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政治與政策

【錯誤】網傳「在歷經防疫幾個月內,高雄市居然多出近70萬票…」?

事實查核報告#505

【錯誤】網傳「在歷經防疫幾個月內,高雄市居然多出近70萬票…」?
發布日期/2020-06-10 04:41:45

一、此傳言提及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2020年總統選舉時,並未計算未投票者,僅在2020年高雄市長罷免案中加上未投票者,比較基準不相符。

二、2018年及2020年選舉人數,與2020年市長罷免案投票人數相較,並無如傳言所述「多出70萬票」。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多個社群平台社團、粉絲專頁、及個人頁面流傳一則訊息:

「哇!~在歷經防疫幾個月內,高雄市居然多出近70萬票!!!!!
韓國瑜選市長時
韓得 89萬
陳得 74萬
共計  163萬

總統選舉時
蔡得 101萬
韓得   61萬
共計  162萬

這次罷韓時
未投票  135萬
挺韓票   2萬7千
罷韓票  93萬
共計    230萬7千

這幾次的票
那裡不一樣?」

其中一個粉絲專頁貼文在截稿前已有70次分享。

 
圖1:網傳訊息擷圖


圖2:多個社群平台社團、粉絲專頁、及個人頁面流傳此訊息

查核

爭議點一、2018年九合一選舉、2020年總統大選、2020年6月高雄市長罷免案,三次得票數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索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2018年直轄市長選舉,韓國瑜得票數為89萬2545票;陳其邁為74萬42293票。


圖3:根據中選會資料庫,2018年直轄市長選舉,韓國瑜得票數為89萬2545票;陳其邁為74萬42293票。

(二)查核中心檢索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點選「高雄市」,其中,韓國瑜張善政得票數為61萬896票,蔡英文賴清德得票數為109萬7621票。


圖4:根據中選會資料庫,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韓國瑜張善政在高雄市得票數為61萬896票,蔡英文賴清德得票數為109萬7621票。

(三)查核中心檢視高雄市選委會第3屆市長罷免案投票概況,同意罷免票數為93萬9090票;不同意罷免票數為2萬5051票。


圖5:根據高市選委會資料,第三屆市長罷免案同意罷免票數為93萬9090票;不同意罷免票數為2萬5051票。

綜合以上,此傳言將蔡英文賴清德2020年在高雄市的得票數誤植為101萬,應為109萬,且中選會及高市選委會公布的得票數,均不包含「未投票」者。

爭議點二、2018年九合一選舉、202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數,以及2020年6月高雄市長罷免案投票人數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索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2018年直轄市長選舉,選舉人數為228萬1338人。


圖6:根據中選會資料庫,2018年直轄市長選舉,選舉人數為228萬1338人。

(二)查核中心檢索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點選「高雄市」,選舉人數為229萬9558人。


圖7:根據中選會資料庫,2020年總統副總統選舉,「高雄市」選舉人數為229萬9558人。

(三)查核中心檢視高雄市選委會網站,公告高雄市第三屆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人人數,下載PDF檔,檔案中指出,投票人數為229萬9981人。


圖8:根據高市選委會公告高雄市第三屆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人人數,投票人數為229萬9981人。

因此,傳言所述「在歷經防疫幾個月內,高雄市居然多出近70萬票」,與實際情況不符。

結論

一、此傳言提及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2020年總統選舉時,並未計算未投票者,僅在2020年高雄市長罷免案中加上未投票者,比較基準不相符。

二、2018年及2020年選舉人數,與2020年市長罷免案投票人數相較,並無如傳言所述「多出70萬票」。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
第3屆市長罷免案投票概況
公告高雄市第三屆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人人數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