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傳「若身分證字號第3碼為0-5,卻不是台灣口音,可能是台灣人身分被冒用」;這是誤導訊息,單從身分證字號和口音,無法判斷是否冒用身分。
一、根據內政部公開訊息,身分證字號第3碼如果是0-5,為具有戶籍的本國國民。
二、戶政單位表示,「被冒用身分」與「身分證號」並無直接對應關係。有不少本國民眾從小旅居海外,語言習慣受當地影響,返台後帶有外國口音屬常見現象,無法據此懷疑其身分異常。
冒用行為若存在,必須透過戶政、移民或偵查機關經由證件、指紋、出入境紀錄等方式調查認定,而非依靠個人外觀或語言表現作為依據。
三、移民署、調查局、警政署等單位均未聽聞傳言所稱的身分冒用狀況。冒用身分屬偽造文書罪,具司法警察權的機關皆可調查。因涉外來人口者,相關資料由移民署管理,辦案單位可依法調閱以釐清身分。
傳言內容以偏概全,將正常的語言多樣性誤導為身分偽冒的指標。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台灣社會近年圍繞「陸配」議題爭議不斷,從政治參與、身分認同到口音等討論不斷。
社群平台Threads、臉書近期流傳一段開頭「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訊息,內容宣稱若有人身分證字號第3碼是0到5,但講話帶有非台灣人的口音,很有可能是那些「被消失的台灣人」遭冒用身分與健保卡,呼籲民眾拍照並上傳至法務部調查局檢舉偽造文書。
查核
查核點一:國民身分證字號編碼格式
身分證字號第3碼如果是0-5,為具有戶籍的本國國民
以關鍵字「國民身分證字號」檢索,找到內政部在2019年10月發布訊息,頁碼第3頁內容顯示國民身分證第1碼為區域碼,第2碼是性別碼,第3碼為身分碼,第4-9碼為流水碼,第10碼為檢查碼。
區域碼為縣市;性別碼如果是本國人口男性為1、女性為2;身分碼0-5為本國人;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為6;無戶籍國民為7;港澳居民為8;大陸地區人民為9。
查核點二:可以單憑身分證號和口音判斷是否冒用身分嗎?
身分證是否遭冒用須由司法單位查證 無法從口音依據
戶政人員表示,網傳說法「如果一個人的身分證字號第3碼為0-5,講話卻不是台灣口音,代表冒用他人身分」等內容,缺乏事實根據。
該人員說,「被冒用身分」與「身分證號」並無直接對應關係,冒用行為若存在,必須透過戶政、移民或偵查機關經由證件、指紋、出入境紀錄等方式調查認定,而非依靠個人外觀或語言表現作為依據。
戶政人員表示,實務上有不少在台灣出生、擁有完整戶籍資料的民眾,因家庭因素、求學安排或父母工作關係,自幼即旅居海外,語言習慣自然受當地文化影響。即便返台後,口音帶有外語腔調,也是極為常見的情況,不能單憑口音推論其身分異常。
講話有口音不代表身分有異 移民署與司法單位查無網傳冒用案例
移民署指出,從未聽聞網傳「若身分證字號第3碼為0至5、卻不是台灣口音,可能是遭冒用身分的被消失台灣人」情況。
查核中心另諮詢調查局、警政署,也都沒有聽聞有相關案件發生。
移民署表示,「冒用身分」依刑法屬於偽造文書的犯罪行為,凡具備司法警察權的機關皆可依法調查與偵辦。由於傳言指涉有外來人口冒用本國人身分,而外來人口資料檔案由移民署建置與管理,因此各有司法警察權限的機關在辦理相關案件時,均可依法向移民署調閱所需資料,以釐清身分真偽。