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火線議題

【錯誤】網傳「iPhone手機拆開發現白色物質『全氮陰離子鹽』,威力是TNT炸藥的3倍」?

事實查核報告#3281

【錯誤】網傳「iPhone手機拆開發現白色物質『全氮陰離子鹽』,威力是TNT炸藥的3倍」?
發布日期/2024-10-14 08:44:11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14版】

黎巴嫩9月中旬發生呼叫器、對講機爆炸事件後,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宣稱拆解蘋果新機iPhone 聽筒,出現名為「全氮陰離子鹽」的白色粉末炸藥。這是錯誤訊息,白色物質為手機聽筒內提升揚聲器的聲學材料。

一、傳言影片出現的零件為iPhone X聽筒。FixTED維修工作室協助查核中心實驗拆解iPhone聽筒零件,發現其中確實出現與網傳相似的白色物質。

專家指出,若網傳影片為蘋果原廠手機,畫面顯示揚聲器模組的白色物質應為多孔聲學材料N’Bass,主要用於提升揚聲器低頻。N’Bass的原料包含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鎂等,並非網傳全氮陰離子鹽。

二、全氮陰離子鹽具爆炸性,FixTED維修工作室使用噴槍加熱iPhone聽筒零件內的白色物質,並未燃燒或爆炸,可知傳言稱iPhone白色粉末會爆炸是錯誤訊息。

蘋果供應鏈廠商也澄清,iPhone自首代以來,機內從未有「全氮陰離子鹽」。

iPhone聽筒出現的白色物質為提升揚聲器低頻的聲學材料,經加熱後也不會爆炸,傳言錯稱為具爆炸性的全氮陰離子鹽。因此,為「錯誤」訊息。

推薦閱讀:黎巴嫩爆炸案 吹起台灣電子產品危險的陰謀

背景

黎巴嫩9月17-18日多地發生呼叫器、對講機爆炸,社群平台開始流傳蘋果手機遙控當炸彈、黎巴嫩iPhone也發生爆炸等影像,均已被查證為假訊息。

中國社群平台也出現一段影片宣稱拆解iPhone 16 Pro聽筒出現名為「全氮陰離子鹽」的白色粉末炸藥,威力是TNT的3倍。傳言影片畫面可以看到一個零件上的貼紙被撕開後出現小孔洞,將零件翻轉後,從孔洞出現許多白色物質,該零件被寫上「16 Pro」字樣。

還有其他在網路流傳的版本指稱蘋果手機聽筒內有大量全氮陰離子鹽,但未指名手機型號。上述傳言內容也流入台灣社群平台。

 
圖1-3:網路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iPhone手機裡有白色粉末嗎?該粉末是什麼物質?

傳言影片拆解的零件為iPhone X聽筒,並非來自iPhone 16 Pro

(一)瀏覽YouTube手機拆解頻道《How-FixIT》、《微機分WekiHome》拆解iPhone 16 Pro畫面。經比對,iPhone 16 Pro聽筒零件與傳言影片出現的零件外型明顯不同。

進一步比對iPhone其他型號的聽筒零件,發現手機維修網站《iFixit》文章內出現的iPhone X 聽筒零件,經比對與傳言影片出現的零件完全相同。

圖4:網傳影像比對分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二)FixTED維修工作室在9月27日協助查核中心實驗拆解iPhone 7揚聲器零件。經拆解後發現,iPhone 7揚聲器零件出現與傳言影片一樣的白色物質。

專家:傳言影片顯示的白色物質應為聲學材料N’Bass,用於提升揚聲器低頻音質

逢甲大學電聲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劉育成10月11日回覆查核中心電郵詢問表示,若是原廠iPhone手機,其揚聲器內部模組的白色物質應是聲學材料N’Bass。

劉育成說,N’Bass主要是讓iPhone揚聲器模組在有限空腔中,藉由N’Bass多孔材料的物理特性,降低後腔腔體造成的聲波反射,提升揚聲器低頻特性作用。根據美國專利資料顯示,N’Bass原料包含SiO₂(二氧化矽)、Al₂O₃(氧化鋁)、ZrO₂(氧化鋯)、MgO(氧化鎂)等。目前沒有看到任何資料提及N’Bass為網傳全氮陰離子鹽。

查核點二:全氮陰離子鹽是什麼?iPhone手機裡的白色粉末會爆炸嗎?

全氮陰離子鹽有爆炸性

全氮陰離子鹽由中國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的胡炳成教授於2017年首次合成,並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該研究指出,全氮陰離子鹽是一種由五個氮原子組成的不穩定原子環,此次研究成功穩定該鹽,並發現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為軍事領域提供了潛在的商用價值。

國防部簡宏宇少校曾於《陸軍學術雙月刊》發表有關全氮陰離子鹽物質的整理。研究指出,全氮陰離子鹽是一種具備高密度、高能量及爆炸性的的白色固體。主要用在炸藥、火藥、火箭推進劑等用途上。

iPhone裡的白色粉末不會爆炸

FixTED維修工作室使用瓦斯噴燈燃燒iPhone 7揚聲器零件,發現一旁黑色塑膠開始融化,但白色物質沒有發生燃燒或爆炸情況。

可知傳言稱白色粉末為爆炸物質,並不正確。


圖5:拆解iPhone 7揚聲器零件出現與網傳影片相同的白色物質。經使用噴燈燃燒,並未發生燃燒或爆炸情況。 /影像來源:FixTED維修工作室

蘋果供應鏈廠商:iPhone手機從未出現網傳「全氮陰離子鹽」物質

蘋果手機供應鏈廠商澄清,網傳「iPhone聽筒內含有名為全氮陰離子鹽的白色顆粒」的說法是錯誤訊息。從第一代iPhone推出至今,現已來到iPhone 16,手機機身內從來都沒有「全氮陰離子鹽」。

補充資料

中國社群網路的闢謠

網傳「iPhone含有全氮陰離子鹽」說法自9月20日開始大量流傳於中國影音平台與社群平台。,不過,傳言隨後也被社群平台其他用戶闢謠,實際拆解iPhone 16 Pro 聽筒零件,確實有出現白色顆粒,以打火機進行燃燒白色顆粒,沒有出現任何反應。

後續傳言相關貼文與影片陸續遭刪除或下架,僅剩少部分內容還在流傳。

(記者:邱劭安、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QR Code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捐款連結 (或掃QR Code) /接受捐助準則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