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政治與政策

【錯誤】媒體報導帛琉太平洋航空無懼中國而停飛?

事實查核報告#2
【錯誤】媒體報導帛琉太平洋航空無懼中國而停飛?
發布日期/2018-07-31 04:07:08

該航空公司停飛原因確與北京政府打壓帛琉旅遊業有關,但停飛係基於商業理由,該類報導不符事實。

背景

媒體有關帛琉太平洋航空(Palau Pacific Airways)宣布於今年8月底停飛之初期報導,頗多將其指涉為政治因素,更強調係無懼中國大陸的政治打壓,如標題為「堅不與我斷交還無懼旅遊禁令 帛琉航空停飛中國」,「無懼陸恐嚇堅持不與台灣斷交 帛琉航空停飛大陸」,「無懼中國恫嚇!堅不與台斷交 帛琉航空宣布停飛中國」,「這邦交國好有guts!帛琉太平洋航空宣布停飛中國」等的報導(如圖)(註1)。

查核

國內媒體有關帛琉太平洋航空宣布停飛中國的最初報導,主要根據的外媒係帛琉當地報紙《島嶼時報》(Island Times)。但《島嶼時報》的有關報導指出,帛琉太平洋航空所屬的百悅集團向帛琉國會提交了一份聲明,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無限期停飛(目前僅經營帛琉-香港航線),原因在於航空公司間的競爭及中國遊客劇減(如圖)。(註2)

關於航空公司的競爭,聲明中稱若干僅在旅遊旺季經營的航空公司採取削價競爭,已使公司營運面臨難以維持的狀態。至於中國遊客方面,該公司則在聲明中解釋,四年前剛開始經營香港-帛琉航線時,每人來回機票平均為800美元,且每年可有3萬名旅客。今年費用雖已降為300美元,但一月到七月仍只有旅客1萬4千人。

儘管該公司已嘗試各種不同的市場策略,但聲明中明確點出,中國已將帛琉視為非法旅遊地點,而由於中國對帛琉的旅遊政策及愈來愈少的中國旅客,未來情勢將愈益艱困。對於中國的抵制,島嶼時報進一步指出,中國於去年將帛琉與梵蒂岡皆排除於中國人民的旅遊名單之外,若有旅行社違反該政策將會受罰。實則,帛琉太平洋航空停飛之前,美國的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已先於5月停飛帛琉航線,原因在於該地區市場的低度需求。

針對外界傳言,帛琉太平洋航空負責人邱宏照曾接受《風傳媒》專訪,他表示,「我們跟政治也扯不上邊,帛琉太平洋航空結束營業,百分之百是商業考量」。他並指出,「政黨二次輪替後,情況開始轉變,大陸對旅客前往帛琉限制越來越多,旅行團陸續傳出被禁止出團。到九二共識被我方否認,今年壓力更大,官方甚至下令旅遊廣告、節目不准出現帕勞(大陸稱帛琉為帕勞)兩個字,旅客連搜尋網路都看不到資訊,當然不會來玩,當發現連暑假也虧損,我們知道情況已經很緊迫,乾脆決定到8月26日結束營業。」(註3)

帛琉太平洋航空隸屬於邱宏照經營的百悅集團(Sea Passion Group),此一專訪亦被百悅集團的臉書粉專於報導刊出的同日予以轉載,以示澄清。(註4)

帛琉太平洋航空決定停飛的商業考量亦被帛琉官方所證實。帛琉駐台大使歐克麗(Dilmei L. Olkeriil)日前以電子郵件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明言:「就她了解,帛琉太平洋航空因為遊客數量低而決定暫停飛往中國的航線。」(註5)

有關停飛事件,中國大陸的網路則流傳不同的詮釋。例如一則廣泛流傳的訊息批評台灣媒體將該事件政治化(如圖),這則亦在台灣網路出現的訊息稱:「整個事件看下來,一個沒有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國家,有一個經營港澳飛帛琉航線的航空公司,因中國大陸遊客數量減少,覺得『虧了』,而要停飛直航航線。」(註6)此類訊息將停飛事件純粹視為商業因素,亦與事實不符。

結論

媒體有關帛琉太平洋航空宣布停飛事件之初期報導,在標題上多連結到無懼中國的政治打壓,與其所依據的外媒消息來源並不一致,明顯題文不符。且報導內容亦出現脈絡錯置的現象,該航空公司停飛原因雖與北京政府打壓帛琉旅遊業有關,但相關報導的內容皆無具體資料足以佐證商業考慮以外的停飛理由。

資料來源

註1. 自由時報報導
聯合新聞網報導
蘋果日報報導
鏡傳媒報導

註2. 島嶼時報導

註3. 風傳媒專訪邱宏照

註4. 帛琉百悅集團臉書粉絲專頁

註5. 中央社報導

20180908更正公告:參考資料註1 原「聯合新聞網」報導連結誤植「聯合報」,目前已更正。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