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影片「美國訪台議員機場遭圍剿」?

事實查核報告#1633

【錯誤】網傳影片「美國訪台議員機場遭圍剿」?
發布日期/2022-04-20 08:26:59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20版】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是美國參議員葛蘭姆於2021年1月8日在華府機場被嗆聲。與美國參議員於2022年4月訪台事件無關。

二、網傳影片缺乏原始事件的說明,卻刻意模糊機場背景,讓傳言影片失去脈絡,易造成誤解。

傳言影片失去脈絡,易被誤解為近期美國參議員訪台事件,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圖1:傳言影片去脈絡手法/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背景

通訊軟體在2022年4月19日流傳一則訊息搭配影片,該影片長度24秒,傳言文字內容指稱「美國訪台議員機場遭圍剿」,影片內嵌標題「美國訪台議員機場遭圍剿」,內容是一位在他人陪同下、正在行走的金髮男子,該男口罩拉到下方,一旁有其他人拿著手機對著該男拍攝。影片顯示,人群中不停有人高喊英文的「叛徒」,還有一名女子大吼「總有一天你會沒法在路上走路」、「你這個垃圾」等言語;片中有人喊出疑似該男的姓名「Graham」。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截圖

查核

爭議點、傳言影片稱「美國訪台議員機場遭圍剿」,影片的原始事件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視傳言影片,右下角出現影音平台「TikTok」帳號,找到在該平台上自稱「鳳梨隊長」在4月16日發布的一則24秒影片,並標註「# 美訪台 議員 # 機場 遭圍剿 # 台美 # 訪台」,經比對與傳言影片相符。該影片目前有超過10萬點閱次數。

檢視該頻道,多為台灣時事議題。頻道引用新聞影片,再加上字幕與特效後發布。

(二)查核中心以傳言影片場景「airport(機場)」,以及影片中出現的「traitor(叛徒)」與「Graham」等英文字進行搜索,找到一篇《華盛頓郵報》2021年1月8日報導,內容稱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在機場被川普支持者視為叛徒。

該報導內容稱葛蘭姆在美國總統大選後,曾鼓勵川普為總統大選敗選奮戰;因川普支持者後來闖入國會大鬧,葛蘭姆改變先前立場,譴責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壓力,導致葛蘭姆在華府機場遭到川普支持者抗議。

查核中心先是檢視《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出現的「叛徒」、「你這個垃圾」,與傳言影片中出現的字眼相符。

查核中心進一步檢視報導引用的《路透社》影片,該影片文字說明為「在譴責國會的暴力事件後,一群川普支持者1月8日在華盛頓雷根機場與參議員葛蘭姆對峙」,該影片28秒處,出現的金髮男子、口罩拉至下巴、旁邊的英文看板與後方窗戶形狀,都與傳言影片相符。影片內容也出現有人高喊「叛徒」等言語。


圖3:比對傳言影片,經查發生在2021年1月8日美國機場/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三)根據台灣外交部2022年4月14日發布新聞稿,美國聯邦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葛瑞姆4月14日至15日率團搭乘美國軍機來台訪問。

查核中心檢視台灣主要媒體《中央社》、《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報》、《中時電子報》,在葛瑞姆來台、離台,並未有傳言影片聲稱的機場抗議報導。

(四)查核中心檢視網傳影片,網傳影片並無任何說明文字,來交代原始事件的來龍去脈,卻將機場背景刻意打上馬賽克,模糊機場環境,讓讀者無從辨識這是台灣或國際機場,卻用中文字幕標註「訪台議員」、「機場」等文字,容易誤導讀者。


圖4:傳言影片去脈絡手法/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20版】

一、網傳影片的原始事件,是美國參議員葛蘭姆於2021年1月8日在華府機場被嗆聲。與美國參議員於2022年4月訪台事件無關。

二、網傳影片缺乏原始事件的說明,卻刻意模糊機場背景,讓傳言影片失去脈絡,易造成誤解。

傳言影片失去脈絡,易被誤解為近期美國參議員訪台事件,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The Washington Post〈Sen. Lindsey Graham labeled a ‘traitor’ by pro-Trump hecklers at airport〉

外交部〈外交部竭誠歡迎美國聯邦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 R-SC)率領重量級國會聯邦參眾議員訪問團抵達台灣〉

中央社

聯合新聞網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