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媒體報導「日本接種率低 揭4黑歷史…日本在接種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的時候,因為劑量過重,所以也導致22人罹患間質性肺炎,甚至有9個人死亡」?
【部分錯誤】媒體報導「日本接種率低 揭4黑歷史…日本在接種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的時候,因為劑量過重,所以也導致22人罹患間質性肺炎,甚至有9個人死亡」?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06/23版】
一、新聞媒體所提到的事件,為2003年至2006年間,22名風濕關節炎病患被回報使用「來氟米特」後有肺損傷,其中9人死亡;這9人中,有8名預先存在間質性肺炎。事件中的「來氟米特」是治療風濕關節炎的其中一種藥物,不是疫苗。
二、醫師指出,目前沒有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疫苗。
三、醫師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但部份藥物可能影響疫苗效力,因此建議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前先諮詢醫師,安排合適的接種時間。
媒體報導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在日本導致22人罹患間質性肺炎,9人死亡」,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疫情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背景
新聞媒體在2021年6月20日報導「日本接種率低 揭4黑歷史」,該報導指稱,日本新冠疫苗施打率低,與日本人對疫苗沒有信心有相關性,報導同時指稱:「我們就來看到日本他們疫苗的相關歷史,在美軍攻佔日本的時候呢,日本他們是沿用了美方的預防接種方法,但是這樣的方法也讓他們有些針頭重複使用的狀況,因為當時日本的公衛觀念並沒有這麼的進步,沒有那麼發達,所以也間接導致了有六十八名的嬰兒接種白喉疫苗之後死亡,甚至有超過四十三萬人感染了B型肝炎。
而相關爭議其實還不少,還有這一件,日本在接種麻疹疫苗的時候引發了腦膜炎,也讓日本他們付出巨額的賠償,預防接種的方法之後也慢慢改變成「強烈建議接種」了。另外還有看到這個,就是日本在接種HPV疫苗的時候呢,有一些女性,出現了肌肉痠痛還有睡眠障礙等等的症狀,因此也讓日本接種疫苗的人數是小於百分之一,甚至有超過兩萬人因此罹患了子宮頸癌,有五千人而死亡。
再來看到這個事件,那就是日本在接種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的時候,因為劑量過重,所以也導致二十二人罹患間質性肺炎,甚至有九個人死亡。而這些疫苗而衍生出來的一些疾病,都是讓日本人對於疫苗沒有太大信心,讓這一次新冠肺炎的疫苗在日本接種率相當低的原因之一。」
圖1:媒體報導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新聞媒體報導稱日本曾發生「68嬰幼兒接種白喉疫苗後死亡」、「蕁麻疹疫苗引發腦膜炎」、「HPV疫苗導致肌肉痠痛、睡眠障礙,接種率小於1% 」,是否有相關新聞報導?
(一)查核中心以中文檢索,找到在《風傳媒》2021年6月17日的報導,以及《公視新聞》發布於2020年12月24日的報導。上述報導指出,美軍佔領時期在日本建立強制接種疫苗的制度,戰後日本政府沿用該法,卻不知道針頭不可重複使用,導致接種白喉、百日咳等疫苗的嬰幼兒中,至少有68人死亡、逾43萬人感染B型肝炎。
1993年日本政府推動施打「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有民眾在接種後引發腦膜炎,日本政府因此付出巨額國賠,並修改《預防接種法》,將「強制接種」規定改為「強烈建議」接種。2013年日本推動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部分青少女出現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的副作用, 導致日本HPV疫苗接種率大幅下滑,而後有超過2萬人罹患子宮頸癌,5000多人因罹病死亡。
(二)查核中心找到《彭博社》發布於2020年12月23日的報導〈對疫苗有強烈謹慎意識的日本,有可能施打普及落後——過去的藥害是陰影嗎?〉(ワクチンに警戒感根強い日本、普及後れの可能性-過去の薬害が影か)。
查核中心以Google翻譯解讀,該報導指出,1948年到1949年間,由於製造企業的失誤,白喉疫苗接種在日本造成924人的健康危害、83 人死亡。在1989年到1993年間,MMR疫苗引發兒童感染無菌性腦膜炎,造成約1800名受害者。日本政府因而在1994年修訂《預防接種法》,將「義務接種」改為「努力義務」,而近年則是HPV感染與接種疫苗的副作用帶來的熱烈討論。
爭議點二、新聞媒體報導日本曾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劑量過重導致22人罹間質性肺炎、9人死亡」,原始事件脈絡為何?醫師看法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視《風傳媒》與《公視新聞》的報導,其中指出,日本疫苗施打率低的原因除了對疫苗的不信任,也包括對藥物療效的癮憂。2003年,日本政府在有經過本土最終試驗的情況下,批准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來氟米特」(Leflunomide)上市,造成22人罹患間質性肺炎,其中9人死亡,調查後發現,原因在於國外使用的劑量對日本人來說太高。
(二)查核中心以英文關鍵字檢索,找到2009年發表於《風濕病學》(Rheumatology)的研究論文〈日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來氟米特致肺損傷死亡的相關因素〉(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tal outcome of leflunomide-induced lung injury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這篇研究指出,日本政府要求藥商進行上市後監測(PMS),而在2003年9月到2006年6月間,共有22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患者明確符合來氟米特導致肺損傷的標準,而這22名患者中,有9人死亡,13人康復。研究人員檢視來氟米特所誘發的肺損傷之背景、臨床與實驗室特徵,並比較了死者與康復患者,結果發現,這9名死亡患者中,有8名預先存在間質性肺炎(pre-existing interstitial pneumonia),而康復的患者中,只有不到一半患有間質性肺病。因此研究人員建議避免對已患有間質性肺炎的患者使用「來氟米特」藥物。
(三)查核中心採訪嘉義長庚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林靖麒。林靖麒表示,目前並沒有針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疫苗,因此不可能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劑量過重導致間質性肺炎」的狀況。該新聞訊息有誤,會加深民眾對疫苗的恐慌,造成誤導,影響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施打新冠疫苗的意願。
林靖麒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與間質性肺炎有相關性,類風濕關節炎本身就可能造成間質性肺炎,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也可能誘發間質性肺炎。
綜合以上,新聞媒體所提到的事件,為2003年至2006年間,22名風濕關節炎病患被回報使用來氟米特後有肺損傷,其中9人死亡。來氟米特是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並不是疫苗。醫師指出,目前沒有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疫苗。
爭議點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是否可施打新冠疫苗?
(一)查核心採訪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COVID-19門診醫師張皓翔。張皓翔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是可以打新冠疫苗的,但是這類病人會使用免疫調節的藥物,而部分免疫調節藥物會影響疫苗效力,因此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需要跟使用藥物的時間有所區隔,因此風濕病患在接種新冠疫苗時需要先諮詢醫師,確認目前的治療是否會影響新冠疫苗的效果。
張皓翔表示,台大醫院已將COVID-19的疑問與釋疑整理成文件供民眾參考,文件中說明了各類疾病患者是否可施打新冠疫苗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其中也包括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
(二)查核中心檢視台大醫院在2021年6月21日公布的文件〈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文件中提到,風濕免疫科的患者,基本上可以注射新冠肺炎疫苗,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的資訊,雖然接種新冠疫苗在學理上可能惡化原有風濕疾病,但權衡利弊後,仍建議風濕疾病患者接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該文件同時說明,如果病患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藥物,應先與醫師討論,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建議施打時間。
(三)林靖麒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施打新冠疫苗,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已多次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施打疫苗,並澄清相關傳言。
(四)查核中心查找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網站,找到2021年6月18日發布的聲明稿,以及2021年6月9日發布的〈新冠疫苗肺炎與風濕病Q&A第2版〉。聲明稿中指出,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不能接受哪一種特定的疫苗,免疫風濕病友施打疫苗準則請參照風濕病醫學會所公佈之說明。
〈新冠疫苗肺炎與風濕病Q&A第2版〉則說明,除非對疫苗成分過敏,否則沒有其他狀況是新冠疫苗的絕對禁忌症。風濕病友經醫師評估後,也可接受新冠疫苗注射,且無論何種品牌的疫苗都可以,能越早施打的就是好疫苗。
雖然任何疫苗在學理上都有惡化風溼疾病的可能,但現有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苗造成風濕疾病惡化的可能性低,據美國風濕病醫學會建議,只要沒有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都可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結論
一、新聞媒體所提到的事件,為2003年至2006年間,22名風濕關節炎病患被回報使用來氟米特後有肺損傷,其中9人死亡;這9人中,有8名預先存在間質性肺炎。事件中的「來氟米特」是治療風濕關節炎的其中一種藥物,不是疫苗。
二、醫師指出,目前沒有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疫苗。
三、醫師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但部份藥物可能影響疫苗效力,因此建議患者接種新冠疫苗前先諮詢醫師,安排合適的接種時間。
媒體報導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疫苗在日本導致22人罹患間質性肺炎,9人死亡」,為「部分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風傳媒〈醫療強國日本,為何新冠疫苗施打率僅有15%?揭4段不為人知黑歷史,嚇得沒人敢接種〉
彭博社〈ワクチンに警戒感根強い日本、普及後れの可能性-過去の薬害が影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