳥?傳言稱是「印度稀有煙鳥」、「叫六聲第七下吐煙」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擷圖以圖反搜,可查找到這種身體白色、面部及喉部均為藍綠色的鳥類,是一種生長在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的「裸喉鐘雀(Bare-throated Bellbird,學名Procnias nudicollis)」的雄鳥,叫聲響亮,具有金屬敲擊的音色,聽起來像錘子敲鐘。

在全世界最大的鳥類資料庫eBird中搜尋,也可以找到關於裸喉鐘雀的介紹、照片及影片,其中有數支影片均有拍到裸喉鐘雀張嘴吐出白煙的畫面。

(二)查核中心請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秘書長呂翊維協助檢視網傳影片。呂翊維表示,影片中的鳥是居住在南美洲森林裡的裸喉鐘雀雄鳥,世界上並無名為「煙鳥」的鳥類。

呂翊維說,牠並不是刻意吐煙,而是在叫。鳥類的體溫比人類高,吐白煙是因為影片拍攝時氣溫低,當裸喉鐘雀大聲鳴唱時,會呼出體內熱氣,熱氣遇冷空氣凝結成小水滴,看起來就像是吐出白煙。

呂翊維指出,鳥類的鳴唱都有其目的,通常是為了求偶或宣示領域,而根據資料,裸喉鐘雀的雄鳥具有強烈的領域性,會站在很高的枝頭鳴唱,其叫聲已經接近吼叫,是南美洲音量數一數二宏亮的鳥類。

呂翊維表示,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當裸喉鐘雀發出連續、間隔較短的叫聲時,就沒有吐出白煙,但只要叫得大聲、呼出比較大一口氣時,白煙就很明顯。而這就跟人類冬天時呼氣會有白煙的原理相同,也就是說,只要氣溫夠低、環境條件符合,任何恆溫動物應該都有機會吐出白煙,這是正常的物理現象。

他也補充說,2019年一項攝影獎的冠軍作品,是冷天裡一隻紅翅黑鸝一邊鳴唱一邊吐著煙圈的照片,這代表吐白煙的行為並非裸喉鐘雀專屬。

呂翊維指出,傳言稱「叫六聲第七下吐煙」並不正確,因為裸喉鐘雀沒有這種叫聲規律,也不見得會連續叫七聲,且只要其中一聲比較大聲,就有可能會吐出白煙;觀察影片也可以發現,影片有剪輯的痕跡,不是連續拍攝的影片。傳言內容為杜撰,僅為看圖說故事而已。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中的鳥是南美洲裸喉鐘雀的雄鳥,並非來自印度,也不叫做煙鳥。

裸喉鐘雀並非刻意吐煙,而是因為影片拍攝時氣溫低,當裸喉鐘雀大聲鳴唱時,會呼出體內熱氣,熱氣遇冷空氣凝結成小水滴,看起來就像是吐出白煙;裸喉鐘雀也不見得會連叫七聲,影片有剪輯痕跡,應為同一段影片重複播放。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0/17版】

一、經以圖反搜及協請專家檢視影片,網傳影片中的鳥是南美洲裸喉鐘雀的雄鳥,並非煙鳥。

二、專家表示,裸喉鐘雀並非刻意吐煙,而是因為影片拍攝時氣溫低,鳥類體溫又高,因此當裸喉鐘雀大聲鳴唱時,會呼出體內熱氣,熱氣遇冷空氣凝結成小水滴,看起來就像是吐出白煙。

三、專家表示,裸喉鐘雀沒有「叫六聲第七下吐煙」的規律,也不見得會連叫七聲,且影片有剪輯痕跡,應為同一段影片重複播放。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