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生活

【事實釐清】網傳「當盲人把手杖舉過頭頂時,表示他們遇上困難在尋求幫助」?

事實查核報告#70

【事實釐清】網傳「當盲人把手杖舉過頭頂時,表示他們遇上困難在尋求幫助」?
發布日期/2019-03-08 09:44:57

一、該求助方式為日本「福岡県盲人協会」所倡議的「白杖SOSシグナル」。

二、日本國內僅福岡等少數區域使用,並非國際通用之視障者求助信號。

三、目前台灣視障者並未使用此種求助方式,仍是使用「口頭請求路人」方式求助。

【更新說明 2021/3/12】此倡議活動未在台灣實施,因此查核報告原先判定為部分錯誤。考量到倡議活動並無涉訊息真偽,改為事實釐清。

背景

社群軟體流傳訊息(見圖1)指出:「當盲人把手杖舉過頭頂時,表示他遇上困難在尋求幫助!…」這則訊息也受到媒體報導,並在內容農場網站出現。


圖1:網傳訊息擷圖


圖2:媒體報導擷圖


圖3:內容農場網站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手杖舉過頭是否為視障者尋求幫助的方式?

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莊素貞表示,美國和台灣在特教體系的培育課程中,沒有教導視障者使用這種求助方式。

彰化縣特教中心視障巡迴輔導教師張弘昌指出,此為日本福岡等地方視障團體發起的「白杖SOS信號」運動,但在日本國內亦有出現反對聲浪,因此非國際通用的準則。

查核中心至日本「社会福祉法人日本盲人会連合」網站查詢,2015年8月31日,日本盲人協會曾與岐阜市共同向內閣府陳情,要求宣傳岐阜市製作的「白杖SOSシグナル」標誌。其中,網站內容談到,「白杖シグナル運動」發源於福岡,是當視障者外出時,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將白手杖舉高超過頭頂50公分作為求助信號。2018年5月舉行的第68屆全國盲人福利會議(岐阜大會)中有介紹這項運動,並在「全国盲人代表者会議」上宣傳(見圖4)。


圖4:「社会福祉法人日本盲人会連合」網站介紹「白杖SOSシグナル」理念推動過程

除此之外,日本福岡縣廳網站也提到:「福岡県盲人協会」持續推動一項「白杖シグナル」運動,亦即「白杖Signal」,表示視障者需要協助可以將白手杖高舉50cm,來對外求助(見圖5)。


圖5:日本福岡縣廳網站介紹「白杖シグナル運動」的內容

日本內閣府網站上的身障者符號列表中,也有「白杖SOSシグナル」的標誌。但值得注意的是,「白杖SOSシグナル」是被標示為「社会福祉法人日本盲人会連合推奨マーク(Mark)」,並非「国際シンボルマーク (國際標示)」(見圖6)。

圖6:日本內閣府網站說明「白杖SOSシグナル」非國際通用標示

因此,「視障者將白杖舉過頭」為日本福岡視障團體發起的「白杖SOS信號」運動,確實是視障者求助的方式,但並非國際通用。

爭議點二、目前台灣視障者求救方式為何?

張弘昌教師表示,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在實際教學現場中,教師主要教導視障者求助時,要勇敢開口向路人求助。

莊素貞教授也回應,美國和日本的路口路緣斜坡都有警示磚的設置(見圖7),提醒視障者於穿越人行道或斑馬線前安全的等待位置,如需協助可口頭請求周邊的行人協助即可。


圖7:路口、路緣斜坡設置的警示磚/莊素貞教授提供

結論

一、日本「福岡縣盲人協会」推行「白杖SOSシグナル」運動確實教導視障者「手杖舉超過頭頂50cm」作為求助的信號。
二「手杖舉過頭求助信號」並非國際通用。
三、目前台灣視障者並未使用此種求助方式,仍是使用「口頭請求路人」方式求助。

參考資料

社会福祉法人日本盲人会連合
日本福岡縣〈視覚障がい者の「白杖シグナル」にご理解を〉
日本內閣府〈障害者に関係するマークの一例〉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