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部分錯誤】網傳「每天睡前吃一點它(桑葚、核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

事實查核報告#222

【部分錯誤】網傳「每天睡前吃一點它(桑葚、核桃),不出一周白髮不見了」?
發布日期/2019-12-10 08:26:26

一、人的毛髮中有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讓毛髮呈現黑色。黑色素細胞會隨著年紀、壓力等因素,導致自由基堆積,影響到黑色素生成,產生白頭髮。

二、中醫理論中桑葚、核桃屬於能滋補肝腎的食材,有助延緩老化,但無法達成傳言指稱「一周內白髮不見了」的功效。

三、白頭髮和洗頭髮的步驟無關。

因此,此傳言為「部分錯誤」。

背景

內容農場網站流傳訊息指出「每天睡前吃一點它,不出一周白發不見了…男性白發大多都是腎精虧損,女性白發大多是肝血不足,而很多少年白,除了遺傳因素以外,還有壓力過大、腎精不足,常常熬夜等原因。

中醫認為桑葚味甘性寒,能滋補肝腎、補血養顏、生津止渴…每天早上來一杯,還能在不知不覺中恢復黑髮。…核桃被稱為『益智果』,核桃仁味甘性溫,能補腎助陽、補肺斂肺…常吃,有烏發的功效。」

這則訊息亦列出頭髮護理方式:「1.洗頭發時,我們要用40度的溫水洗頭。…2.上洗發水時,我們要先沖一分鐘水,再抹洗發水。…3.邊洗頭邊用手指腹部輕輕按揉頭皮…4、洗頭後不要用毛巾猛搓頭發,這樣很傷頭發…」

圖1:內容農場網站文章擷圖。

圖2:這則訊息亦有影片版本,在Youtube網站上流傳。

查核

爭議點一、人為什麼會長白頭髮?

湖光皮膚專科診所院長胡淑玲表示,每個人的皮表、毛囊都有黑色素,一般來說,隨著年齡增長,黑色素脫失、功能不再後,就會長出白頭髮。但也要看基因與遺傳等因素,有些人會有少年白的現象,但大體來說,白頭髮大致與年紀增長有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趙品諭指出,現代醫學常見觀點是,毛髮毛囊中的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讓毛髮呈現黑色。黑色素細胞會隨著老化、壓力等因素,自由基累積且無法有效清除,影響到黑色素生成,產生白頭髮。

爭議點二、傳言指稱「腎精虧損」、「肝血不足」、「熬夜」會導致長白頭髮,是否屬實?

趙品諭說,常見白髮發生是由於人變老。中醫的角度認為老化的過程和「腎」有關,但此「腎」不完全是民眾認知的「腎」,而是一種臟象。從現代醫學來看,涵蓋了內分泌系統、生殖泌尿系統等。故在中醫理論,長出白髮會用「腎」去解釋。

至於傳言中所說的「肝血」,可以屬於「陰」的運作範疇,「陰」的運作又跟「腎」有關,因此「肝腎」會影響頭髮變白,在中醫理論上是可以解釋的。而熬夜會「損陰」,造成「陰虛」,也會損傷「腎」的狀況,這和長白頭髮是有關的。

爭議點三、網傳文章教學的洗髮步驟可以讓白髮變黑髮嗎?

胡淑玲說,白頭髮與否和洗頭髮的步驟無關。外露的頭髮是表皮層的死細胞,不論用溫水、按摩頭皮、適當清潔等都無法影響到毛囊,只是讓頭皮有比較好的環境,但不影響生理功能,自然也無法讓白髮變黑髮。

爭議點四、吃桑葚、核桃可以讓白髮變黑髮嗎?

胡淑玲說,桑葚有助抗氧化,而核桃有豐富的維生素E,兩者都是對人體有益的健康食品。有好身體,自然就能減緩老化,但不能推論只要吃健康食品,就能夠讓白髮變黑髮,也不會一周就見效。

趙品諭指出,傳言對桑葚、核桃的描述,是從不同中醫藥物書記載東拼西湊來的,大方向是對的,桑葚確實能生津止渴,有滋補肝腎的效果,古書也記載桑葚、核桃可以「黑毛髮」。

趙品諭推測,黑髮的效果或許是當中某些部位可以做「外用染劑」,如核桃青皮,因此,有些古人或許認為其它相關部位吃了也有幫助。另外,從中醫理論角度,能滋補肝腎的食材,是有機會作為黑髮的藥物。不過,趙品諭也表示,就他個人有限度能力搜尋的現代醫學研究中,沒有找到明確報告證實吃桑葚、核桃可以或不可以讓頭髮變黑。

結論

一、人的毛髮中有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讓毛髮呈現黑色。黑色素細胞會隨著年紀、壓力等因素,導致自由基堆積,影響到黑色素生成,產生白頭髮。

二、中醫理論中桑葚、核桃屬於能滋補肝腎的食材,有助延緩老化,但無法達成傳言指稱「一周內白髮不見了」的功效。

三、白頭髮和洗頭髮的步驟無關。

因此,此傳言為「部分錯誤」。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