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臥室裡的這個東西(水銀體溫計),竟害了一家人」?

事實查核報告#937

【事實釐清】網傳影片稱「臥室裡的這個東西(水銀體溫計),竟害了一家人」?
發布日期/2021-05-07 07:54:28

一、傳言描述的事件引述自中國2014年地方媒體報導,但原始報導並未提及汞中毒的家庭成員死亡。

二、水銀具有毒性,若打破水銀體溫計,未能適當處理,水銀揮發,室內溫度高又不通風,確實可能導致民眾汞中毒。

三、台灣已禁止販售與輸入水銀體溫計,以及含汞的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等。民眾若要回收家中的水銀溫度計,可在密封包裝後,交給清潔隊。

背景

通訊軟體流傳一段影片,字幕指出:

「可怕!臥室裡的這個東西,竟害了一家人!你家裡也有,一定要看,避免悲劇發生!
近日,王女士發現女兒有些發燒,就在臥室裡幫女兒量體溫,在甩體溫計的時候,失手把體溫計甩了出去,一些銀白色的水銀珠子,就落在了地板和床底下。隨後,王女士忙著照顧女兒,只把地板拖了一遍,沒有及時清理床下的水銀。
當天晚上,王女士和女兒就開始頭痛和肚子痛,丈夫回家發現母女倆紛紛暈倒,趕緊送往醫院,可惜母女倆中毒嚴重,雙雙死亡。
專家表示,含汞體溫計被打破後,水銀像小水滴一樣灑落在地上,變成氣體迅速蒸發,極易導致汞中毒,真的是太恐怖了!
專家還提醒,摔破體溫計,一定要注意這四點,趕緊告訴家裡人。
一、用濕潤的棉棒或膠帶紙將撒落的水銀沾集起來,放進可以封口的小瓶中,如飲料瓶等塑料瓶,並在瓶中加入少量水,水可以防止水銀蒸發。
二、蒐集過程中動作要快,而且要將窗戶打開,保持良好的通風,手盡量不要與水銀接觸。
三、蒐集好的水銀千萬不要倒入下水道,水銀深入地下水,就會危害人體健康。
四、對掉在地上不能完全蒐集起來的水銀,可撒些硫磺粉,以降低水銀毒性。
沒想到一個摔碎的溫度計會害人性命,一次轉發就可避免悲劇發生,看完這個視頻,論你有多忙,且花一分鐘的時間把它轉發出去。多一個人轉發就少一個家庭受傷害。」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描述摔破水銀體溫計的事件,是否為真?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在中國《中新社》網站上找到《武漢晚報》2014年11月27日的報導〈主婦摔碎水銀體溫計只用拖把拖地 一家3口汞中毒〉。據報導指出,住在漢口的王女士為女兒量體溫時,不小心摔碎水銀體溫計,當晚一家三口感到頭痛,後來就醫才知道是汞中毒。

查核中心比對,該篇《武漢晚報》報導在描述王女士的案例時,部分敘述與傳言非常接近,包括:「她发现2岁女儿小欣欣有些发烧,就在卧室里用体温计帮女儿量体温。在甩体温计的时候,失手把体温计甩了出去,一些银白色的水银珠子落在地板上」、「王女士用拖把把地板拖了一遍,但有的水银珠子还是钻进了床下」、「当天晚上,王女士和老公、女儿陆续开始头痛和肚子痛」等。


圖2:《武漢晚報》報導描述與傳言接近

因此,傳言描述的事件應是《武漢晚報》該篇報導。

不過,《武漢晚報》報導僅表示王女士一家人是在事發二日後就醫時,才被診斷為汞中毒,需要接受排汞治療,並未提及「母女倆中毒嚴重,雙雙死亡」。

爭議點二、摔碎水銀體溫計會導致汞中毒嗎?

臺師大化學系退休教授吳家誠指出,水銀是高毒性的重金屬,比重大約是13.6。由於水銀具有內聚能力,當水銀體溫計被摔碎時,水銀會變成顆粒狀的小水銀滴,散布在地上。而且水銀具揮發性,如果在溫度高、不通風的環境,揮發的水銀會存留在空氣中,人吸入後會經由血液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因此,水銀是危險的化學物質。

吳家誠說,關於傳言打破水銀溫度計的個案,如果沒有確實清理散落的水銀,又在密閉、溫度高的室內空間,例如開暖氣,室內可能會有水銀蒸氣。而且水銀即使只剩下一點點,也會持續揮發,人吸入水銀蒸氣後可能會導致汞中毒。

爭議點三、若摔破水銀體溫計的處理方法為何?

對於打破水銀溫度計的處理方法,吳家誠建議,因為水銀是有光澤的金屬,可以用燈光照射找到散落的水銀顆粒,妥善蒐集後裝入密閉容器裡,可以加一點水,水銀會沉在水下面,不容易揮發。

吳家誠也建議,如果散落在地上的水銀無法蒐集起來,可以灑一點硫磺,形成硫化汞,比較容易蒐集,但硫化汞也具有毒性,蒐集起來的水銀和硫化汞,都需要交給專業單位處理。此外,後續也要維持空間通風良好,讓水銀蒸氣完全揮發掉。最根本的,還是不要使用水銀溫度計。

爭議點四、台灣現在對水銀體溫計的規範為何?

查核中心採訪行政院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科長王耀晟,王耀晟指出,環保署在2008年3月26日發布法規《限制水銀體溫計輸入及販賣》,於2008年7月1日起,禁止輸入及販售水銀體溫計。

不過,王耀晟說,為因應聯合國「汞水俣公約」的規範,前項法規於2021年3月10日廢止,環保署另行訂定法規《限制含汞產品輸入》,2021年1月1日,不只是水銀體溫計,含汞的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等也禁止輸入。

王耀晟補充,目前已在市面流通的水銀體溫計沒有強制繳回,如果要丟棄,家用的水銀體溫計可以包裝密風,交給清潔隊,注意運送過程不要打破,而實驗室使用的含汞測量器材,可以委託合格業者處理。

結論

一、傳言描述的事件引述自中國2014年地方媒體報導,但原始報導並未提及汞中毒的家庭成員死亡。

二、水銀具有毒性,若打破水銀體溫計,未能適當處理,水銀揮發,室內溫度高又不通風,確實可能導致民眾汞中毒。

三、台灣已禁止販售與輸入水銀體溫計,以及含汞的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等。民眾若要回收家中的水銀溫度計,可在密封包裝後,交給清潔隊。

參考資料

武漢晚報〈主婦摔碎水銀體溫計只用拖把拖地 一家3口汞中毒〉

《限制水銀體溫計輸入及販賣》

《限制含汞產品輸入》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